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風險.責任與機制:責任政府化解群體性事件的機制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716873
- 條形碼:9787511716873 ; 978-7-5117-1687-3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風險.責任與機制:責任政府化解群體性事件的機制研究 本書特色
陳毅編著的《風險責任與機制--責任政府化解群體性事件的機制研究》研究對象主要有兩大類:“依法抗爭”的群體性事件、“以法抗爭”的群體性事件,不包括犯罪、叛亂甚至反革命等的活動。依法抗爭的基本特點是人們以較為理性、合法的手段去向政府施壓,爭取自己的合法權益;以法抗爭的基本特點是受權利啟蒙思想的影響、從天賦人權的角度進行的維權抗爭,不僅僅局限于利益的補償,還要追求更為抽象的公平正義、平等尊嚴以及人之為人的價值。這兩類活動又可以分為“以直接利益相關者為主體的群體性事件”和“以非利益相關者為主體的群體性事件”。
風險.責任與機制:責任政府化解群體性事件的機制研究 內容簡介
中國的現代化進程不可避免地已經邁入全球風險社會的浪潮之中,置身于這一宏大的時代背景下來考察我國目前面臨的群體性治理危機,有助于客觀公正地認清群體性事件的發生和演化規律,也有助于找到恰如其分的治理之策。目前我國群體性矛盾還主要是人民內部的矛盾,更多是經濟利益訴求,而不是政治訴求,所以只要能夠把矛盾和沖突納入到制度化的渠道中來,也并不可怕。 運用發展的眼光解決發展中產生的問題,基于“組織化制度調控”的基石,把對群體性事件的動態追蹤與靜態治理結合起來,結合政府機制、市場機制和社會機制的優勢,尋求責任政府的化解群體性危機的治理之道,諸如公民的利益表達與分配正義機制、信息公開與媒體駕馭機制、縱向整合與橫向協作的政府運作機制、緊急處置的溝通與協商機制、彌補現有制度的不足和多渠道化解矛盾沖突的機制、心理干預與思想引導機制、結合事前預警與事后問責的常態治理機制……
風險.責任與機制:責任政府化解群體性事件的機制研究 目錄
緒論基于“觀念?機制?行動”三維視角化解群體性事件
**節對當前群體性事件的認定:社會轉型?群體性事件?人民內部矛盾
第二節國內外文獻綜述
第三節“觀念?機制?行動”三維視角的分析框架
第四節論文的邏輯結構與不足
**章權利匱乏與補救:完善和落實利益訴求機制
**節權利匱乏與沉沒的聲音
第二節合理利益與正當訴求
第三節基于公平的分配正義
第四節域外經驗與啟示
第二章信息堵塞與疏通:輿情引導、信息公開和媒體的引導機制
**節謠言與輿情引導機制
第二節信息公開機制
第三節媒體的引導機制
第四節域外經驗及啟示
第三章政府權責與績效:理順縱向整合與橫向協作的政府運作機制
**節整體性政府與統一指揮
第二節協同性政府與合作互補
第三節理順各級政府的權責劃分和角色重塑
第四節域外經驗
第四章緊急決策與選擇:發揮溝通與協商機制
**節緊急決策的特殊性對政府的要求
第二節慎用警力
第三節溝通與協商機制
第四節域外經驗
第五章不足與供給:積極動員社會與社會自組織機制
**節社會動員的必要性
第二節社會“無組織”的風險與組織化的功能
第三節作為安全閥、緩沖劑的社會自組織機制
第四節域外經驗及我國的創新實踐
第六章現有制度的不足和補充:多渠道完善矛盾沖突的化解機制
**節協商、舉報和調解制度乏力
第二節訴訟制度的不足
第三節信訪制度的困境
第四節“第三方調查”制度的興起和其他補充制度的可能性
第七章積怨與認同:探索心理干預與思想引導機制
**節“相對剝奪感”與心理怨氣
第二節危機意識與對于危機的客觀認識
第三節公民教育和必要的心理干預
第四節思想引導與公民認同
第八章危機治理的常態化:事前預警與事后問責機制結合
**節從應急治理走向常態治理
第二節事前預警是關鍵
第三節事后救濟是補充:反思?問責?補償公正
第四節域外經驗及啟示
結語基于制度的組織化調控是走出群體性事件漩渦的基石
主要參考文獻
風險.責任與機制:責任政府化解群體性事件的機制研究 作者簡介
陳毅,河南信陽人,華東政法大學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吉林大學政治學博士、復旦大學博士后,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訪問學者。發表《中國轉型社會的國家治理有效性——基于國家自主性的視角》、《政黨建設與現代國家發展的內在關聯性——基于中國政黨制度發展的考察與分析》等論文30多篇,已出版專著:《博弈規則與合作秩序》、《責任政府的建設:理性化構建與民主化善治》。主持2011年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現代國家構建過程中的國家自主性研究——以中國的現代國家建設為例》(11BZZ044),參與國家社科青年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項目、上海市社科規劃項目和上海市教委項目。主要研究方向:集體行動理論、民主理論、國家理論和中國政治。
- >
我與地壇
- >
莉莉和章魚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史學評論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回憶愛瑪儂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