-
>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最新真考題庫模擬考場及詳解·二級MSOffice高級應用
-
>
決戰行測5000題(言語理解與表達)
-
>
軟件性能測試.分析與調優實踐之路
-
>
第一行代碼Android
-
>
JAVA持續交付
-
>
EXCEL最強教科書(完全版)(全彩印刷)
-
>
深度學習
C#高級編程(第8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334118
- 條形碼:9787302334118 ; 978-7-302-33411-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C#高級編程(第8版) 本書特色
《c#高級編程(第8版)》是c# 2012和.net 4.5高級技術的終極資源,旨在幫助讀者更新、提高用c# 2012和.net 4.5編寫windows應用程序、web應用程序、windows 8樣式應用程序的技巧。本書的頂級作者專家團隊首先介紹了c#的基礎知識,之后全面探討了該語言和架構中的新增功能,以及新的測試驅動的開發和并發編程特性。本書提供了學習c# 2012和.net 4.5所需的所有知識,使讀者可以*大限度地發揮出這些動態技術的潛能。 ◆ 介紹富有挑戰性的.net特性,包括linq、linq toequities、linq to xml、wcf、wpf、workflow和泛型 ◆ 詳細論述了異步編程、模式、基礎和方法 ◆ 研究了windows 8開發的新選項和接口、winrt和windows 8樣式應用程序 ◆ 闡述了文件和注冊表的操作 ◆ 介紹了wpf編程,包括樣式、數據驅動的應用程序和文檔、asp.net web forms以及asp.net mvc
C#高級編程(第8版) 內容簡介
c#經典名著,連續暢銷十五年,累計銷售超20萬冊,引領無數讀者進入程序開發殿堂 *新版更新至c# 2012和.net 4.5 2009年度/2011年度全行業優秀暢銷書,深受廣大讀者喜愛 2008年度優秀技術圖書! 2007年度*暢銷的c#銷售圖書! 2006年*受讀者喜愛的十大技術開發類圖書! 2005年*權威的十大it圖書之c#2010*新版
C#高級編程(第8版) 目錄
第ⅰ部分 c# 語 言
第1章 .net體系結構
1.1 c#與.net的關系
1.2 公共語言運行庫
1.2.1 平臺無關性
1.2.2 提高性能
1.2.3 語言的互操作性
1.3 中間語言
1.3.1 面向對象和接口的支持
1.3.2 不同的值類型和引用類型
1.3.3 強數據類型化
1.3.4 通過異常處理錯誤
1.3.5 特性的使用
1.4 程序集
1.4.1 私有程序集
1.4.2 共享程序集
1.4.3 反射
1.4.4 并行編程
1.4.5 異步編程
1.5 .net framework類
1.6 名稱空間
1.7 用c#創建.net應用程序
1.7.1 創建asp.net應用程序
1.7.2 使用wpf
1.7.3 windows 8應用程序
1.7.4 windows服務
1.7.5 wcf
1.7.6 windows wf
1.8 c#在.net企業體系結構中的作用
1.9 小結
第2章 核心c#
2.1 c#基礎
2.2 **個c#程序
2.2.1 代碼
2.2.2 編譯并運行程序
2.2.3 詳細介紹
2.3 變量
2.3.1 變量的初始化
2.3.2 類型推斷
2.3.3 變量的作用域
2.3.4 常量
2.4 預定義數據類型
2.4.1 值類型和引用類型
2.4.2 cts類型
2.4.3 預定義的值類型
2.4.4 預定義的引用類型
2.5 流控制
2.5.1 條件語句
2.5.2 循環
2.5.3 跳轉語句
2.6 枚舉
2.7 名稱空間
2.7.1 using語句
2.7.2 名稱空間的別名
2.8 main()方法
2.8.1 多個main()方法
2.8.2 給main()方法傳遞參數
2.9 有關編譯c#文件的更多內容
2.10 控制臺i/o
2.11 使用注釋
2.11.1 源文件中的內部注釋
2.11.2 xml文檔
2.12 c#預處理器指令
2.12.1 #define和 #undef
2.12.2 #if、#elif、#else和#endif
2.12.3 #warning和 # error
2.12.4 #region和#endregion
2.12.5 #line
2.12.6 #pragma
2.13 c#編程規則
2.13.1 關于標識符的規則
2.13.2 用法約定
2.14 小結
第3章 對象和類型
3.1 創建及使用類
3.2 類和結構
3.3 類
3.3.1 數據成員
3.3.2 函數成員
3.3.3 只讀字段
3.4 匿名類型
3.5 結構
3.5.1 結構是值類型
3.5.2 結構和繼承
3.5.3 結構的構造函數
3.6 弱引用
3.7 部分類
3.8 靜態類
3.9 object類
3.9.1 system.object()方法
3.9.2 tostring()方法
3.10 擴展方法
3.11 小結
第4章 繼承
4.1 繼承
4.2 繼承的類型
4.2.1 實現繼承和接口繼承
4.2.2 多重繼承
4.2.3 結構和類
4.3 實現繼承
4.3.1 虛方法
4.3.2 隱藏方法
4.3.3 調用函數的基類版本
4.3.4 抽象類和抽象函數
4.3.5 密封類和密封方法
4.3.6 派生類的構造函數
4.4 修飾符
4.4.1 可見性修飾符
4.4.2 其他修飾符
4.5 接口
4.5.1 定義和實現接口
4.5.2 派生的接口
4.6 小結
第5章 泛型
5.1 泛型概述
5.1.1 性能
5.1.2 類型安全
5.1.3 二進制代碼的重用
5.1.4 代碼的擴展
5.1.5 命名約定
5.2 創建泛型類
5.3 泛型類的功能
5.3.1 默認值
5.3.2 約束
5.3.3 繼承
5.3.4 靜態成員
5.4 泛型接口
5.4.1 協變和抗變
5.4.2 泛型接口的協變
5.4.3 泛型接口的抗變
5.5 泛型結構
5.6 泛型方法
5.6.1 泛型方法示例
5.6.2 帶約束的泛型方法
5.6.3 帶委托的泛型方法
5.6.4 泛型方法規范
5.7 小結
第6章 數組
6.1 同一類型和不同類型的多個對象
6.2 簡單數組
6.2.1 數組的聲明
6.2.2 數組的初始化
6.2.3 訪問數組元素
6.2.4 使用引用類型
6.3 多維數組
6.4 鋸齒數組
6.5 array類
6.5.1 創建數組
6.5.2 復制數組
6.5.3 排序
6.6 數組作為參數
6.6.1 數組協變
6.6.2 arraysegment
6.7 枚舉
6.7.1 ienumerator接口
6.7.2 foreach語句
6.7.3 yield語句
6.8 元組
6.9 結構比較
6.10 小結
第7章 運算符和類型強制轉換
7.1 運算符和類型轉換
7.2 運算符
7.2.1 運算符的簡化操作
7.2.2 運算符的優先級
7.3 類型的安全性
7.3.1 類型轉換
7.3.2 裝箱和拆箱
7.4 比較對象的相等性
7.4.1 比較引用類型的相等性
7.4.2 比較值類型的相等性
7.5 運算符重載
7.5.1 運算符的工作方式
7.5.2 運算符重載的示例:vector結構
7.6 用戶定義的類型強制轉換
7.6.1 實現用戶定義的類型強制轉換
7.6.2 多重類型強制轉換
7.7 小結
第8章 委托、lambda表達式
和事件
8.1 引用方法
8.2 委托
8.2.1 聲明委托
8.2.2 使用委托
8.2.3 簡單的委托示例
8.2.4 action和func委托
8.2.5 bubblesorter示例
8.2.6 多播委托
8.2.7 匿名方法
8.3 lambda表達式
8.3.1 參數
8.3.2 多行代碼
8.3.3 閉包
8.3.4 使用foreach語句的閉包
8.4 事件
8.4.1 事件發布程序
8.4.2 事件偵聽器
8.4.3 弱事件
8.5 小結
第9章 字符串和正則表達式
9.1 system.string類
9.1.1 創建字符串
9.1.2 stringbuilder成員
9.1.3 格式字符串
9.2 正則表達式
9.2.1 正則表達式概述
9.2.2 regularexpressionsplayaround示例
9.2.3 顯示結果
9.2.4 匹配、組合和捕獲
9.3 小結
第10章 集合
10.1 概述
10.2 集合接口和類型
10.3 列表
10.3.1 創建列表
10.3.2 只讀集合
10.4 隊列
10.5 棧
10.6 鏈表
10.7 有序列表
10.8 字典
10.8.1 鍵的類型
10.8.2 字典示例
10.8.3 lookup類
10.8.4 有序字典
10.9 集
10.10 可觀察的集合
10.11 位數組
10.11.1 bitarray類
10.11.2 bitvector32結構
10.12 并發集合
10.12.1 創建管道
10.12.2 使用blocking-collection
10.12.3 使用concurrent-dictionary
10.12.4 完成管道
10.13 性能
10.14 小結
第11章 linq
11.1 linq概述
11.1.1 列表和實體
11.1.2 linq查詢
11.1.3 擴展方法
11.1.4 推遲查詢的執行
11.2 標準的查詢操作符
11.2.1 篩選
11.2.2 用索引篩選
11.2.3 類型篩選
11.2.4 復合的from子句
11.2.5 排序
11.2.6 分組
11.2.7 對嵌套的對象分組
11.2.8 內連接
11.2.9 左外連接
11.2.10 組連接
11.2.11 集合操作
11.2.12 合并
11.2.13 分區
11.2.14 聚合操作符
11.2.15 轉換操作符
11.2.16 生成操作符
11.3 并行linq
11.3.1 并行查詢
11.3.2 分區器
11.3.3 取消
11.4 表達式樹
11.5 linq提供程序
11.6 小結
第12章 動態語言擴展
12.1 dlr
12.2 dynamic類型
12.3 包含dlr scriptruntime
12.4 dynamicobject和expandoobject
12.4.1 dynamicobject
12.4.2 expandoobject
12.5 小結
第13章 異步編程
13.1 異步編程的重要性
13.2 異步模式
13.2.1 同步調用
13.2.2 異步模式
13.2.3 基于事件的異步模式
13.2.4 基于任務的異步模式
13.3 異步編程的基礎
13.3.1 創建任務
13.3.2 調用異步方法
13.3.3 延續任務
13.3.4 同步上下文
13.3.5 使用多個異步方法
13.3.6 轉換異步模式
13.4 錯誤處理
13.4.1 異步方法的異常處理
13.4.2 多個異步方法的異常處理
13.4.3 aggregateexception類
13.5 取消
13.5.1 開始取消任務
13.5.2 使用框架特性取消任務
13.5.3 取消自定義任務
13.6 小結
第14章 內存管理和指針
14.1 內存管理
14.2 后臺內存管理
14.2.1 值數據類型
14.2.2 引用數據類型
14.2.3 垃圾回收
14.3 釋放非托管的資源
14.3.1 析構函數
14.3.2 idisposable接口
14.3.3 實現idisposable接口和析構函數
14.4 不安全的代碼
14.4.1 用指針直接訪問內存
14.4.2 指針示例:pointerplayground
14.4.3 使用指針優化性能
14.5 小結
第15章 反射
15.1 在運行期間處理和檢查代碼
15.2 自定義特性
15.2.1 編寫自定義特性
15.2.2 自定義特性示例:whatsnewattributes
15.3 反射
15.3.1 system.type類
15.3.2 typeview示例
15.3.3 assembly類
15.3.4 完成whatsnewattributes示例
15.4 小結
第16章 錯誤和異常
16.1 簡介
16.2 異常類
16.3 捕獲異常
16.3.1 實現多個catch塊
16.3.2 在其他代碼中捕獲異常
16.3.3 system.exception屬性
16.3.4 沒有處理異常時所發生的情況
16.3.5 嵌套的 try塊
16.4 用戶定義的異常類
16.4.1 捕獲用戶定義的異常
16.4.2 拋出用戶定義的異常
16.4.3 定義用戶定義的異常類
16.5 調用者信息
16.6 小結
第ⅱ部分 visual studio
第17章 visual studio 2012
17.1 用visual studio 2012進行工作
17.1.1 項目文件的改進
17.1.2 visual studio的版本
17.1.3 visual studio設置
17.2 創建項目
17.2.1 面向多個版本的.net framework
17.2.2 選擇項目類型
17.3 瀏覽并編寫項目
17.3.1 solution explorer
17.3.2 用代碼編輯器進行工作
17.3.3 學習和理解其他窗口
17.3.4 排列窗口
17.4 構建項目
17.4.1 構建、編譯和生成
17.4.2 調試版本和發布版本
17.4.3 選擇配置
17.4.4 編輯配置
17.5 調試代碼
17.5.1 設置斷點
17.5.2 使用數據提示和調試器可視化工具
17.5.3 監視和修改變量
17.5.4 異常
17.5.5 多線程
17.5.6 intellitrace
17.6 重構工具
17.7 體系結構工具
17.7.1 依賴項關系圖
17.7.2 層關系圖
17.8 分析應用程序
17.8.1 序列圖
17.8.2 探查器
17.8.3 concurrency visualizer
17.8.4 code analysis
17.8.5 code metrics
17.9 單元測試
17.9.1 創建單元測試
17.9.2 運行單元測試
17.9.3 預期異常
17.9.4 測試全部代碼路徑
17.9.5 外部依賴
17.9.6 fakes framework
17.10 windows 8、wcf、wf等
17.10.1 使用visual studio 2012生成wcf應用程序
17.10.2 使用visual studio 2012生成wf應用程序
17.10.3 使用visual studio 2012生成windows store應用程序
17.11 小結
第18章 部署
18.1 部署是應用程序生命周期的一部分
18.2 部署的規劃
18.2.1 部署選項
18.2.2 部署要求
18.2.3 部署.net運行庫
18.3 傳統的部署選項
18.3.1 xcopy部署
18.3.2 xcopy和web應用程序
18.3.3 windows installer
18.4 clickonce
18.4.1 clickonce操作
18.4.2 發布clickonce應用程序
18.4.3 clickonce設置
18.4.4 clickonce文件的應用程序緩存
18.4.5 應用程序的安裝
18.4.6 clickonce部署api
18.5 web部署
18.5.1 web應用程序
18.5.2 配置文件
18.5.3 創建web deploy包
18.6 windows 8應用程序
18.6.1 創建應用程序包
18.6.2 windows app certification kit
18.6.3 旁加載
18.6.4 windows部署api
18.7 小結
第ⅲ部分 基 礎
第19章 程序集
19.1 程序集的含義
19.1.1 程序集的功能
19.1.2 程序集的結構
19.1.3 程序集清單
19.1.4 名稱空間、程序集和組件
19.1.5 私有程序集和共享程序集
19.1.6 附屬程序集
19.1.7 查看程序集
19.2 構建程序集
19.2.1 創建模塊和程序集
19.2.2 程序集的特性
19.2.3 創建和動態加載程序集
19.3 應用程序域
19.4 共享程序集
19.4.1 強名
19.4.2 使用強名獲得完整性
19.4.3 全局程序集緩存
19.4.4 創建共享程序集
19.4.5 創建強名
19.4.6 安裝共享程序集
19.4.7 使用共享程序集
19.4.8 程序集的延遲簽名
19.4.9 引用
19.4.10 本機映像生成器
19.5 配置.net應用程序
19.5.1 配置類別
19.5.2 綁定程序集
19.6 版本問題
19.6.1 版本號
19.6.2 通過編程方式獲取版本
19.6.3 綁定到程序集版本
19.6.4 發行者策略文件
19.6.5 運行庫的版本
19.7 在不同的技術之間共享程序集
19.7.1 共享源代碼
19.7.2 可移植類庫
19.8 小結
第20章 診斷
20.1 診斷概述
20.2 代碼協定
20.2.1 前提條件
20.2.2 后置條件
20.2.3 不變量
20.2.4 純粹性
20.2.5 接口的協定
20.2.6 簡寫
20.2.7 協定和遺留代碼
20.3 跟蹤
20.3.1 跟蹤源
20.3.2 跟蹤開關
20.3.3 跟蹤偵聽器
20.3.4 篩選器
20.3.5 相關性
20.3.6 使用etw進行跟蹤
20.4 事件日志
20.4.1 事件日志體系結構
20.4.2 事件日志類
20.4.3 創建事件源
20.4.4 寫入事件日志
20.4.5 資源文件
20.5 性能監視
20.5.1 性能監視類
20.5.2 性能計數器生成器
20.5.3 添加performancecounter組件
20.5.4 perfmon.exe
20.6 小結
第21章 任務、線程和同步
21.1 概述
21.2 parallel類
21.2.1 用parallel.for()方法循環
21.2.2 使用parallel.foreach()方法循環
21.2.3 通過parallel.invoke()方法調用多個方法
21.3 任務
21.3.1 啟動任務
21.3.2 future—— 任務的結果
21.3.3 連續的任務
21.3.4 任務層次結構
21.4 取消架構
21.4.1 parallel.for()方法的取消
21.4.2 任務的取消
21.5 線程池
21.6 thread類
21.6.1 給線程傳遞數據
21.6.2 后臺線程
21.6.3 線程的優先級
21.6.4 控制線程
21.7 線程問題
21.7.1 爭用條件
21.7.2 死鎖
21.8 同步
21.8.1 lock語句和線程安全
21.8.2 interlocked類
21.8.3 monitor類
21.8.4 spinlock結構
21.8.5 waithandle基類
21.8.6 mutex類
21.8.7 semaphore類
21.8.8 events類
21.8.9 barrier類
21.8.10 readerwriterlockslim類
21.9 timer類
21.10 數據流
21.10.1 使用動作塊
21.10.2 源和目標數據塊
21.10.3 連接塊
21.11 小結
第22章 安全性
22.1 概述
22.2 身份驗證和授權
22.2.1 標識和principal
22.2.2 角色
22.2.3 聲明基于角色的安全性
22.2.4 聲稱
22.2.5 客戶端應用程序服務
22.3 加密
22.3.1 簽名
22.3.2 交換密鑰和安全傳輸
22.4 資源的訪問控制
22.5 代碼訪問安全性
22.5.1 第2級安全透明性
22.5.2 權限
22.6 使用證書發布代碼
22.7 小結
第23章 互操作
23.1 .net和com技術
23.1.1 元數據
23.1.2 釋放內存
23.1.3 接口
23.1.4 方法綁定
23.1.5 數據類型
23.1.6 注冊
23.1.7 線程
23.1.8 錯誤處理
23.1.9 事件
23.1.10 封送
23.2 在.net客戶端中使用com組件
23.2.1 創建一個com組件
23.2.2 創建運行庫可調用包裝
23.2.3 使用rcw
23.2.4 通過動態語言擴展使用com服務
23.2.5 線程問題
23.2.6 添加連接點
23.3 在com客戶端中使用.net組件
23.3.1 com可調用包裝
23.3.2 創建.net組件
23.3.3 創建一個類型庫
23.3.4 com互操作特性
23.3.5 com注冊
23.3.6 創建com客戶端應用程序
23.3.7 添加連接點
23.3.8 使用sink對象創建客戶端
23.3.9 平臺調用
23.4 小結
第24章 文件和注冊表操作
24.1 文件和注冊表
24.2 管理文件系統
24.2.1 表示文件和文件夾的.net類
24.2.2 path類
24.2.3 fileproperties示例
24.3 移動、復制和刪除文件
24.3.1 filepropertiesandmovement示例
24.3.2 filepropertiesandmovement示例的代碼
24.4 讀寫文件
24.4.1 讀取文件
24.4.2 寫入文件
24.4.3 流
24.4.4 緩存的流
24.4.5 使用filestream類讀寫二進制文件
24.4.6 讀寫文本文件
24.5 映射內存的文件
24.6 讀取驅動器信息
24.7 文件的安全性
24.7.1 從文件中讀取acl
24.7.2 從目錄中讀取acl
24.7.3 添加和刪除文件中的acl項
24.8 讀寫注冊表
24.8.1 注冊表
24.8.2 .net注冊表類
24.9 讀寫獨立存儲器
24.10 小結
第25章 事務處理
25.1 簡介
25.2 概述
25.2.1 事務處理階段
25.2.2 acid屬性
25.3 數據庫和實體類
25.4 傳統的事務
25.4.1 ado.net事務
25.4.2 system.enterprise-services
25.5 system.transactions
25.5.1 可提交的事務
25.5.2 事務處理的升級
25.5.3 依賴事務
25.5.4 環境事務
25.6 隔離級別
25.7 自定義資源管理器
25.8 文件系統事務
25.9 小結
第26章 網絡
26.1 網絡
26.2 webclient類
26.2.1 下載文件
26.2.2 基本的webclient示例
26.2.3 上傳文件
26.3 webrequest類和webresponse類
26.3.1 身份驗證
26.3.2 使用代理
26.3.3 異步頁面請求
26.4 把輸出結果顯示為html頁面
26.4.1 從應用程序中進行簡單的web瀏覽
26.4.2 啟動internet explorer實例
26.4.3 給應用程序提供更多ie類型的功能
26.4.4 使用webbrowser控件打印
26.4.5 顯示所請求頁面的代碼
26.4.6 webrequest類和webresponse類的層次結構
26.5 實用工具類
26.5.1 uri
26.5.2 ip地址和dns名稱
26.6 較低層的協議
26.6.1 使用smtpclient
26.6.2 使用tcp類
26.6.3 tcpsend和tcpreceive示例
26.6.4 tcp和udp
26.6.5 udp類
26.6.6 socket類
26.6.7 websocket
26.7 小結
第27章 windows服務
27.1 windows服務
27.2 windows服務的體系結構
27.2.1 服務程序
27.2.2 服務控制程序
27.2.3 服務配置程序
27.2.4 windows服務的類
27.3 創建windows服務程序
27.3.1 創建服務的核心功能
27.3.2 quoteclient示例
27.3.3 windows服務程序
27.3.4 線程化和服務
27.3.5 服務的安裝
27.3.6 安裝程序
27.4 windows服務的監控和控制
27.4.1 mmc管理單元
27.4.2 net.exe實用程序
27.4.3 sc.exe實用程序
27.4.4 visual studio server explorer
27.4.5 編寫自定義servicecontroller類
27.5 故障排除和事件日志
27.6 小結
第28章 本地化
28.1 全球市場
28.2 system.globalization名稱空間
28.2.1 unicode問題
28.2.2 區域性和區域
28.2.3 使用區域性
28.2.4 排序
28.3 資源
28.3.1 創建資源文件
28.3.2 資源文件生成器
28.3.3 resourcewriter
28.3.4 使用資源文件
28.3.5 system.resources名稱空間
28.4 使用visual studio的windows forms本地化
28.4.1 通過編程方式修改區域性
28.4.2 使用自定義資源消息
28.4.3 資源的自動回退
28.4.4 外包翻譯
28.5 asp.net web forms的本地化
28.6 用wpf本地化
28.6.1 用于wpf的.net資源
28.6.2 xaml資源字典
28.7 自定義資源讀取器
28.7.1 創建databaseresource- reader類
28.7.2 創建databaseresource-set類
28.7.3 創建databaseresource-manager類
28.7.4 databaseresourcereader的客戶端應用程序
28.8 創建自定義區域性
28.9 用windows store應用程序進行本地化
28.9.1 使用資源
28.9.2 使用多語言應用程序工具集進行本地化
28.10 小結
第29章 核心xaml
29.1 xaml的作用
29.2 概述
29.2.1 元素如何映射到.net對象上
29.2.2 使用自定義.net類
29.2.3 把屬性用作特性
29.2.4 把屬性用作元素
29.2.5 基本的.net類型
29.2.6 使用集合和xaml
29.2.7 用xaml代碼調用構造函數
29.3 依賴屬性
29.3.1 創建依賴屬性
29.3.2 強制值回調
29.3.3 值變更回調和事件
29.3.4 事件的冒泡和隧道
29.4 附加屬性
29.5 標記擴展
29.6 創建自定義標記擴展
29.7 xaml定義的標記擴展
29.8 讀寫xaml
29.9 小結
第30章 managed extensibility framework
30.1 概述
30.2 mef的體系結構
30.2.1 使用屬性的mef
30.2.2 基于約定的部件注冊
30.3 定義協定
30.4 導出部件
30.4.1 創建部件
30.4.2 導出屬性和方法
30.4.3 導出元數據
30.4.4 使用元數據進行惰性加載
30.5 導入部件
30.5.1 導入連接
30.5.2 部件的惰性加載
30.5.3 用惰性實例化的部件讀取元數據
30.6 容器和出口提供程序
30.7 類別
30.8 小結
第31章 windows運行庫
31.1 概述
31.1.1 .net與windows運行庫的比較
31.1.2 名稱空間
31.1.3 元數據
31.1.4 語言投射
31.1.5 windows運行庫中的類型
31.2 windows運行庫組件
31.2.1 集合
31.2.2 流
31.2.3 委托與事件
31.2.4 異步操作
31.3 windows 8應用程序
31.4 windows 8應用程序的生命周期
31.4.1 windows 8應用程序的執行狀態
31.4.2 suspensionmanager
31.4.3 導航狀態
31.4.4 測試暫停
31.4.5 頁面狀態
31.5 windows 8應用程序的設置
31.6 攝像頭功能
31.7 小結
第ⅳ部分 數 據
第32章 核心ado.net
32.1 ado.net概述
32.1.1 名稱空間
32.1.2 共享類
32.1.3 數據庫專用類
32.2 使用數據庫連接
32.2.1 管理連接字符串
32.2.2 高效地使用連接
32.2.3 事務
32.3 命令
32.3.1 執行命令
32.3.2 調用存儲過程
32.4 快速數據訪問:數據讀取器
32.5 異步數據訪問:使用task和await
32.6 管理數據和關系:dataset類
32.6.1 數據表
32.6.2 數據列
32.6.3 數據關系
32.6.4 數據約束
32.7 xml架構:用xsd生成代碼
32.8 填充dataset類
32.8.1 用數據適配器填充dataset
32.8.2 從xml中填充dataset類
32.9 持久化dataset類的修改
32.9.1 通過數據適配器進行更新
32.9.2 寫入xml輸出結果
32.10 使用ado.net
32.10.1 分層開發
32.10.2 生成sql server的鍵
32.10.3 命名約定
32.11 小結
第33章 ado.net entity framework
33.1 用entity framework編程
33.2 entity framework映射
33.2.1 邏輯層
33.2.2 概念層
33.2.3 映射層
33.2.4 連接字符串
33.3 實體
33.4 對象上下文
33.5 關系
33.5.1 一個層次結構一個表
33.5.2 一種類型一個表
33.5.3 懶惰加載、延遲加載和預先加載
33.6 查詢數據
33.6.1 entity sql
33.6.2 對象查詢
33.6.3 linq to entities
33.7 把數據寫入數據庫
33.7.1 對象跟蹤
33.7.2 改變信息
33.7.3 附加和分離實體
33.7.4 存儲實體的變化
33.8 使用poco對象
33.8.1 定義實體類型
33.8.2 創建數據上下文
33.8.3 查詢和更新
33.9 使用code first編程模型
33.9.1 定義實體類型
33.9.2 創建數據上下文
33.9.3 創建數據庫,存儲實體
33.9.4 數據庫
33.9.5 查詢數據
33.9.6 定制數據庫的生成
33.10 小結
第34章 處理xml
34.1 xml
34.2 .net支持的xml標準
34.3 system.xml名稱空間
34.4 使用system.xml類
34.5 讀寫流格式的xml
34.5.1 使用 xmlreader類
34.5.2 使用xmlreader類進行驗證
34.5.3 使用xmlwriter類
34.6 在.net中使用dom
34.7 使用xpathnavigator類
34.7.1 system.xml.xpath名稱空間
34.7.2 system.xml.xsl名稱空間
34.7.3 調試xslt
34.8 xml和ado.net
34.8.1 將ado.net數據轉換為xml文檔
34.8.2 把xml文檔轉換為ado.net數據
34.9 在xml中序列化對象
34.10 linq to xml和.net
34.11 使用不同的xml對象
34.11.1 xdocument對象
34.11.2 xelement對象
34.11.3 xnamespace對象
34.11.4 xcomment對象
34.11.5 xattribute對象
34.12 使用linq查詢xml文檔
34.12.1 查詢靜態的xml文檔
34.12.2 查詢動態的xml文檔
34.13 xml文檔的更多查詢技術
34.13.1 讀取xml文檔
34.13.2 寫入xml文檔
34.14 小結
第ⅴ部分 顯 示
第35章 核心wpf
35.1 理解wpf
35.1.1 名稱空間
35.1.2 類層次結構
35.2 形狀
35.3 幾何圖形
35.4 變換
35.5 畫筆
35.5.1 solidcolorbrush
35.5.2 lineargradientbrush
35.5.3 radialgradientbrush
35.5.4 drawingbrush
35.5.5 imagebrush
35.5.6 visualbrush
35.6 控件
35.6.1 簡單控件
35.6.2 內容控件
35.6.3 帶標題的內容控件
35.6.4 項控件
35.6.5 帶標題的項控件
35.6.6 修飾
35.7 布局
35.7.1 stackpanel
35.7.2 wrappanel
35.7.3 canvas
35.7.4 dockpanel
35.7.5 grid
35.8 樣式和資源
35.8.1 樣式
35.8.2 資源
35.8.3 系統資源
35.8.4 從代碼中訪問資源
35.8.5 動態資源
35.8.6 資源字典
35.9 觸發器
35.9.1 屬性觸發器
35.9.2 多觸發器
35.9.3 數據觸發器
35.10 模板
35.10.1 控件模板
35.10.2 數據模板
35.10.3 樣式化列表框
35.10.4 itemtemplate
35.10.5 列表框元素的控件模板
35.11 動畫
35.11.1 時間軸
35.11.2 非線性動畫
35.11.3 事件觸發器
35.11.4 關鍵幀動畫
35.12 可見狀態管理器
35.12.1 可見的狀態
35.12.2 變換
35.13 3-d
35.13.1 模型
35.13.2 照相機
35.13.3 光線
35.13.4 旋轉
35.14 小結
第36章 用wpf編寫業務
應用程序
36.1 概述
36.2 菜單和功能區控件
36.2.1 菜單控件
36.2.2 功能區控件
36.3 commanding
36.3.1 定義命令
36.3.2 定義命令源
36.3.3 命令綁定
36.4 數據綁定
36.4.1 booksdemo應用程序內容
36.4.2 用xaml綁定
36.4.3 簡單對象的綁定
36.4.4 更改通知
36.4.5 對象數據提供程序
36.4.6 列表綁定
36.4.7 主從綁定
36.4.8 多綁定
36.4.9 優先綁定
36.4.10 值的轉換
36.4.11 動態添加列表項
36.4.12 動態添加選項卡中的項
36.4.13 數據模板選擇器
36.4.14 綁定到xml上
36.4.15 綁定的驗證
36.5 treeview
36.6 datagrid
36.6.1 自定義列
36.6.2 行的細節
36.6.3 用datagrid進行分組
36.6.4 實時成型
36.7 小結
第37章 用wpf創建文檔
37.1 簡介
37.2 文本元素
37.2.1 字體
37.2.2 texteffect
37.2.3 內聯
37.2.4 塊
37.2.5 列表
37.2.6 表
37.2.7 塊的錨定
37.3 流文檔
37.4 固定文檔
37.5 xps文檔
37.6 打印
37.6.1 用printdialog打印
37.6.2 打印可見元素
37.7 小結
第38章 windows 8應用程序
38.1 概述
38.2 windows 8的現代ui設計
38.2.1 內容,不是chrome設計
38.2.2 快速流暢
38.2.3 可讀性
38.3 示例應用程序的核心功能
38.3.1 文件和目錄
38.3.2 應用程序數據
38.3.3 應用程序頁面
38.4 應用程序工具欄
38.5 啟動與導航
38.6 布局的變化
38.7 存儲
38.7.1 定義數據協定
38.7.2 寫入移動數據
38.7.3 讀取數據
38.7.4 寫入圖像
38.7.5 讀取圖像
38.8 選擇器
38.9 共享協定
38.9.1 共享源
38.9.2 共享目標
38.10 tile
38.11 小結
第39章 核心asp.net
39.1 用于web應用程序的.net framework
39.1.1 asp.net web forms
39.1.2 asp.net web pages
39.1.3 asp.net mvc
39.2 web技術
39.2.1 html
39.2.2 css
39.2.3 javascript和jquery
39.3 托管和配置
39.4 處理程序和模塊
39.4.1 創建自定義處理程序
39.4.2 asp.net處理程序
39.4.3 創建自定義模塊
39.4.4 通用模塊
39.5 全局的應用程序類
39.6 請求和響應
39.6.1 使用httprequest對象
39.6.2 使用httpresponse對象
39.7 狀態管理
39.7.1 視圖狀態
39.7.2 cookie
39.7.3 會話
39.7.4 應用程序狀態
39.7.5 緩存
39.7.6 配置文件
39.8 成員和角色
39.8.1 配置成員
39.8.2 使用成員api
39.8.3 啟用角色api
39.9 小結
第40章 asp.net web forms
40.1 概述
40.2 aspx頁面模型
40.2.1 添加控件
40.2.2 使用事件
40.2.3 使用回送
40.2.4 使用自動回送
40.2.5 回送到其他頁面
40.2.6 定義強類型化的跨頁面回送
40.2.7 使用頁面事件
40.2.8 aspx代碼
40.2.9 服務器端控件
40.3 母版頁
40.3.1 創建母版頁
40.3.2 使用母版頁
40.3.3 在內容頁中定義母版頁內容
40.4 導航
40.4.1 站點地圖
40.4.2 menu控件
40.4.3 菜單路徑
40.5 驗證用戶輸入
40.5.1 使用驗證控件
40.5.2 使用驗證摘要
40.5.3 驗證組
40.6 訪問數據
40.6.1 使用entity framework
40.6.2 使用entity data source
40.6.3 排序和編輯
40.6.4 定制列
40.6.5 在網格中使用模板
40.6.6 定制對象上下文的創建過程
40.6.7 對象數據源
40.7 安全性
40.7.1 啟用表單身份驗證
40.7.2 登錄控件
40.8 ajax
40.8.1 asp.net ajax的概念
40.8.2 asp.net ajax網站示例
40.8.3 支持asp.net ajax的網站配置
40.8.4 添加asp.net ajax功能
40.9 小結
第41章 asp.net mvc
41.1 asp.net mvc概述
41.2 定義路由
41.2.1 添加路由
41.2.2 路由約束
41.3 創建控制器
41.3.1 動作方法
41.3.2 參數
41.3.3 返回數據
41.4 創建視圖
41.4.1 向視圖傳遞數據
41.4.2 razor語法
41.4.3 強類型視圖
41.4.4 布局
41.4.5 部分視圖
41.5 從客戶端提交數據
41.5.1 模型綁定器
41.5.2 注釋和驗證
41.6 html helper
41.6.1 簡單的helper
41.6.2 使用模型數據
41.6.3 定義html特性
41.6.4 創建列表
41.6.5 強類型化的helper
41.6.6 編輯器擴展
41.6.7 創建自定義helper
41.6.8 模板
41.7 創建數據驅動的應用程序
41.7.1 定義模型
41.7.2 創建控制器和視圖
41.8 動作過濾器
41.9 身份驗證和授權
41.9.1 登錄模型
41.9.2 登錄控制器
41.9.3 登錄視圖
41.10 asp.net web api
41.10.1 使用entity framework code-first進行數據訪問
41.10.2 為asp.net web api定義路由
41.10.3 控制器實現
41.10.4 使用jquery的客戶端應用程序
41.11 小結
第42章 asp.net動態數據
42.1 概述
42.2 創建動態數據web應用程序
42.2.1 配置scaffolding
42.2.2 查看結果
42.3 定制動態數據網站
42.3.1 控制框架
42.3.2 定制模板
42.3.3 配置路由
42.4 小結
第ⅵ部分 通 信
第43章 wcf
43.1 wcf概述
43.1.1 soap
43.1.2 wsdl
43.1.3 rest
43.1.4 json
43.2 創建簡單的服務和客戶端
43.2.1 定義服務和數據協定
43.2.2 數據訪問
43.2.3 服務的實現
43.2.4 wcf服務宿主和wcf測試客戶端
43.2.5 自定義服務宿主
43.2.6 wcf客戶端
43.2.7 診斷
43.2.8 與客戶端共享協定程序集
43.3 協定
43.3.1 數據協定
43.3.2 版本問題
43.3.3 服務協定
43.3.4 消息協定
43.3.5 錯誤協定
43.4 服務的行為
43.5 綁定
43.5.1 標準的綁定
43.5.2 標準綁定的特性
43.5.3 web套接字
43.6 宿主
43.6.1 自定義宿主
43.6.2 was宿主
43.6.3 預配置的宿主類
43.7 客戶端
43.7.1 使用元數據
43.7.2 共享類型
43.8 雙工通信
43.8.1 雙工通信的協定
43.8.2 雙工通信的服務
43.8.3 雙工通信的客戶端應用程序
43.9 路由
43.9.1 示例應用程序
43.9.2 路由接口
43.9.3 wcf路由服務
43.9.4 為失敗使用路由器
43.9.5 改變協定的橋梁
43.9.6 過濾器的類型
43.10 小結
第44章 wcf數據服務
44.1 概述
44.2 包含clr對象的自定義宿主
44.2.1 clr對象
44.2.2 數據模型
44.2.3 數據服務
44.2.4 駐留服務
44.2.5 其他服務操作
44.3 http客戶端應用程序
44.4 使用wcf數據服務和ado.net entity framework
44.4.1 asp.net宿主和edm
44.4.2 使用wcf數據服務客戶庫
44.5 小結
第45章 windows wf 4
45.1 工作流概述
45.2 hello world示例
45.3 活動
45.3.1 if活動
45.3.2 invokemethod活動
45.3.3 parallel活動
45.3.4 delay活動
45.3.5 pick活動
45.4 自定義活動
45.4.1 活動的驗證
45.4.2 設計器
45.4.3 自定義復合活動
45.5 工作流
45.5.1 實參和變量
45.5.2 workflowapplication
45.5.3 存放wcf工作流
45.5.4 工作流的版本
45.5.5 駐留設計器
45.6 小結
第46章 對等網絡
46.1 p2p網絡概述
46.1.1 客戶端-服務器體系結構
46.1.2 p2p體系結構
46.1.3 p2p體系結構的挑戰
46.1.4 p2p術語
46.1.5 p2p解決方案
46.2 pnrp
46.3 構建p2p應用程序
46.4 小結
第47章 消息隊列
47.1 概述
47.1.1 使用消息隊列的場合
47.1.2 消息隊列功能
47.2 message queuing產品
47.3 消息隊列體系結構
47.3.1 消息
47.3.2 消息隊列
47.4 message queuing管理工具
47.4.1 創建消息隊列
47.4.2 消息隊列屬性
47.5 消息隊列的編程實現
47.5.1 創建消息隊列
47.5.2 查找隊列
47.5.3 打開已知隊列
47.5.4 發送消息
47.5.5 接收消息
47.6 課程訂單應用程序
47.6.1 課程訂單類庫
47.6.2 課程訂單消息發送程序
47.6.3 發送優先級和可恢復的消息
47.6.4 課程訂單消息接收應用程序
47.7 接收結果
47.7.1 確認隊列
47.7.2 響應隊列
47.8 事務隊列
47.9 消息隊列和wcf
47.9.1 帶數據協定的實體類
47.9.2 wcf服務協定
47.9.3 wcf消息接收應用程序
47.9.4 wcf消息發送應用程序
47.10 消息隊列的安裝
47.11 小結
目 錄
第ⅰ部分 c# 語 言
第1章 .net體系結構
1.1 c#與.net的關系
1.2 公共語言運行庫
1.2.1 平臺無關性
1.2.2 提高性能
1.2.3 語言的互操作性
1.3 中間語言
1.3.1 面向對象和接口的支持
1.3.2 不同的值類型和引用類型
1.3.3 強數據類型化
1.3.4 通過異常處理錯誤
1.3.5 特性的使用
1.4 程序集
1.4.1 私有程序集
1.4.2 共享程序集
1.4.3 反射
1.4.4 并行編程
1.4.5 異步編程
1.5 .net framework類
1.6 名稱空間
1.7 用c#創建.net應用程序
1.7.1 創建asp.net應用程序
1.7.2 使用wpf
1.7.3 windows 8應用程序
1.7.4 windows服務
1.7.5 wcf
1.7.6 windows wf
1.8 c#在.net企業體系結構中的作用
1.9 小結
第2章 核心c#
2.1 c#基礎
2.2 **個c#程序
2.2.1 代碼
2.2.2 編譯并運行程序
2.2.3 詳細介紹
2.3 變量
2.3.1 變量的初始化
2.3.2 類型推斷
2.3.3 變量的作用域
2.3.4 常量
2.4 預定義數據類型
2.4.1 值類型和引用類型
2.4.2 cts類型
2.4.3 預定義的值類型
2.4.4 預定義的引用類型
2.5 流控制
2.5.1 條件語句
2.5.2 循環
2.5.3 跳轉語句
2.6 枚舉
2.7 名稱空間
2.7.1 using語句
2.7.2 名稱空間的別名
2.8 main()方法
2.8.1 多個main()方法
2.8.2 給main()方法傳遞參數
2.9 有關編譯c#文件的更多內容
2.10 控制臺i/o
2.11 使用注釋
2.11.1 源文件中的內部注釋
2.11.2 xml文檔
2.12 c#預處理器指令
2.12.1 #define和 #undef
2.12.2 #if、#elif、#else和#endif
2.12.3 #warning和 # error
2.12.4 #region和#endregion
2.12.5 #line
2.12.6 #pragma
2.13 c#編程規則
2.13.1 關于標識符的規則
2.13.2 用法約定
2.14 小結
第3章 對象和類型
3.1 創建及使用類
3.2 類和結構
3.3 類
3.3.1 數據成員
3.3.2 函數成員
3.3.3 只讀字段
3.4 匿名類型
3.5 結構
3.5.1 結構是值類型
3.5.2 結構和繼承
3.5.3 結構的構造函數
3.6 弱引用
3.7 部分類
3.8 靜態類
3.9 object類
3.9.1 system.object()方法
3.9.2 tostring()方法
3.10 擴展方法
3.11 小結
第4章 繼承
4.1 繼承
4.2 繼承的類型
4.2.1 實現繼承和接口繼承
4.2.2 多重繼承
4.2.3 結構和類
4.3 實現繼承
4.3.1 虛方法
4.3.2 隱藏方法
4.3.3 調用函數的基類版本
4.3.4 抽象類和抽象函數
4.3.5 密封類和密封方法
4.3.6 派生類的構造函數
4.4 修飾符
4.4.1 可見性修飾符
4.4.2 其他修飾符
4.5 接口
4.5.1 定義和實現接口
4.5.2 派生的接口
4.6 小結
第5章 泛型
5.1 泛型概述
5.1.1 性能
5.1.2 類型安全
5.1.3 二進制代碼的重用
5.1.4 代碼的擴展
5.1.5 命名約定
5.2 創建泛型類
5.3 泛型類的功能
5.3.1 默認值
5.3.2 約束
5.3.3 繼承
5.3.4 靜態成員
5.4 泛型接口
5.4.1 協變和抗變
5.4.2 泛型接口的協變
5.4.3 泛型接口的抗變
5.5 泛型結構
5.6 泛型方法
5.6.1 泛型方法示例
5.6.2 帶約束的泛型方法
5.6.3 帶委托的泛型方法
5.6.4 泛型方法規范
5.7 小結
第6章 數組
6.1 同一類型和不同類型的多個對象
6.2 簡單數組
6.2.1 數組的聲明
6.2.2 數組的初始化
6.2.3 訪問數組元素
6.2.4 使用引用類型
6.3 多維數組
6.4 鋸齒數組
6.5 array類
6.5.1 創建數組
6.5.2 復制數組
6.5.3 排序
6.6 數組作為參數
6.6.1 數組協變
6.6.2 arraysegment
6.7 枚舉
6.7.1 ienumerator接口
6.7.2 foreach語句
6.7.3 yield語句
6.8 元組
6.9 結構比較
6.10 小結
第7章 運算符和類型強制轉換
7.1 運算符和類型轉換
7.2 運算符
7.2.1 運算符的簡化操作
7.2.2 運算符的優先級
7.3 類型的安全性
7.3.1 類型轉換
7.3.2 裝箱和拆箱
7.4 比較對象的相等性
7.4.1 比較引用類型的相等性
7.4.2 比較值類型的相等性
7.5 運算符重載
7.5.1 運算符的工作方式
7.5.2 運算符重載的示例:vector結構
7.6 用戶定義的類型強制轉換
7.6.1 實現用戶定義的類型強制轉換
7.6.2 多重類型強制轉換
7.7 小結
第8章 委托、lambda表達式
和事件
8.1 引用方法
8.2 委托
8.2.1 聲明委托
8.2.2 使用委托
8.2.3 簡單的委托示例
8.2.4 action和func委托
8.2.5 bubblesorter示例
8.2.6 多播委托
8.2.7 匿名方法
8.3 lambda表達式
8.3.1 參數
8.3.2 多行代碼
8.3.3 閉包
8.3.4 使用foreach語句的閉包
8.4 事件
8.4.1 事件發布程序
8.4.2 事件偵聽器
8.4.3 弱事件
8.5 小結
第9章 字符串和正則表達式
9.1 system.string類
9.1.1 創建字符串
9.1.2 stringbuilder成員
9.1.3 格式字符串
9.2 正則表達式
9.2.1 正則表達式概述
9.2.2 regularexpressionsplayaround示例
9.2.3 顯示結果
9.2.4 匹配、組合和捕獲
9.3 小結
第10章 集合
10.1 概述
10.2 集合接口和類型
10.3 列表
10.3.1 創建列表
10.3.2 只讀集合
10.4 隊列
10.5 棧
10.6 鏈表
10.7 有序列表
10.8 字典
10.8.1 鍵的類型
10.8.2 字典示例
10.8.3 lookup類
10.8.4 有序字典
10.9 集
10.10 可觀察的集合
10.11 位數組
10.11.1 bitarray類
10.11.2 bitvector32結構
10.12 并發集合
10.12.1 創建管道
10.12.2 使用blocking-collection
10.12.3 使用concurrent-dictionary
10.12.4 完成管道
10.13 性能
10.14 小結
第11章 linq
11.1 linq概述
11.1.1 列表和實體
11.1.2 linq查詢
11.1.3 擴展方法
11.1.4 推遲查詢的執行
11.2 標準的查詢操作符
11.2.1 篩選
11.2.2 用索引篩選
11.2.3 類型篩選
11.2.4 復合的from子句
11.2.5 排序
11.2.6 分組
11.2.7 對嵌套的對象分組
11.2.8 內連接
11.2.9 左外連接
11.2.10 組連接
11.2.11 集合操作
11.2.12 合并
11.2.13 分區
11.2.14 聚合操作符
11.2.15 轉換操作符
11.2.16 生成操作符
11.3 并行linq
11.3.1 并行查詢
11.3.2 分區器
11.3.3 取消
11.4 表達式樹
11.5 linq提供程序
11.6 小結
第12章 動態語言擴展
12.1 dlr
12.2 dynamic類型
12.3 包含dlr scriptruntime
12.4 dynamicobject和expandoobject
12.4.1 dynamicobject
12.4.2 expandoobject
12.5 小結
第13章 異步編程
13.1 異步編程的重要性
13.2 異步模式
13.2.1 同步調用
13.2.2 異步模式
13.2.3 基于事件的異步模式
13.2.4 基于任務的異步模式
13.3 異步編程的基礎
13.3.1 創建任務
13.3.2 調用異步方法
13.3.3 延續任務
13.3.4 同步上下文
13.3.5 使用多個異步方法
13.3.6 轉換異步模式
13.4 錯誤處理
13.4.1 異步方法的異常處理
13.4.2 多個異步方法的異常處理
13.4.3 aggregateexception類
13.5 取消
13.5.1 開始取消任務
13.5.2 使用框架特性取消任務
13.5.3 取消自定義任務
13.6 小結
第14章 內存管理和指針
14.1 內存管理
14.2 后臺內存管理
14.2.1 值數據類型
14.2.2 引用數據類型
14.2.3 垃圾回收
14.3 釋放非托管的資源
14.3.1 析構函數
14.3.2 idisposable接口
14.3.3 實現idisposable接口和析構函數
14.4 不安全的代碼
14.4.1 用指針直接訪問內存
14.4.2 指針示例:pointerplayground
14.4.3 使用指針優化性能
14.5 小結
第15章 反射
15.1 在運行期間處理和檢查代碼
15.2 自定義特性
15.2.1 編寫自定義特性
15.2.2 自定義特性示例:whatsnewattributes
15.3 反射
15.3.1 system.type類
15.3.2 typeview示例
15.3.3 assembly類
15.3.4 完成whatsnewattributes示例
15.4 小結
第16章 錯誤和異常
16.1 簡介
16.2 異常類
16.3 捕獲異常
16.3.1 實現多個catch塊
16.3.2 在其他代碼中捕獲異常
16.3.3 system.exception屬性
16.3.4 沒有處理異常時所發生的情況
16.3.5 嵌套的 try塊
16.4 用戶定義的異常類
16.4.1 捕獲用戶定義的異常
16.4.2 拋出用戶定義的異常
16.4.3 定義用戶定義的異常類
16.5 調用者信息
16.6 小結
第ⅱ部分 visual studio
第17章 visual studio 2012
17.1 用visual studio 2012進行工作
17.1.1 項目文件的改進
17.1.2 visual studio的版本
17.1.3 visual studio設置
17.2 創建項目
17.2.1 面向多個版本的.net framework
17.2.2 選擇項目類型
17.3 瀏覽并編寫項目
17.3.1 solution explorer
17.3.2 用代碼編輯器進行工作
17.3.3 學習和理解其他窗口
17.3.4 排列窗口
17.4 構建項目
17.4.1 構建、編譯和生成
17.4.2 調試版本和發布版本
17.4.3 選擇配置
17.4.4 編輯配置
17.5 調試代碼
17.5.1 設置斷點
17.5.2 使用數據提示和調試器可視化工具
17.5.3 監視和修改變量
17.5.4 異常
17.5.5 多線程
17.5.6 intellitrace
17.6 重構工具
17.7 體系結構工具
17.7.1 依賴項關系圖
17.7.2 層關系圖
17.8 分析應用程序
17.8.1 序列圖
17.8.2 探查器
17.8.3 concurrency visualizer
17.8.4 code analysis
17.8.5 code metrics
17.9 單元測試
17.9.1 創建單元測試
17.9.2 運行單元測試
17.9.3 預期異常
17.9.4 測試全部代碼路徑
17.9.5 外部依賴
17.9.6 fakes framework
17.10 windows 8、wcf、wf等
17.10.1 使用visual studio 2012生成wcf應用程序
17.10.2 使用visual studio 2012生成wf應用程序
17.10.3 使用visual studio 2012生成windows store應用程序
17.11 小結
第18章 部署
18.1 部署是應用程序生命周期的一部分
18.2 部署的規劃
18.2.1 部署選項
18.2.2 部署要求
18.2.3 部署.net運行庫
18.3 傳統的部署選項
18.3.1 xcopy部署
18.3.2 xcopy和web應用程序
18.3.3 windows installer
18.4 clickonce
18.4.1 clickonce操作
18.4.2 發布clickonce
C#高級編程(第8版) 作者簡介
Christian Nagel是Microsoft區域董事、Microsoft MVP,thinktecture的合作伙伴,CN革新技術的擁有者,他是一位軟件架構師和開發人員,為開發Microsoft .NET解決方案提供培訓和咨詢服務。他具備超過25年的軟件開發經驗。Christian從PDP 11和VAX/VMS系統開始其計算機生涯,熟悉各種語言和平臺。自從2000年以來,(那時.NET還只是一個技術框架),他就開始使用各種.NET技術構建大量.NET解決方案。目前,他主要開發Windows Store應用程序來訪問Windows Azure服務。他具備Microsoft技術的深厚功底,編寫了大量圖書,并獲得了Microsoft認證培訓師和專業開發人員證書。Christian在國際會議上發表演講(如TechEd和Tech Days)并創立INETA Europe,以支持.NET用戶組。通過Web站點www.cninnovation.com和www.thinktecture.com可以聯系Christian,其微博是@christiannagel。 Jay Glynn開發軟件的時間超過20年,使用PICK Basic為PICK操作系統編寫應用程序。到目前為止,他使用過Paradox PAL and Object PAL、Delphi、VBA、Visual Basic、C、Java和C#編寫軟件。他目前是UL PureSafety的高級軟件工程師,編寫基于Web的應用程序。 Morgan Skinner年輕時對Sinclair ZX80很感興趣,在校期間就開始了計算機生涯,當時他對教師編寫的一些代碼不感興趣,便開始用匯編語言編程。從此以后他使用各種語言和平臺,包括VAX宏匯編程序、Pascal、Modula2、Smalltalk、X86匯編語言、PowerBuilder、C/C++、VB和目前的C#,自從2000年發布PDC以來,他就用.NET編程,而且非常喜歡.NET,于是在2001年加入了Microsoft。他現在是一位獨立的顧問。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姑媽的寶刀
- >
經典常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唐代進士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