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天富論-資源節約型經濟哲理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117065
- 條形碼:9787010117065 ; 978-7-01-011706-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天富論-資源節約型經濟哲理研究 本書特色
這是一部從獨立的哲學視角考察經濟轉型的專著。在本體論上,厘清了財富和富裕概念,否定了“知識經濟”論和“內在價值”論,提出了“人的類存在主義”。在認識論上,指出了“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的學理缺陷,主張把轉型目標定為負載社會責任的“節約型經濟”。在方法論上,按空間性技術層面、時間性技術層面、綜合性技術層面、綜合性社會層面,對資源節約方法進行了研究。*后探討了中國可持續的發展思路、節約型經濟的建構路徑和催化模式、資源消耗*小化和社會福利*大化的平衡點。
天富論-資源節約型經濟哲理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揭示了金融危機和生態危機的內在聯系,通過對“知識經濟”論和自然資源“內在價值”論的清理,還原了社會財富的基本意義。通過對“人類中心主義”和“非人類中心主義”的辨析,把“人的類存在主義”作為對待自然的理性態度,提出了“順應自然”的主張。本書以充分的科學依據論證了“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模式的誤區和缺陷,主張以符合自然規律并有利社會文明的“節約型經濟”代之,并提出了新的富裕觀念。認為節約型經濟本質上是責任經濟,提出了節約型經濟運行的循序漸進原則、效益綜合原則、危害防止原則以及經濟系統達到節約的必要條件和充分條件,并從技術哲學角度把資源節約利用的方法歸納為空間性技術層面、時間性技術層面、綜合性技術層面、綜合性社會層面四個大類,以豐富的案例對它們分別進行了剖析和提升。本書認為適時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是中國建立資源節約型經濟的關鍵,改革的方向是建立帶有可控機制的社會主義民主,理想培育是政治體制改革的基礎工程。*后從人口生產、科學技術和生產關系三個方面闡述了節約型經濟的建構,并從精神文化角度提出了“軟消費”概念,認為軟消費成為公眾的主導性消費是社會福利*大化和資源消耗*小化的平衡點。
天富論-資源節約型經濟哲理研究 目錄
緒論
**章 財富本體論
一、虛擬經濟深切
(一)金融危機別觀
(二)“信息社會”復議
(三)“知識經濟”質疑
二、資源價值探討
(一)資源概念演變
(二)資源價值理解
(三)財富意義求索
三、“內在價值”問難
(一)“內在價值”爭論緣起
(二)“價值”概念歷史考證
(三)“內在價值”現實困惑
四、“人類中心”審察
(一)主客關系反思
(二)“動物權利”爭鳴
(三)人類地位研究
第二章 節約認識論
一、節約與發展
(一)“發展”概念追溯
(二)悲觀主義回味
(三)發展話語檢點
二、節約與循環
(一)順應式開發選擇
(二)“循環型經濟”商榷
(三)節約型經濟設置
三、節約與文明
(一)生態文明定位
(二)節約文明透視
(三)貧富界限辨析
四、節約與責任
(一)節約型經濟定性
(二)節約型經濟運行
(三)節約型經濟評判
第三章 節約方法論
一、空間性技術層面節約
(一)適用性節約
(二)替代性節約
(三)簡構性節約
二、時間性技術層面節約
(一)惜消性節約
(二)駐消性節約
(三)預防性節約
三、綜合性技術層面節約
(一)設計性節約
(二)化害性節約
(三)組織性節約
四、綜合性社會層面節約
(一)決策性節約
(二)制度性節約
(三)教育性節約
第四章 中國節約論
一、發展目標論
(一)節約障礙論
(二)改革方向論
(三)民眾行為論
二、行為變革論
(一)小節大節論
(二)行為坐標論
(三)人格重塑論
三、理想求索論
(一)傳統理想論
(二)理想比較論。
(三)理想教育論
四、經濟責任論
(一)責任經濟實質論
(二)責任經濟建構論
(三)責任經濟催化論
注釋
參考文獻
附錄
人名索引
主題索引
后記
天富論-資源節約型經濟哲理研究 作者簡介
歐陽志遠,1947年生于四川省雅安市,哲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生態哲學、科學技術與社會發展。1992年創立“生態產業社會”理論,2004年創立“節約型經濟”理論。已有代表作:《生態化——第三次產業革命的實質與方向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最后的消費》,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上帝”的陶杯》,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論節約型經濟系統》,載《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4年第3期。
- >
我與地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隨園食單
- >
二體千字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自卑與超越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