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林泉札記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6249585
- 條形碼:9787536249585 ; 978-7-5362-4958-5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林泉札記 本書特色
作者羅一平把對中國歷代山水名畫的研究心得體會以圖文形式編撰,集結成《林泉札記》一書。書中文章對歷代名畫點評總結精辟獨到,具備較高的學術性和專業性。文章包括《細節真實與詩意追求》、《線條演奏的情感世界》、《以“詩境”求“畫境”》、《“師法自然”要師法自然的本質》等。
林泉札記 內容簡介
《林泉札記》作者羅一平把對中國歷代山水名畫的研究心得體會以圖文形式編撰,集結成《林泉札記》一書。書中文章對歷代名畫點評總結精辟獨到,具備較高的學術性和專業性。文章包括《細節真實與詩意追求》、《線條演奏的情感世界》、《以“詩境”求“畫境”》、《“師法自然”要師法自然的本質》等。
林泉札記 目錄
山水畫的自然觀
山水畫的哲學觀
卷一
魏晉人的山水觀
“圣人含道映物”,“一山水以形媚道”
“臥游”的審美理想
卷二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
“肇自然之性,威造化之工”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度物象而取其真”
“淡墨輕嵐”
色彩的自然與皴線的自然
卷三
“遠”與“意境”
“可游可居之境”
“身即山川而取之”
細節真實與詩意追求
“師請物未若師諸心”
“思接千載”,“視通萬里”的時空觀
“鴨知水暖”
自然的真實與程式的真實
“以我觀物”與“因心造境”
筆未動,意先行
“意遠”與“意趣”
“描摹自然”與“評價自然”
“心畫”與“墨戲”
“寄興游心”,“借物寫心”
“青綠為質,金碧為文”
“圖真”與“惟摹”
“摹仿”自然與“制造”自然
“二角”與“半邊”
卷四
“意趣”與“逸趣”
“山水隱逸”與“資生適性”
“不以毀譽撓懷”
“貴古”的文化策略
“畫山水”與“寫山水”
線條演奏的情感世界
“移動視點”的丘壑
“境界非獨謂景物”
“造化”與“筆墨”
“撫琴動操,欲令眾山肯響”
纖塵不柒的“逸氣”
“草堂漁隱”
筆墨與圖式
卷五
“諸世”與“清雅”
“意在形,舍形何所求意”
“遺去機巧,意冥造化”
“蘭亭修楔”
以“詩境”求“畫境”
“清韻”與“情韻”
“入乎其內”與“出乎其外”
敘事結構與抒情話語
“筆氣”與“墨氣”
習古與求新
卷六
“師法自然”要師法自然的本質
孤冷空峻的美學意象
“離其跡而合其道”
“法自我立”
“搜盡奇峰打草稿”
“墨味”與“墨趣”
“丘壑”的安排關系著全畫成敗
“安”與“奇”和“計自當黑”
“復古”和“托古”
理、氣、趣兼到,方入精妙神逸之品
“老僧補衲”與“靜氣”
蕭條淡泊的詩性
圖錄
附錄
林泉札記 節選
作者羅一平把對中國歷代山水名畫的研究心得體會以圖文形式編撰,集結成《林泉札記》一書。書中文章對歷代名畫點評總結精辟獨到,具備較高的學術性和專業性。文章包括《細節真實與詩意追求》、《線條演奏的情感世界》、《以“詩境”求“畫境”》、《“師法自然”要師法自然的本質》等。
林泉札記 作者簡介
出版教材與專著:
《美術信息學》(獲中南地區大學優秀教材一等獎,中山大學出版社,2002)
《中外美術信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美術概論》(嶺南美術出版社,2003)
《歷史與敘事——中國美術史中的人物圖像》(嶺南美術出版社,2006)
《造化與心源——中國美術史中的山水圖像》(嶺南美術出版社,2006)
《語言與圖式——中國美術史中的花鳥圖像》(嶺南美術出版社,2006)
《破碎的邏格斯——西方現當代藝術史中的圖像》(嶺南美術出版社,2006)
《中國畫技法全書》(副主編,河南美術出版社,2002)
《中國當代美術:1979—1999》(六卷本英文、中文版大型文獻畫冊),(常務副主編,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00)
《中國美術家年鑒》(2000卷),(常務副主編,吉林美術出版社,2005)
在《文藝研究》、《美術研究》、《美術觀察》、《榮寶齋》、《畫刊》、《中國書畫》、《水墨研究》等國家核心期刊和其他各類期刊上發表了40余篇藝術理論、藝術批評文章。
為第18屆(香港)、第19屆(日本)亞洲國際藝術展策展人和學術主持;第21屆(新加坡)亞洲國際藝術展中國委員會執行主席和學術主持。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朝聞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推拿
- >
二體千字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