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中國戲曲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8043757
- 條形碼:9787108043757 ; 978-7-108-04375-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戲曲史 內容簡介
中國戲曲,是中國的傳統藝術。中國戲曲從原始文化的遠古時期走來,當它一出現在人類文明的歷史上,就作為中華文化主體的一部分而生生繁衍。如果我們要尋找中華文化遙遠的歷史信息,戲曲自然是一個不可忽視的載體。更為重要的是,深入體現在底層民眾意識中、并對今天的社會還在發揮著巨大制約作用的傳統文化是明清以來形成的民俗文化,而民俗文化的一個集中代表則是遍及中華大地、充塞了她的各個角落的地方戲曲。中華戲曲實在是中華民族文化里的一枝聲葩,它集中了中華文化的全部精粹和龐雜,而以*通俗的為普通民眾所喜聞樂見的形式體現出來。
中國戲曲史 目錄
中國藝術學的當代建構(總序)王文章
緒論
**節 戲曲的基本特征
第二節 戲曲的多樣性
**章 中國戲曲的淵源與形成
**節 先秦歌舞
第二節 漢代與南北朝時期的百戲
第三節 隋唐參軍戲
第二章 北曲雜劇概述
**節 宋金雜劇
第二節 元明雜劇
第三節 北雜劇的藝術形式
第三章 關漢卿與王實甫的劇作
**節 關漢卿及其劇作
第二節 王實甫的《西廂記》
第四章 南戲傳奇概述
**節 南戲的早期作品
第二節 傳奇作家作品概述
第三節 南戲的聲腔與特點
第五章 明代優秀傳奇作家及其代表作
**節 李開先的《寶劍記》
第二節 湯顯祖與《牡丹亭》
第三節 孟稱舜的《嬌紅記》及其創作理論
第六章 清代優秀傳奇作家及其代表作
**節 李玉與蘇州作家群的創作
第二節 李漁的劇作與創作理論
第三節 洪升的《長生殿))
第四節 孔尚任的《桃花扇》
第五節 《雷峰塔》傳奇
第七章 花雅之爭與京劇的興起
**節 雅部的衰落
第二節 花雅之間的競爭與融合
第三節 皮簧的源流與京劇的形成
第四節 皮黃聲腔的其他劇種
第八章 梆子腔及其主要劇種
**節 梆子戲的源流與形成
第二節 梆子戲興盛的原因
第三節 梆子戲的藝術成就和影響
第四節 梆子戲的主要劇種及相互關系
第九章 多聲腔劇種
**節 西南地區的多聲腔劇種
第二節 華南地區的多聲腔劇種
第三節 華東地區的多聲腔劇種
第十章 古老劇種與祭祀儀式劇
**節 南方的古老劇種
第二節 北方的古老劇種
第三節 祭祀儀式劇
第十一章 民間小戲與新興劇種
**節 花鼓灘簧戲
第二節 采茶戲
第三節 花燈戲
第四節 秧歌戲
第五節 道情戲
第六節 二人臺、二人轉
第七節 新興劇種
第十二章 少數民族劇種
**節 戲曲是中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創造
第二節 戲曲的基本特征與民族特征
第三節 少數民族戲曲劇種
第十三章 戲曲的舞臺藝術
**節 戲曲的表演
第二節 戲曲的音樂
第三節 戲曲的舞臺美術
第十四章 戲曲的演出場所
**節 劇場的變遷
第二節 古代劇場的種類
第三節 古代戲樓的形制與觀演關系
第十五章 戲曲與民俗及民間美術
**節 節 日演戲習俗
第二節 廟會演戲習俗
第三節 戲班規章 習俗
第四節 民俗對戲曲審美的影響
第五節 戲曲文化對民間美術的影響
第十六章 戲曲在海外的傳播與研究
**節 20世紀上半葉戲曲在海外的傳播
第二節 20世紀下半葉戲曲文化在海外的傳播
第三節 中國戲曲在海外的翻譯和研究
第十七章 五四運動前后的戲曲改良
**節 五四運動前后對戲曲的論爭
第二節 戲曲改良運動
第三節 對歷史的思考
g-l-.&i新中國成立后的戲曲政策
**節 戲曲改革的方針政策
第二節 傳統戲整理改編與現代戲創作
第三節 “兩條腿走路”和“三并舉”劇目政策
第十九童傳統戲推陳出新的成就
**節 古老劇種推陳出新的成就
第二節 新興劇種推陳出新的成就
第三節 少數民族劇種推陳出新的成就
第二十章 現代戲創作的成就
**節 新中國成立初期的現代戲
第二節 文化大革命前后的現代戲
第三節 改革開放以來的現代戲
第二十一章 戲曲的生存現狀與遺產保護
**節 戲曲生存面臨的困境
第二節 戲曲生存困難的根源
第三節 戲曲的傳承保護
后記
主要參考文獻
《中國藝術學大系》總書目
中國戲曲史 作者簡介
劉文峰,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博士研究生導師,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推薦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戲曲表演學會會長、中國戲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藝術人類學常務理事、中國炎黃文化研究會理事、中國儺戲學會理事。先后被山西師范大學、東南大學聘為兼職教授,文化部民族民間文化發展中心特約研究員。從1982年起,承擔國家社科重大科研項目30卷本《中國戲曲志》的編輯出版工作,擔任中國戲曲志總編輯部主任。《中國戲曲志》在十大文藝集成志書中率先完成編纂出版工作,在國內外產生了很大影響。文化部先后授予他編審成果一等獎、文藝集成志書“特殊個人貢獻獎”。2001年以來,先后承擔《全國劇種劇團現狀調查》、《西北人文資源數據庫·民間戲劇》、《北京戲劇通史》、《清代戲曲發展史》、《中國近代戲曲史》、《中國少數民族劇種發展史》、《京劇藝術大典》等國家藝術學科重點項目。除集體科研成果外,還出版有《山陜商人與梆子戲考論》、《百年梨園春秋》、《中國戲曲文化圖典》、《中國戲曲文化史》、《戲曲史志研究》等戲曲專著,以及編輯出版《梅蘭芳訪美京劇圖譜》、《京劇大師程硯秋》、《20世紀中國文藝圖志·戲曲卷》、《舊京社戲圖》、《傅惜華藏古典戲曲叢刊》等戲曲文獻。其中《梅蘭芳訪美京劇圖譜》獲國家圖書獎、《20世紀中國文藝圖志·戲曲卷》獲中國圖書獎、《中國戲曲文化圖典》獲中國藝術研究院科研成果一等獎,《北京戲劇通史》獲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科研成果二等獎。2000年文化部授予全國文化系統優秀專家稱號,2007年文化部授予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先進工作者稱號。目前主要從事戲曲民俗學、近現代戲曲史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戲劇傳承保護的研究和教學。
- >
史學評論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巴金-再思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煙與鏡
- >
自卑與超越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