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臨床常見急癥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2371036
- 條形碼:9787502371036 ; 978-7-5023-7103-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臨床常見急癥 本書特色
路小光主編的《臨床常見急癥》全面介紹了消化、呼吸、循環、泌尿等系統百余種臨床常見急癥的概念、診斷標準、急救處理、病因及發病機制。本書的顯著的特點之一就是急癥的編排順序遵循急癥處理的特殊規律,把診斷和急診處理部分提前,把病因及發病機制后移,使讀者在閱讀中就能體會急癥診療的規律。同時,該書內容實用、結構嚴密、條理清晰,規范統一,實用性強,并融入各種急癥的*新診療技術,是·晦床醫師救治各種臨床常見急癥的好幫手。
臨床常見急癥 內容簡介
《臨床常見急癥》全面介紹了消化、呼吸、循環、泌尿等系統百余種臨床常見急癥的概念、診斷標準、急救處理、病因及發病機制。 《臨床常見急癥》的顯著的特點之一就是急癥的編排順序遵循急癥處理的特殊規律,把診斷和急診處理部分提前,把病因及發病機制后移,使讀者在閱讀中就能體會急癥診療的規律。同時,該書內容實用、結構嚴密、條理清晰,規范統一,實用性強,并融入各種急癥的*新診療技術,是臨床醫師救治各種臨床常見急癥的好幫手。
臨床常見急癥 目錄
**章 常見循環系統急癥
**節 心跳驟停
第二節 休克
第三節 心力衰竭
第四節 急性心肌梗死
第五節 急性心包炎和心臟壓塞
第六節 高血壓危象
第七節 主動脈夾層
第八節 腹主動脈瘤
第二章 常見呼吸系統急癥
**節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
第二節 急性肺栓塞
第三節 急性呼吸衰竭
第四節 哮喘持續狀態
第五節 自發性氣胸
第六節 咯血
第三章 常見消化系統急癥
**節 上消化道出血一
第二節 急性腹痛
第三節 消化性潰瘍急性穿孔
第四節 急性腹膜炎
第五節 重癥急性胰腺炎
第六節 急性暴發性肝功能衰竭
第七節 急性闌尾炎
第八節 小腸梗阻
第九節 絞窄疝
第四章 常見泌尿系統急癥
**節 急性腎功能衰竭
第二節 血尿
第五章 常見神經系統急癥
**節 腦出血
第二節 蛛網膜下腔出血
第三節 腦梗死
第四節 腦水腫
第五節 癲癇持續狀態
第六節 急性感染中毒性腦病
第六章 常見血液系統急癥
**節 急性貧血
第二節 急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第三節 彌漫性血管內凝血
第七章 常見代謝與內分泌系統急癥
**節 垂體功能減退危象
第二節 甲狀腺功能亢進危象
第三節 甲狀腺功能減退危象
第四節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
第五節 高滲性非酮性糖尿病昏迷
第六節 腎上腺危象
第七節 乳酸酸中毒
第八章 臨床常見水、電解質與酸堿失衡
**節 水代謝紊亂
第二節 低鈉血癥
第三節 高鈉血癥
第四節 低鉀血癥
第五節 高鉀血癥
第六節 低鈣血癥
第七節 高鈣血癥
第八節 酸堿失衡
第九章 常見損傷
**節 顱腦損傷
第二節 頸部損傷
第三節 胸部損傷
第四節 腹部損傷
第五節 泌尿生殖系損傷
第六節 骨創傷
第七節 多發傷
第八節 燒傷
第七章 常貝理化阻素際致急癥
隳嬸南機磷農藥中毒
第二節 殺鼠劑中毒
第三節 一氧化碳中毒
第四節 鎮靜催眠藥中毒
第五節 阿片類藥物中毒
第六節 急性酒精中毒
第七節 百草枯中毒
第八節 急性細菌性食物中毒
第九節 強酸中毒
第十節 強堿中毒
第十一節 動物咬蜇傷中毒
第十二節 中暑:
第十三節 溺水
第十四節 電擊
第十一章 常見感染性急癥
**節 敗血癥
第二節 破傷風
第三節 狂犬病
第四節 氣性壞疽
第十二章 常見婦產科急癥
**節 異位妊娠
第二節 前置胎盤
第三節 胎盤早剝
第四節 先兆子癇
第五節 產后出血
第六節 羊水栓塞
第七節 卵巢扭轉
第十三章 常見兒科急癥
**節 高熱驚厥
第二節 小兒肺炎
第三節 小兒腹瀉
第十四章 常見五官科急癥
**節 喉外傷與喉痙攣
第二節 急性化膿性中耳炎
第三節 電光性眼炎
第十五章 常見皮膚科急癥
**節 急性蕁麻疹
第二節 重癥藥疹
第三節 接觸性皮炎
參考書目
臨床常見急癥 節選
(二) 急救與處理 1.控制感染 控制感染是救治感染性休克的主要環節。在未明確病原菌之前,一般應以控制革蘭氏陰性桿菌為主,兼顧革蘭氏陽性球菌和厭氧菌;宜選用殺菌劑,不用抑菌劑。給藥方式以靜脈滴注或靜脈推注,一般不采用肌內注射或口服,由于此時血液循環不良、呼吸困難,后一種給藥方法起效較慢。休克時肝、腎等器官常受損,故在選擇抗生素的種類、劑量和給藥方法上應予注意。一般主張給藥劑量對腎功能損害輕度者為原量的1/2,中度者為1/2~1/5,重度者為1/5~1/10。 對于抗生素的應用,有人主張從**代頭孢菌素開始,逐步升級至第三代。但感染性休克的發生常來勢兇猛,病情危急,且細菌抗藥性不斷增加,給治療帶來困難,故應按臨床實情選用作用較強的抗生素,否則會失去搶救時機。可選用環丙沙星(悉復歡,ciprofloxacin)、頭孢他啶(復達欣)、亞胺培南(泰能,imipenem)等。從上海長征醫院急救科的細菌藥物敏感性資料分析,環丙沙星、頭孢他啶、亞胺培南等是Icu中感染性休克較敏感藥物。2.補充血容量 感染性休克時均有血容量不足,根據血細胞比容、CVP和血流動力學監測選用補液種類,掌握輸液速度,原則上晶體溶液與膠體溶液交叉輸注,鹽水宜緩,糖水可快,有利于防止肺水腫和心力衰竭的發生。右旋糖酐、羥乙基淀粉(706代血漿)具有補充血容量、增加血管壁和血細胞表面之間靜電的作用,防止因異性電荷相吸而引起的血細胞沉積,并可降低血液黏度,故具有疏通微循環的作用。但右旋糖酐40補充血量的作用不如右旋糖酐70強,當其與卡那霉素、慶大霉素及巴龍霉素合用時可增加腎毒性。 3.血管活性劑和血管擴張劑的應用 感染性休克時的血壓下降,臨床多采用多巴胺和間羥胺(阿拉明)。多巴胺是體內合成腎上腺素的前體,具有受體激動作用,也有一定a受體激動作用,能增強心肌收縮力,增加心排出量,對外周血管有輕度收縮、對內臟血管(腎、腸系膜、冠狀動脈)有擴張作用,可增加血流量。間羥胺能使神經末梢儲存型去甲腎上腺素釋放,血管收縮,并能增強心肌收縮。多巴酚丁胺能較強增加心肌收縮力,增加心排出量,在感染性休克心力衰竭時使用有較好療效。去甲腎上腺素一般很少應用,雖然可使血壓上升,但微循環障礙可進一步加劇,所以*近有人提出血管活性藥與血管擴張劑聯合使用。由于感染性休克的基本病變是血管痙攣,故主張加用血管擴張劑是合理的,它不僅可解除微動脈痙攣,而且能降低心臟前后負荷,解除支氣管痙攣,有利于通氣改善及恢復有效循環血量與組織灌注,使組織代謝的酸性產物進入血液循環,以及時糾正酸堿平衡失調,達到消除休克之目的。 使用血管擴張劑時應注意:①在有效血容量得到充分補充的情況下,可加用血管擴張劑;②劑量應逐步增與減,防止機體不適應和反跳現象;③注意首劑綜合征的發生,有的病人對某種血管擴張劑(如哌唑嗪等)特別敏感,首次應用后可發生嚴重低血壓反應,故藥物的種類與劑量需因人而異;④血管擴張劑單一長期應用可產生“受體脫敏”現象,即血管對藥物產生不敏感性,故應予更換;⑤聯合用藥法,一般應用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加酚妥拉明(Phentolamine)或硝普鈉。 ……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經典常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