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第2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3148850
- 條形碼:9787113148850 ; 978-7-113-14885-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第2版) 本書特色
毛紅旗、劉敏、楊洪亮主編的《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第2版)》是在**版的基礎上修訂而成。隨著教學改革的發展。要求開設課程的內容少而精,因此本次修訂的指導思想是:在保持全書知識體系結構不變的前提下,精選課程內容,突出應用性,降低了部分內容的學習難度。
《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第2版)》在總結微機基本原理和技術特點的基礎上,按照“原理與應用相結合、硬件與軟件相結合”的原則,介紹了微機接口技術的基本要點。以Intel系列微處理器為背景,以16位微處理器8086為核心,分別闡述了8086微處理器、指令系統、匯編語言程序設計、總線技術、存儲器系統、中斷管理、DMA管理、微機系統常用的通用可編程接口的應用實例分析等內容。
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第2版) 內容簡介
毛紅旗、劉敏、楊洪亮主編的《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第2版)》在總結微機基本原理和技術特點的基礎上,按照“原理與應用相結合、硬件與軟件相結合”的原則,介紹了微機接口技術的基本要點。本書以Intel系列微處理器為背景,以16位微處理器8086為核心,分別闡述了8086微處理器、指令系統、匯編語言程序設計、總線技術、存儲器系統、中斷系統、DMA控制接口、微機系統常用的通用可編程接口的應用實例分析等內容。《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第2版)》內容精練、實用易懂,結構層次合理,講解深入淺出,適合作為高等學校計算機及其他相關專業學生的教材,也可以作為從事微機系統設計和應用的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第2版) 目錄
第1章微機系統概述1.1微機發展概況1.2計算機中信息的表示方法1.2.1數制及其轉換1.2.2計算機中二進制信息編碼1.2.3計算機中數的表示1.3微機的基本結構1.3.1微型計算機系統1.3.2微型計算機的硬件系統1.3.3微型計算機的軟件系統1.4微機的主要性能指標和應用1.4.1微機的主要性能指標1.4.2微機的應用小結習題第2章80x86微處理器2.18086CPU的內部結構2.1.18086CPU的功能結構2.1.28086CPU的寄存器配置2.28086微處理器的引腳信號和工作模式2.2.18086的引腳信號及功能2.2.28086的支持芯片2.2.38086的工作模式及引腳特性2.38086微處理器的存儲器組織2.48086微處理器的總線操作和時序2.4.18086的復位和啟動操作2.4.28086*小模式下的總線操作2.4.38086*大模式下的總線操作2.4.48086的等待狀態時序2.4.58086的中斷響應周期2.4.68086的總線空閑周期Ti2.5Pentium微處理器2.5.1Pentium微處理器的功能結構2.5.2Pentium的寄存器組織2.5.3Pentium的工作模式2.5.4Pentium存儲器系統小結習題第3章指令系統3.1尋址方式3.1.1立即數尋址3.1.2寄存器尋址方式3.1.3直接尋址方式3.1.4寄存器間接尋址方式3.1.5寄存器相對尋址方式3.1.6基址變址尋址方式3.1.7相對基址變址尋址方式3.28086指令系統3.2.1數據傳送指令3.2.2算術運算指令3.2.3邏輯運算和移位指令3.2.4串操作類指令3.2.5控制轉移指令3.2.6處理機控制指令3.380x86與Pentium擴充和增加的指令3.3.180286擴充和增加的指令3.3.280386擴充和增加的指令3.3.380486新增加的指令3.3.4Pentium新增加的指令小結習題第4章匯編語言程序設計4.1匯編語言程序設計概述4.1.1匯編語言源程序的結構4.1.2匯編語言語句類型及格式4.1.3匯編語言的數據與表達式4.2偽指令4.2.1符號定義偽指令4.2.2數據定義偽指令4.2.3段定義偽指令4.2.4段尋址偽指令4.2.5過程定義偽指令4.2.6模塊定義與連接偽指令4.2.7其他偽指令4.3匯編語言程序設計基本方法4.3.1程序設計概述4.3.2順序結構程序設計4.3.3分支結構程序設計4.3.4循環結構程序設計4.3.5子程序設計4.4中斷調用4.4.1DOS系統功能調用4.4.2BIOS中斷調用小結習題第5章總線技術5.1總線概述5.1.1總線的分類5.1.2總線的組成5.1.3總線的性能參數5.1.4總線標準5.1.5采用總線結構的優點5.2系統總線5.2.1ISA總線5.2.2EISA總線5.3局部總線5.3.1PCI總線5.3.2AGP總線5.4設備總線5.4.1IEEE-488總線5.4.2RS-232C總線5.4.3USB總線小結習題第6章存儲器系統6.1存儲器概述6.1.1存儲器體系結構6.1.2半導體存儲器的分類6.1.3半導體存儲器的主要性能指標6.2讀,寫存儲器與只讀存儲器6.3半導體存儲器接口技術6.3.1存儲器地址譯碼6.3.2存儲器與CPU的連接小結習題第7章輸入/輸出接口技術7.1接口的基本概念7.1.1接口電路7.1.2用接口的原因7.1.3接口的功能7.1.4CPU與外設之間的信號7.1.5接口的基本組成7.2I/O端口編址方式7.3CPU與I/O設備之間的數據傳送方式7.3.1程序傳送方式7.3.2中斷傳送方式7.3.3DMA傳送方式小結習題第8章中斷系統8.1中斷的基本概念8.2PC系列機的中斷結構8.2.18086系統的中斷類型8.2.2中斷向量和中斷向量表8.3可編程中斷控制器8259A8.3.18259A的引腳信號和內部結構8.3.28259A的工作方式8.3.38259A的初始化命令字8.3.48259A的操作命令字8.3.58259A的初始化流程8.3.68259A在微機系統中的應用小結習題第9章DMA控制接口9.1DMA控制器概述9.1.1DMA傳送特點9.1.2DMA傳送機制9.2可編程DMA控制器8237A9.2.18237A的引腳信號和內部結構9.2.28237A的寄存器格式及其編程命令9.2.38237A的DMA周期9.2.48237A的使用和編程小結習題第10章并行通信接口10.1并行通信與并行接口10.2簡單并行接口芯片10.3可編程并行接口芯片8255A10.3.18255A的外部特性和內部結構10.3.28255A的編程命令10.3.38255A的工作方式10.3.48255A的應用舉例小結習題第11章串行通信接口11.1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11.1.1串行通信的特點11.1.2串行通信的數據傳送方式11.1.3串行通信的信號傳輸方式11.1.4串行通信的接口標準11.1.5傳送速率與發送/接收時鐘11.1.6信息的檢錯與糾錯11.1.7異步通信和同步通信11.1.8串行接口的功能11.2可編程串行接口芯片8251A11.2.18251A的基本性能11.2.2825lA外部引腳與信號功能11.2.38251A的內部結構11.2.48251A的編程11.3.58251A的初始化11.3.6825lA應用舉例小結習題第12章定時/計數器12.1定時/計數概述12.2定時/計數器825312.2.1定時/計數器8253的外部特性12.2.28253的內部邏輯結構與功能12.2.38253的編程命令與讀/寫操作12.2.48253的工作方式及其特點12.2.58253應用舉例小結習題附錄A匯編語言的開發方法附錄BProteus仿真平臺簡明應用附錄C8086/8088指令系統附錄D常用DOS功能調用(INT21H)附錄E常用ROM-BIOS功能調用附錄FASCII碼字符表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第2版) 節選
毛紅旗、劉敏、楊洪亮主編的《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第2版)》是在**版的基礎上修訂而成。隨著教學改革的發展。要求開設課程的內容少而精,因此本次修訂的指導思想是:在保持全書知識體系結構不變的前提下,精選課程內容,突出應用性,降低了部分內容的學習難度。
《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第2版)》在總結微機基本原理和技術特點的基礎上,按照“原理與應用相結合、硬件與軟件相結合”的原則,介紹了微機接口技術的基本要點。以Intel系列微處理器為背景,以16位微處理器8086為核心,分別闡述了8086微處理器、指令系統、匯編語言程序設計、總線技術、存儲器系統、中斷管理、DMA管理、微機系統常用的通用可編程接口的應用實例分析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