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陳大良散文選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5012372
- 條形碼:9787565012372 ; 978-7-5650-1237-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陳大良散文選集 內容簡介
俄國文學大師契訶夫說過,文學所以叫做藝術,就是因為它按照本來面目去描寫生活,只有原生態的描寫,才能充溢著淋淋元氣。無論人生角色如何切換,我始終以一個普通人的平常心將文字融入讀者的視野中,讓她透著“陽光”,連著“地氣”,做一個溫婉貼心的與讀者的對話者,凸顯我對文學的敬仰和對藝術價值的真誠……
陳大良散文選集 目錄
——序《陳大良散文選集》
拳拳赤忱抒真情
——序《陳大良散文選集》
書緣(自序)
**輯 家園春秋
包河情思
我那片老屋老院
廬州,我可愛的家園
霜重情濃
——寫在合肥市文聯小作家協會誕生周年之際
陪希馬逛新城
見證精彩高新
榮歸故里
追憶祖母
母親的文化
大姐出嫁
難卻的鄉情
柳笛聲聲憶童年
我的那些電影往事
笑談人生“六十”后
話說肥東人
丹青情緣
第二輯 濃情禮贊
文墨飄香桑梓情
——張芬之出書贈書親歷記
我寫《張巨聲傳》
——《張巨聲傳》一書后記
真實的“章傳兄
尤彩俠:中國民間**剪紙俠
為土地插上豐收的翅膀
——記肥東縣農業科技專家李昌錦
酒杰:李俊
他當了一輩子“孩子王
遺忘劉克
大別山赤子
——緬懷共產黨員、老紅軍黃錦思
鄭淮舟的崢嶸歲月
倒看世界無限好
——記中華倒立王李鑫
文化時尚達人:祁少龍
……
第三輯 行走四方
陳大良散文選集 節選
合肥是個多水、多橋、多情、多夢的城市。密布在這方土地上的大大小小的水系,使這座城市充滿了無限的靈氣。聞名遐邇的包河便是一條*具魅力的河。她因包公而得名,她承載著這座城市的厚重歷史與美麗夢想。包公是合肥人,這是世人共知的。據史料記載,北宋嘉祜七年(1062年)春,宋仁宗見為大宋社稷作出巨大貢獻的包拯年事已高,家無田產,為解包公告老還鄉后的生計,使其安度晚年,下詔賜給包公在家鄉廬州地界一片相當大的土地。包公堅持不受,只要了城郊一段淤塞多年的護城河。包公請人清理葑草,挖除淤泥,并囑族人在河里植荷,以補家用。后人們稱這段護城河為“包河”。 筆者情篤包河,是從尊崇包公其人開始的。我從童年記事,就開始看包公戲,聽包公故事,“鐵面無私”、“為民除害”的包青天,就像春天的雨露滋潤著我的心田,喚起我童年的許多美好想象,盼望有一天能到這方寶地去游覽觀光,沾點靈氣。1976年,我剛到合肥城,就興致勃勃地去游覽包公祠。包公祠面積雖然不大,拜謁包公的人卻不少。包公那石刻畫像,讓我產生了許多思考:包拯不到1.60米的個頭,出身貧苦,好不容易走上仕途,他敢與貪官污吏作斗爭,不明哲保身,競做出如此驚天動地的事情。他哪來這樣大的膽子?又為什么沒有被罷官、殺頭、受宮刑?帶著這些疑問,我開始細讀史書,想揭開這個“神奇”之謎。 打開二十四史,漸漸地我認識到生活中真實的包拯,與藝術-的包青天是有區別的。生活中的包拯,沒有那樣大的權力,鍘駙馬、殺國舅、打龍袍……這些“神奇”的故事是后人虛構、創造的。 包拯的思想,是屬于支持“慶歷新政”的改革派。當改革派的首領范仲淹被罷相、一大批改革派被投入監獄的時候,歐陽修挺身而出,給仁宗皇帝上奏折表示不同意見,也被貶謫到了滁州。這時包拯沒有屈服,更沒有看風使舵,但也沒有立即做出行動。他保持著異常的冷靜,采取了與眾不同的斗爭方式。他沉著應對,周密思考,作出判斷,手捧烏紗,連續7次上表、辭呈,*后,仁宗帝不得不納諫,改正了一些不妥做法。這就是一個活生生的包公,與眾不同的包拯! 人們在藝術上塑造包拯“清如水,明如鏡,公正廉明”的形象,當然是為了增加他為全“包青天”的誘人魅力。 ……
陳大良散文選集 作者簡介
陳大良,作家,安徽宿州人工見為安徽省作家協會會員、安徽省散文家協會會員、安徽省民俗學會理事、合肥市文聯小作家協會創作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安徽省旅游文學藝術協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2006年,散文集《百味人生》獲安徽省散文類圖書評比一等獎;2007年,小說《賀年詞》獲安徽省小說對抗賽江淮文學獎(合肥區域);2009年《廬州,我的可愛家園》《亙古未有的巨變》分獲合肥市新中國成立60周年、合肥市改革開放30周年征文二、三等獎。散文《追憶祖母》獲《合肥晚報》清明文化征文優秀獎;隨筆《劉銘傳在臺灣》,被《厚重安徽》(合肥卷)一書收錄;作品《遺忘劉克》,被2010年出版的《最合肥》一書收錄;2008年合肥“中博會”被聘為特約撰稿人;2010至2013年參與《民生至上》《人文長豐》《皖江聽濤》等書的創作.,2011年4月,第二部散文集《從容原色》出版,受到關注。 作者從20世紀70年代至今,數十年如一日,守望文字,筆耕不輟,先后有200多萬字各類作品見諸報刊,集結出書。在本書出版后,不日將有文學新著《淮軍文化與山周氏族》(與他人合作)、《輝煌的底片》與讀者見面。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回憶愛瑪儂
- >
我與地壇
- >
煙與鏡
- >
莉莉和章魚
- >
月亮虎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