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楊雜交育種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3872280
- 條形碼:9787503872280 ; 978-7-5038-7228-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白楊雜交育種 本書特色
趙曦陽《白楊雜交育種》通過白楊派內雜交試驗,對子代苗期生長模型進行構建,并在前期雜交獲得雜種無性系基礎上,對白楊雜種無性系進行遺傳穩定分析,通過多指標分析研究無性系間變異規律,對無性系進行綜合評價。同時利用SSR分子標記手段對無性系進行指紋圖譜的構建和遺傳距離分析,探討不同無性系間遺傳變異規律,為楊樹遺傳改良和優良無性系評價、篩選提供依據。
白楊雜交育種 內容簡介
趙曦陽《白楊雜交育種》通過白楊派內雜交試驗,對子代苗期生長模型進行構建,并在前期雜交獲得雜種無性系基礎上,對白楊雜種無性系進行遺傳穩定分析,通過多指標分析研究無性系間變異規律,對無性系進行綜合評價。同時利用SSR分子標記手段對無性系進行指紋圖譜的構建和遺傳距離分析,探討不同無性系間遺傳變異規律,為楊樹遺傳改良和優良無性系評價、篩選提供依據。
白楊雜交育種 目錄
前言緒論1 楊樹雜交育種研究進展1.1 國外楊樹雜交育種概況1.2 中國楊樹雜交育種概況2 楊樹無性系選擇研究進展2.1 楊樹葉片性狀研究進展2.2 楊樹生長節律研究進展2.3 楊樹生長數學模型研究進展2.4 楊樹無性系多性狀綜合選擇2.5 無性系穩定性評價2.6 光合指標輔助楊樹無性系選擇2.7 抗氧化酶系統輔助無性系選擇3 分子標記及其在楊樹育種中的應用3.1 樹種育種中常用的分子標記種類3.2 ssR分子標記在楊樹育種中的應用第1章 白楊雜交試驗及雜種子代變異分析1.1 材料與方法1.1.1 試驗條件概況1.1.2 試驗材料概況1.1.3 交配設計1.1.4 雜交方法1.1.5 花序表型調查方法1.1.6 幼胚培養1.1.7 數據分析1.2 結果與分析1.2.1 花序長度、寬度變異分析1.2.2 雜交組合親和力分析1.2.3 種子發芽率及成苗率分析1.2.4 雜交苗苗高、地徑變異分析1.3 討論第2章 毛白楊種內雜交無性系苗期生長模式變異分析2.1 材料與方法2.1.1 實驗材料2.1.2 試驗條件與試驗方法2.1.3 數據處理2.2 結果與分析2.2.1 毛白楊種內雜交無性系苗高方差分析2.2.2 毛白楊種內雜交無性系苗期年生長模型構建2.2.3 毛白楊種內雜交無性系苗木年生長階段劃分2.2.4 苗高年生長量與極值的關系2.2.5 速生期各參數與*終生長量的關系2.2.6 無性系生長過程比較2.3 結論與討論第3章 毛白楊種內雜交無性系葉片性狀變異分析3.1 試驗材料與方法3.1.1 試驗地點和試驗材料3.1.2 統計分析方法3.2 結果與分析3.2.1 毛白楊種內雜交無性系各性狀遺傳變異分析3.2.2 毛白楊種內雜交無性系各指標相關性分析3.2.3 毛白楊種內雜交無性系苗高和地徑回歸方程構建3.2.4 毛白楊種內雜交無性系選擇評價3.3 結論和討論第4章 不同地點白楊雜種無性系聯合分析4.1 材料與方法4.1.1 試驗地概況4.1.2 試驗材料4.1.3 數據調查和計算4.1.4 統計分析方法4.2 結果分析4.2.I不同試驗地點白楊雜種無性系保存率分析4.2.2 不同地點白楊雜種無性系樹高、胸徑、材積方差分析4.2.3 不同試驗地點白楊雜種無性系樹高、胸徑、材積變異參數4.2.4 不同試驗地點白楊雜種無性系樹高、胸徑、材積重復力分析4.2.5 白楊雜種無性系樹高、胸徑和材積的相關性分析4.2.6 白楊雜種無性系穩定性評價4.2.7 白楊雜種無性系遺傳增益估算4.2.8 不同地點白楊雜種無性系樹高、胸徑和材積的綜合評價4.3 討論第5章 白楊雜種無性系表型性狀變異分析5.1 試驗條件與方法5.1.1 試驗地條件5.1.2 試驗材料5.1.3 研究方法5.2 結果與分析5.2.1 白楊雜種無性系各性狀方差分析結果5.2.2 白楊雜種無性系間各性狀遺傳變異參數分析5.2.3 白楊雜種無性系各性狀相關性分析5.2.4 主成分分析評價無性系5.2.5 無性系綜合評價5.3 討論第6章 白楊雜種無性系光合特性分析6.1 試驗條件與方法6.1.1 試驗地概況6.1.2 試驗材料概況6.1.3 實驗儀器概況6.1.4 研究方法6.2 結果與分析6.2.1 白楊雜種無性系葉片Pn變化規律6.2.2 白揚雜種無性系光合指標日變化6.2.3 白楊雜種無性系的光合一光強(Pn-Par)響應曲線6.2.4 白楊雜種無性系光合一二氧化碳(Pn-Cn)響應曲線6.2.5 白楊雜種無性系光合指標變異分析6.2.6 白楊雜種無性系光合指標與環境因子相關性分析6.2.7 白楊雜種無性系樹高、胸徑與光合指標相關性分析6.3 討論第7章 白楊雜種無性系葉綠素含量與抗氧化系統分析7.1 材料與方法7.1.1 試驗地概況7.1.2 試驗材料概況7.1.3 試驗方法7.1.4 統計分析方法7.2 結果分析7.2.1 不同時間白楊雜種無性系葉綠素含量變異分析7.2.2 不同時間白楊雜種無性系MDA、POD、SOD變異分析7.3 討論第8章 白楊雜種無性系多性狀綜合評價8.1 試驗條件和方法8.1.1 試驗地條件和試驗材料8.1.2 研究方法8.1.3 統計分析方法8.2 結果與分析8.2.1 方差分析及遺傳變異參數分析8.2.2 各性狀相關性分析8.2.3 樹高、胸徑回歸方程的建立8.2.4 回歸方程中各變量對樹高、胸徑、材積的通徑分析8.2.5 光合因子與葉片因子輔助無性系選擇8.3 結論與討論第9章 白楊雜種無性系不同地點生長量模型分析9.1 材料與方法9.1.1 研究材料9.1.2 研究方法9.1.3 分析方法9.2 結果分析9.2.1 生長曲線的擬合結果9.2.2 基因型與環境互作關系9.3 結論與討論第10章 白楊雜種無性系SSR標記指紋圖譜構建10.1 材料與方法10.1.1 試驗材料概況10.1.2 提取DNA的方法10.1.3 SSR分子標記技術分析10.1.4 結果記錄10.1.5 數據統計分析10.2 結果與分析10.2.1 引物篩選10.2.2 白楊雜種無性系遺傳距離分析10.2.3 白楊雜種無性系指紋圖譜的構建10.3 討論參考文獻后記
展開全部
白楊雜交育種 節選
趙曦陽《白楊雜交育種》通過白楊派內雜交試驗,對子代苗期生長模型進行構建,并在前期雜交獲得雜種無性系基礎上,對白楊雜種無性系進行遺傳穩定分析,通過多指標分析研究無性系間變異規律,對無性系進行綜合評價。同時利用SSR分子標記手段對無性系進行指紋圖譜的構建和遺傳距離分析,探討不同無性系間遺傳變異規律,為楊樹遺傳改良和優良無性系評價、篩選提供依據。
白楊雜交育種 作者簡介
趙曦陽,1981年生,博士,東北林業大學林木遺傳育種國家重點實驗室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為白樺、楊樹種質資源的收集及利用。主持“十二五”農村領域國家科技計劃課題子課題“白樺優樹選擇及種子園營建技術”、“863”項目子課題“落葉松木材相關候選基因SNP的開發”、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小黑楊多倍體雜種無性系苗期綜合評價”和林木遺傳育種國家重點實驗室創新項目“生長動態的表型可塑性模型及在楊樹栽培中的應用”等課題。已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獲得楊樹新品種保護權13項(毅楊系列)。 鄔榮領,1964年生,博士生導師,北京林業大學計算生物學中心主任。在遺傳學的統計模型構建方面取得顯著的學術成就,在國際上首創功能作圖理論,并將之應用到生物學多個不同領域,同時針對林木復雜的生物學特性發展了一批遺傳圖譜構建、連鎖與連鎖不平衡聯合分析、多倍體連鎖分析與QTL定位、早期選擇等重要模型。至今已經發表學術論文300多篇,涉及遺傳、統計、生物醫學等多個領域,出版專著3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