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歲月熔金-文學研究所50年記事-(一編) 版權信息
- ISBN:750043880x
- 條形碼:9787500438809 ; 978-7-5004-3880-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歲月熔金-文學研究所50年記事-(一編) 內容簡介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編著的《歲月熔金(1編文學研究所50年記事)》這本紀念文集雖然不可能全面地反映研究所50年的歷史,但它的內容還是比較廣泛、豐富的,在不同程度上從不同的側面記錄和描述了文學研究所50年的跋涉,和幾代學者獻身學術的精神風貌;進而顯示出全所民主和諧的工作氛圍和實事求是的學術傳統。它們可以喚起過來人的記憶和聯想,也能夠激發后來者的思索和評判,與作者一起重溫這段既美好又不無苦澀的歷史歲月。
歲月熔金-文學研究所50年記事-(一編) 目錄
深切懷念老所長鄭振鐸、何其芳同志
——文學研究所成立五十周年紀念
悼念鄭振鐸先生
記憶中的鄭振鐸先生
何其芳同志如何領導科研工作
回憶何其芳先生
和其芳同志一起養豬
身為將軍夫人的副所長
——回憶唐棣華同志
新時期開端時的文學研究所
沙汀、荒煤同志對文學研究所建設和發展的貢獻
記荒煤同志
新時期文學所的三項重要工作
文章千古事,品德萬人欽
——懷念俞平伯先生
俞平伯先生的晚年生活
記憶的碎片
——緬懷錢鐘書先生
可親可敬的錢鐘書先生
坦蕩君子風仁厚長者心
——懷念余冠英先生
懷念孫楷第先生
折腰胼手非無苦,一念新苗樂有余
——憶吳世昌先生教我做學問
逝者如斯川水長流
——紀念吳曉鈴先生
余光酬盛世夕照映霞天
——蔡儀同志晚年生活片斷
他就是典型
——蔡儀先生印象
臨風想望更見良師益友情深
——緬懷唐□先生
唐□:一盞不滅的學海明燈
記毛星同志
文學所“三老”印象
古代組“老先生”印象記
“文革”前兩年古代組雜憶
緬懷幾位師長和學長
珍視“三寶”風范長駐
毛澤東主席與《不怕鬼的故事》
參加編寫《新中國十年文學》的前后
三卷本《中國文學史》的編寫經過
記胡喬木同志對三卷本《中國文學史》的意見
蔡儀同志與《文學概論》
編撰《中國現代文學史》的若干背景材料
《唐詩選》編注工作的回顧
毛星同志與《中國少數民族文學》
《文學研究》的創辦與改刊
《文學評論》復刊的前前后后
憶1978年的《班主任》討論會
春寒時節的愛智山莊
——憶《文學評論》編輯部舉辦的進修班
早期的《文學遺產》和它的復刊
回憶《文學知識》
《文藝理論譯叢》及《古典文藝理論譯叢》的創建及工作概況
《中國文學研究年鑒》的創建
我在“文研班”的讀書生活
一段難忘的經歷
永遠溫暖身心的情誼
文學研究所工作回憶片斷
我對文學所資料室工作的點滴回顧
初進文學所的時光
憶往日
從“當代組”到“當代室”
我對文學所的回憶
一切從“不惑之年”重新開始
憶幾個老人
“文革”中文學所的一些人和事
丙辰清明文學所
回顧在文學所工作的日子
艱難的選擇
理想攀登
我的專業選擇
文學所圓了我的文學夢
文學所
——我人生的第二個平臺
我愛文學所的“冷板凳”
學術的歡欣與困窘
——獻給五十歲的文學所
后記
展開全部
歲月熔金-文學研究所50年記事-(一編) 節選
《歲月熔金(1編):文學研究所50年記事》的目的,就是以深摯的情感和歷史的理性,看取學術的名宿真金如何在歲月中沉埋、淘洗和熔鑄,閃爍著令人一睹難忘的光彩。字里行間,時時鳴響著何其芳一首詩的旋律:“從那邊路上走過來的人,你看見了什么?你又經歷了什么?”
書友推薦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回憶愛瑪儂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