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十七史商榷-(全三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568079
- 條形碼:9787532568079 ; 978-7-5325-6807-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十七史商榷-(全三冊) 本書特色
《十七史商榷(上中下)(精)》是王鳴盛校理毛晉汲古閣所刻十七史所撰,不僅為其匡謬補闕,而且就其中的典章制度輿地職官皆探賾索隱,有所發明。全書共一百卷:《史記》六卷、《漢書》二十二卷、《后漢書》十卷、《三國志》四卷、《晉書》十卷、《南史》合《宋》《齊》《梁》《陳書》十二卷、《北史》合《魏》《齊》《周》《隋書》四卷、《新》《舊唐書》二十四卷、《新》《舊五代史》六卷,以及論史家義例《綴言》二卷。整理者在校勘、標點之余,又輯錄朱彝尊、何焯、錢大昕、洪頤煊、李慈銘、劉咸炘、余嘉錫、陳垣、陳寅恪等人的相關論述,或與《商榷》相發明,或勘誤,或與王氏辯難。錢大昕、趙翼二氏與王鳴盛同時,亦校理全史,撰《廿二史考異》及《廿二史劄記》,三書相繼問世,一時間蔚為壯觀。三部著作,各有所長,李慈銘以為趙書意主貫串,錢書專事考訂,王氏此書則兼而有之,尤為可貴。
十七史商榷-(全三冊) 內容簡介
《十七史商榷》是王鳴盛校理毛晉汲古閣所刻十七史所撰,不僅為其匡謬補闕,而且就其中的典章制度輿地職官皆探賾索隱,有所發明。全書共一百卷:《史記》六卷、《漢書》二十二卷、《后漢書》十卷、《三國志》四卷、《晉書》十卷、《南史》合《宋》《齊》《梁》《陳書》十二卷、《北史》合《魏》《齊》《周》《隋書》四卷、《新》《舊唐書》二十四卷、《新》《舊五代史》六卷,以及論史家義例《綴言》二卷。 整理者在校勘、標點之余,又輯錄朱彝尊、何焯、錢大昕、洪頤煊、李慈銘、劉咸炘、余嘉錫、陳垣、陳寅恪等人的相關論述,或與《商榷》相發明,或勘誤,或與王氏辯難。
十七史商榷-(全三冊) 目錄
整理弁言
序
十七史商榷卷一
十七史商榷卷二
十七史商榷卷三
十七史商榷卷四
十七史商榷卷五
十七史商榷卷六
十七史商榷卷七
十七史商榷卷八
十七史商榷卷九
十七史商榷卷十
十七史商榷卷十一
十七史商榷卷十二
上冊
整理弁言
序
十七史商榷卷一
十七史商榷卷二
十七史商榷卷三
十七史商榷卷四
十七史商榷卷五
十七史商榷卷六
十七史商榷卷七
十七史商榷卷八
十七史商榷卷九
十七史商榷卷十
十七史商榷卷十一
十七史商榷卷十二
十七史商榷卷十三
十七史商榷卷十四
十七史商榷卷十五
十七史商榷卷十六
十七史商榷卷十七
十七史商榷卷十八
十七史商榷卷十九
十七史商榷卷二十
……
中冊
下冊
十七史商榷-(全三冊) 節選
《十七史商榷(上中下)(精)》是王鳴盛校理毛晉汲古閣所刻十七史所撰,不僅為其匡謬補闕,而且就其中的典章制度輿地職官皆探賾索隱,有所發明。全書共一百卷:《史記》六卷、《漢書》二十二卷、《后漢書》十卷、《三國志》四卷、《晉書》十卷、《南史》合《宋》《齊》《梁》《陳書》十二卷、《北史》合《魏》《齊》《周》《隋書》四卷、《新》《舊唐書》二十四卷、《新》《舊五代史》六卷,以及論史家義例《綴言》二卷。整理者在校勘、標點之余,又輯錄朱彝尊、何焯、錢大昕、洪頤煊、李慈銘、劉咸炘、余嘉錫、陳垣、陳寅恪等人的相關論述,或與《商榷》相發明,或勘誤,或與王氏辯難。錢大昕、趙翼二氏與王鳴盛同時,亦校理全史,撰《廿二史考異》及《廿二史劄記》,三書相繼問世,一時間蔚為壯觀。三部著作,各有所長,李慈銘以為趙書意主貫串,錢書專事考訂,王氏此書則兼而有之,尤為可貴。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唐代進士錄
- >
經典常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