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構建和諧社會的法治基礎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747285
- 條形碼:9787509747285 ; 978-7-5097-4728-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構建和諧社會的法治基礎 本書特色
《構建和諧社會的法治基礎》圍繞和諧社會的實質是民主法治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完善并夯實其法治基礎這個主旨,深入探討了和諧社會的法理基礎、法治文化、法治價值、法律體系、法治機制以及基本制度構建等重大問題,全書旁征博引,理論淵源深厚,借鑒社會學、政治學、哲學等學科的方法和原理,在多個方面有所創新和突破,提出了和諧社會的五項法治標準,進一步審視了法律在和諧社會中的功能,論述了法律體系及其劃分標準以及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建議,觀點鮮明,結論可信,建議可行,寫作規范嚴謹,對于通過法治途徑推進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對于加強我國法治建設、深化我國和諧社會法治基礎的理論研究,具有顯著的學術價值和重要現實意義。 《構建和諧社會的法治基礎》由李林等編著。
構建和諧社會的法治基礎 內容簡介
本書圍繞和諧社會的實質是民主法治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完善并夯實其法治基礎這個主旨,深入探討了和諧社會的法理基礎、法治文化、法治價值、法律體系、法治機制以及基本制度構建等重大問題,全書旁征博引,理論淵源深厚,借鑒社會學、政治學、哲學等學科的方法和原理,在多個方面有所創新和突破,提出了和諧社會的五項法治標準,審視了法律在和諧社會中的功能,論述了法律體系及其劃分標準。
構建和諧社會的法治基礎 目錄
**章 構建和諧社會的法理基礎
**節 有關法律學說對和諧社會的構想
第二節 法治社會與和諧社會
第三節 和諧社會的法律本質
第四節 和諧社會的法律功能
第五節 和諧社會的法律關系
第六節 和諧社會的法律實效
第七節 和諧社會的法治標準
第二章 構建和諧社會的法治文化
**節 法治文化構建的時空背景
第二節 兩種人文主義:中國和西方
第三節 法治的三種模式:法家、儒家與西方
第四節 邁向一種道德的民主法治
第三章 構建和諧社會的法治價值
**節 和諧社會的法治價值體系
第二節 作為和諧社會法治價值的民主
第三節 作為和諧社會法治價值的平等
第四節 作為和諧社會法治價值的公正
第五節 作為和諧社會法治價值的人權
第六節 作為和諧社會法治價值的秩序
第七節 和諧社會中法治價值的沖突與解決模式
第四章 構建和諧社會的法律體系
**節 法律體系及其劃分標準
第二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的歷史進程和重大意義
第三節 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主要立法經驗
第四節 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第五章 構建和諧社會的法治機制
**節 保障法律體系和諧的法律沖突解決機制
第二節 保障公民與國家關系和諧的法律機制
第三節 通過法定渠道解決糾紛的機制
第六章 法治政府與構建和諧社會
**節 建設法治政府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保障
第二節 推行政府信息公開與構建和諧社會
第三節 強化公眾參與機制與構建和諧社會
第四節 完善民事糾紛的行政介人機制與構建和諧社會
第七章 公正司法與構建和諧社會
**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
第二節 堅持公正司法的原則
第三節 在社會轉型中推進司法改革、實現司法公正
第八章 法律監督與構建和諧社會
**節 法律監督在和諧社會中的性質和作用
第二節 法律監督與法律實施
第三節 法律監督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第九章 環境法治建設、社會保障與構建和諧社會
**節 環境法治建設與構建和諧社會
第二節 社會保障與構建和諧社會
后記
構建和諧社會的法治基礎 作者簡介
李林,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法學博士、博士生導師、法學系主任,法學所與國際法所學術委員會主任。兼任中國法學會副會長,中國法學會法理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人權研究會常務理事,國家圖書館國情咨詢專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立法顧問。全國總工會法律顧問。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憲法學)首席專家,法治浙江建設顧問,北京市人大常委會法制顧問,北京市學位委員會委員等。 主要研究領域:法理學、憲法學、立法學、法治與人權理論、憲政與民主理論。已出版論著譯著30余部。發表論文160余篇。
- >
煙與鏡
- >
月亮虎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