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在希望的田野上-中國新農村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24529
- 條形碼:9787516124529 ; 978-7-5161-2452-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在希望的田野上-中國新農村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本書特色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一項偉大實踐。龔建文等專著的《在希望的田野上(中國新農村建設的探索與實踐)》以新穎研究視角與研究思路,圍繞“什么是新農村建設”,“怎樣進行新農村建設”這一中心,從中國鄉村的演變過程來考察農村建設的歷史必然性和現實必然性,提出中國新農村建設是一個歷史概念,在不同歷史階段均被賦予特定的時代內涵,并呈現出一個漸進發展過程。這一觀點突破了僅僅把新農村建設作為現階段解決“三農”問題的理解,豐富和發展了中國新農村建設的內涵。
在希望的田野上-中國新農村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內容簡介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一項偉大實踐。《在希望的田野上(中國新農村建設的探索與實踐)》以新穎研究視角與研究思路,圍繞“什么是新農村建設”,“怎樣進行新農村建設”這一中心,從中國鄉村的演變過程來考察農村建設的歷史必然性和現實必然性,提出中國新農村建設是一個歷史概念,在不同歷史階段均被賦予特定的時代內涵,并呈現出一個漸進發展過程。這一觀點突破了僅僅把新農村建設作為現階段解決“三農”問題的理解,豐富和發展了中國新農村建設的內涵。 龔建文等專著的《在希望的田野上(中國新農村建設的探索與實踐)》既研究發展歷史,也借鑒國外經驗,既立足現實,又著眼未來,既分析問題,也探究規律。對如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從歷史背景、時代內涵、現實特征、發展路徑、目標模式、指標體系和對策措施等方面進行了全方位研究,是對現有新農村研究模式的一種突破,構建了一個新的新農村建設研究模式,為新時期進一步推進新農村建設提供理論指導和實踐借鑒。
在希望的田野上-中國新農村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目錄
導言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二 研究的主要內容和觀點
三 學術價值、應用價值
四 創新和特色
**篇 中國新農村建設概論
**章 新農村建設的歷史背景和現實基礎
**節 中國鄉村建設的歷史進程
一 新中國成立前的中國鄉村建設
二 新中國成立之初農村建設
三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農村的變化與發展
第二節 新農村建設的歷史契機
一 中國農村建設進入了歷史發展的新階段
二 “四個并存”:中國經濟與社會發展的現狀
第三節 新農村建設的現實基礎
一 改革開放是新農村建設的起點
二 初步具備著手解決“三農”問題的物質基礎
三 “三農”工作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
第二章 新農村建設的戰略意義
第三章 中國新農村建設的時代內涵
第二篇 中國新農村建設的目標和模式
第四章 新農村建設的目標要求與指標體系
第五章 新農村建設模式的探索與評析
第六章 新農村建設模式典型分析
第三篇 新時期中國新農村建設
第七章 新時期新農村建設的目標走向
第八章 以發展現代農業推進新農村建設
第九章 構建中國農村發展的長效機制
第十章 農村社會管理創新
第十一章 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
附錄一:從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農村改革30年回顧與展望
附錄二:統籌城鄉發展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附錄三:統籌江西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對策研究
參考文獻
后記
在希望的田野上-中國新農村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節選
《在希望的田野上:中國新農村建設的探索與實踐》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
在希望的田野上-中國新農村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作者簡介
龔建文,江西省社科院研究員、學術帶頭人;江西省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主要從事農業經濟、生態經濟與應用對策研究,出版《發展中的民營經濟》、《農業農村現代化》等學術專著多部,發表論文60余篇。主持和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省社科規劃項目3項,其他課題10余項;論著獲省級學術成果獎10余項。
- >
回憶愛瑪儂
- >
自卑與超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山海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