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光網絡與交換技術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0630779
- 條形碼:9787560630779 ; 978-7-5606-3077-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光網絡與交換技術 本書特色
《高等學校電子信息學科"十二五"規劃教材:光網絡與交換技術》圍繞交換技術這條主線,系統地介紹了現代光纖通信網絡,即光網絡中的交換原理和關鍵技術。其中,第1~3章介紹了電話數字交換網絡的基本內容,第4章介紹了交換技術的數學基礎和交換機的主要性能指標,第5章介紹了電話網絡及其信令系統,第6章介紹了no.7信令系統的功能及基本結構,第7章介紹了智能網——電話網絡的增值業務,第8~11章分別介紹了異步傳遞模式(atm)、寬帶交換技術、sdh原理及光網絡。
光網絡與交換技術 內容簡介
本書圍繞交換技術這條主線,系統地介紹了現代光纖通信網絡,即光網絡中的交換原理和關鍵技術。其中,第1~3章介紹了電話數字交換網絡的基本內容,第4章介紹了交換技術的數學基礎和交換機的主要性能指標,第5章介紹了電話網絡及其信令系統,第6章介紹了No.7信令系統的功能及基本結構,第7章介紹了智能網——電話網絡的增值業務,第8~11章分別介紹了異步傳遞模式(ATM)、寬帶交換技術、SDH原理及光網絡。 本書可以作為大學本科有關專業的教材,也可以作為研究生的教學參考書,還可以作為有關技術人員和自學者的學習參考資料。
光網絡與交換技術 目錄
第1章電話與程控數字交換網絡
1.1電話機簡介
1.1.1電話機的基本工作原理與組成
1.1.2兩種類型的電話機
1.2時間分割多路復用原理
1.2.1時間分割多路復用原理
1.2.2模擬信號的采樣、量化和編譯碼
1.2.3傳輸碼型
1.2.4與傳輸碼有關的幾個基本概念
1.2.530∕32路pcm的幀結構
1.2.6pcm的高次群
1.3程控數字交換原理和程控數字交換網絡
1.3.1程控數字交換的基本概念
1.3.2兩種基本的數字接線器
1.3.3復用和分路及串∕并和并∕串變換
1.4t接線器和s接線器的電路實現
1.4.1t接線器的組成和電路實現
1.4.2s接線器的組成和電路實現
1.5t—s—t數字交換網絡
1.5.1t—s—t數字交換網絡結構
1.5.2t—s—t數字交換網絡的工作原理
1.5.3關于t—s—t網絡幾個
問題的討論
1.6數字交換機中話路的連接
1.7數字接線器的集成化和交換網絡的組成
1.8在數字交換網絡上進行會議電話匯接
習題
第2章程控交換機的外圍接口和軟件概況
2.1用戶模塊
2.1.1用戶模塊
2.1.2遠端用戶模塊和用戶集線器
2.2中繼器
2.2.1模擬中繼器
2.2.2數字中繼器
2.3信令設備
2.3.1數字化信號音的產生
2.3.2數字音頻信號的發送
2.3.3數字音頻信號的接收
2.4控制部分
2.4.1程控交換機對控制系統的要求
2.4.2交換機控制系統的結構方式
2.4.3處理機間的通信方式
2.5交換機軟件的特點和組成
2.5.1交換機軟件的特點
2.5.2交換軟件系統的組成
2.5.3各軟件組成部分的實時性要求
2.6程控交換機的操作系統
2.6.1交換機操作系統的概念
2.6.2程序的分級和調度
2.7程序設計語言
習題
第3章呼叫處理的基本原理
3.1呼叫的處理過程
3.1.1一個呼叫的處理過程
3.1.2用規范描述語言(sdl)圖來描述
呼叫處理的狀態遷移圖
3.2程控交換控制系統的邏輯結構
3.2.1控制系統的一般邏輯結構
3.2.2控制系統的電路結構形式
3.3輸入處理
3.3.1用戶線掃描監視
3.3.2號盤話機撥號號碼的接收
3.3.3按鈕話機撥號號碼的接收
3.3.4其他信號的接收
3.4分析處理
3.4.1去話分析
3.4.2號碼分析
3.4.3來話分析
3.4.4狀態分析
3.5執行任務和輸出處理
3.5.1執行任務
3.5.2輸出處理
3.6數據和數據庫的概念
3.6.1數據類型
3.6.2動態數據的表格結構
習題
第4章交換技術的數學基礎和交換機的主要性能指標
4.1話務量的定義和基本性質
4.1.1話務量的定義
4.1.2話務量強度的性質
4.1.3計量單位
4.2時分網絡和空分網絡的等效
4.2.1s接線器的等效
4.2.2t接線器的等效
4.2.3t—s—t網絡的等效
4.3交換機的內部阻塞和無阻塞
網絡的概念
4.3.1交換機的內部阻塞的計算
4.3.2無阻塞網絡的概念
4.4增消隨機過程和愛爾蘭(erlang)公式
4.4.1增消隨機過程
4.4.2愛爾蘭(erlang)公式
4.4.3愛爾蘭(erlang)公式的應用
4.5交換機的主要性能指標
4.5.1交換機的主要業務性能指標
4.5.2基本呼叫處理功能
4.5.3交換機的容量指標
4.5.4交換系統的可靠性
4.5.5交換系統的可維護性
4.5.6交換機的服務質量標準
4.5.7交換機提供的接口和信令方式
習題
第5章電話網絡及其信令系統
5.1電信網絡的基本結構
5.1.1電信網絡的基本結構
5.1.2我國五級電話網絡
5.1.3長途路由的選路原則
5.2本地電話網絡
5.2.1本地電話網絡的常用結構
5.2.2本地電話網絡中終端局的延伸設備
5.2.3虛擬用戶交換機
5.2.4本地電話網絡的選路原則
5.3長途電話網向無級動態網絡的演變
5.3.1動態自適應選路方式
5.3.2動態時變選路方式
5.3.3實時選路方式
5.4國際電話網絡結構
5.5電話網絡的編號計劃
5.5.1電話號碼的組成
5.5.2長途區號的分配
5.5.3國家號碼
5.6電話網絡的性能參數
5.6.1用戶對通話質量的基本要求
5.6.2參考當量和傳輸衰減
5.6.3雜音和串音
5.6.4頻率衰減特性
5.7電話的計費方式
5.7.1本地電話網的計費
5.7.2長途網的計費
5.7.3其他計費
5.8電話網絡中的信令系統
5.8.1信令的基本概念
5.8.2用戶線信令
5.8.3中國1號信令
習題
第6章no.7信令系統的功能
及基本結構
6.1no.7信令系統的特點及功能
6.1.1公共信道信令的概念
6.1.2no.7信令系統的特點和功能
6.2no.7信令系統的基本結構
6.2.1no.7信令系統的分層結構
6.2.2no.7信令單元格式
6.3我國no.7信令網的結構
6.3.1信令網的基本概念
6.3.2我國no.7信令網的結構
6.3.3信令點的編號計劃
6.4消息傳遞部分mtp
6.4.1信令數據鏈路
6.4.2信令鏈路功能
6.4.3信令網功能
6.5電話用戶部分njp
6.5.1電話用戶消息的格式
6.5.2常用電話用戶信令消息的功能
6.5.3信令程序
6.5.4no.7信令與中國1號信令的配合
習題
第7章智能網——電話網絡的增值業務
7.1智能網概述
7.1.1智能網的概念
7.1.2常用的智能網業務
7.1.3智能網絡的結構
7.2智能網的概念模型
7.2.1業務平面
7.2.2全局功能平面
7.2.3分布功能平面
7.2.4物理平面
7.2.5業務創建環境點
7.3智能網的組網結構
7.4智能網能力集2簡介
7.5移動通信業務
7.5.1公用陸地移動網
7.5.2移動網和市話網的接口方式
7.5.3移動交換的基本技術
習題
第8章異步傳遞模式(atm)
8.1atm的基本概念
8.2atm的標準和b—isdn的參考模型
8.2.1itu—t、atm論壇簡介和atm的標準化工作
8.2.2b—isdn的分層模型
8.2.3物理層
8.2.4atm層
8.2.5atm適配層
8.3atm的交換方法
8.3.1atm交換的基本原理
8.3.2atm交換機的結構分類
8.3.3atm交換的基本方法
8.4atm網絡的流量控制
8.4.1引言
8.4.2atm流量控制的對象
8.4.3atm流量控制的方法
習題
第9章寬帶交換技術
9.1數字用戶線和isdn
9.1.1isdn
9.1.2isdn幀結構
9.2分組交換
9.2.1分組交換的幾個基本概念
9.2.2以太網
9.2.3令牌環網
9.2.4fddi
9.2.5dqdb
9.3幀中繼
9.4ip交換網絡
9.4.1tcp∕ip的分層模型
9.4.2ip協議(ipv4網間網協議)
9.4.3廣播ip
9.4.4移動ip
9.4.5ipv6
9.5標簽交換
習題
第10章sdh原理
10.1sdh基本概念及網絡
10.2sdh幀結構和開銷
10.2.1stm—1的段開銷
10.2.2stm—n的凈負荷(payload)區
10.2.3管理單元指針(auptr)區
10.3sdh的復用、映射和指針
10.3.1sdh的基本復用結構和原理
10.3.2sdh的復用單元
10.3.3sdh的映射
10.3.42048kb∕s到stm—1的映射和復用
10.3.5sdh的指針
10.4sdh傳送網
10.4.1sdh傳送網的功能結構
10.4.2sdh自愈網
10.4.3sdh的網管功能
習題
第11章光網絡
11.1光交換的基本元件
11.1.1光開關型交叉連接器
11.1.2半導體光放大器光開關
11.1.3光耦合器
11.1.4陣列波導光柵
11.1.5波長變換器
11.2wdm光網絡
11.2.1光傳送網(otn)概念
11.2.2光傳送網(otn)的分層結構
11.2.3wdm光傳送網的節點功能和結構
11.2.4wdm光網絡
11.2.5wdm的波長選路和波長分配
11.2.6wdm的網管
11.3ason的體系結構和實現技術
11.3.1ason的基本概念
11.3.2ason控制平面結構
11.4城域光網絡
11.4.1城域wdm環網
11.4.2基于sdh的多業務傳送平臺(mstp)
11.4.3彈性分組環(rpr)
11.5光接入網
11.5.1光接入網概述
11.5.2hfc(同軸光纖混合線)接入網
11.5.3fith(光纖到家)
11.5.4gpon
習題
參考文獻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史學評論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回憶愛瑪儂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