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十二把椅子(八品-九品)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461131
- 條形碼:9787559461131 ; 978-7-5594-6113-1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十二把椅子(八品-九品) 內容簡介
曾經的首席貴族伊坡利·沃洛比亞尼諾夫在蘇維埃時代過得窮困潦倒,然而他的命運突然迎來了巨大轉機——岳母在臨終前告訴他,自己在抄家前將珍藏的鉆石、首飾藏進了十二把家具椅子中的一把。然而那十二把椅子早已被當做廢品,被偷走賣掉,并四散在蘇聯各處。伊坡利和他的搭檔騙術大師奧斯塔普?本杰爾一起踏上尋找椅子的旅程。
十二把椅子(八品-九品) 目錄
第? 一? 章 別津丘克和“山林女神”
第? 二? 章 佩圖霍娃魂歸地府
第? 三? 章 勸世圖
第? 四? 章 遠游神
第? 五? 章 大謀士
第? 六? 章 鉆石的清輝
第? 七? 章 “漆它黑”的痕跡
第? 八? 章 溫文爾雅的小偷
第? 九? 章 你的鬈發哪兒去啦?
第? 十? 章 銅匠,鸚鵡和女相士
第十一章 花名冊 —生活的鏡子
第十二章 狂熱的女性 —詩人的幻夢
第十三章 深呼吸:您是很激動的!
第十四章 劍與犁聯合會
第二部? 在莫斯科
第十五章 椅子的汪洋大海
第十六章 修士樓
第十七章 公民們,要尊重床墊!
第十八章 家具陳列館
第十九章 歐洲式選舉
第二十章 從塞維利亞到格林納達
第二十一章 執行判決
第二十二章 食人生番埃洛奇卡
第二十三章 伊茲努連科夫
第二十四章 汽車愛好者俱樂部
第二十五章 同裸體工程師的談話
第二十六章 兩次拜訪
第二十七章 絕妙的坐牢專用箱籠
第二十八章 小母雞和太平洋小公雞
第二十九章 《加夫里拉歷險記》的作者
第三十章 在哥倫布劇院
第三部? 佩圖霍娃太太的珠寶
第三十一章 伏爾加河上神奇的夜晚
第三十二章 一對游魂
第三十三章 逐出天堂
第三十四章 星際象棋大賽
第三十五章 其他等等
第三十六章 碧玉潭勝景
第三十七章 綠岬
第三十八章 上不著天下不著地
第三十九章 地 震
第?四十?章 寶 藏
再版譯后記
十二把椅子(八品-九品) 相關資料
◎蘇聯幽默文學的至高杰作。
一經問世便廣受好評,上至當時的蘇維埃領袖,下到廣大的基層群眾,無不交口稱贊。納博科夫對本書青睞有加,稱其為自己喜愛的蘇聯文學作品。
◎蘇聯笑話的完美展示。
全書內含大量蘇聯笑話,長短各異,題材豐富,既有市井八卦,也有政治調侃,堪稱一本蘇聯笑話大全。蘇聯專業的文學類報刊《文學報》將諷刺幽默專欄命名為“十二把椅子”。
◎蘇聯文學影視改編之。
本書共被10余個國家,直接改編超20余次。連納粹德國都將這部蘇聯猶太人創作的小說拍成了電影,原作魅力可見一斑。
人們在十分艱苦的時候讀到這本書也會微笑。
——愛倫堡
廣大蘇聯人民現在都被兩位年輕作家的這本《十二把椅子》逗得哈哈大笑。
——曼德爾施塔姆
伊利夫和彼得羅夫合寫的《十二把椅子》,是我喜歡的書,有益于我的心靈。
——納博科夫
十二把椅子(八品-九品) 作者簡介
伊·伊里夫 原名伊利亞?阿爾諾里多維奇?法因濟爾貝格,一八九七年生于敖德薩一個銀行職員家庭,一九一三年畢業于技術學校,曾任統計員和報刊編輯,一九二三年開始專門從事文學創作,在《鐵路員工》《三十天》《蘇維埃銀幕》等刊物上發表了眾多針砭時弊的特寫、諷刺幽默小品、短篇故事和影評等。
葉·彼得羅夫 原名葉夫根尼·彼得羅維奇?卡達耶夫,一九〇三年生于敖德薩一個歷史教師家庭,一九二〇年畢業于古典中學,先后擔任烏克蘭電訊社通訊員,刑事調査局檢查員,一九二三年在莫斯科諷刺幽默雜志《紅辣椒》編輯部工作,常以“外國人費道羅夫”的筆名在《共青團真理報》《笛聲報》等刊物上發表具有廣泛社會意義的雜文、特寫、國際時事述評等。
一九二五年兩位作家相識于莫斯科,次年開始合作。在他們共同創作的十年中發表了一系列極具影響力的優秀作品,如: 《十二把椅子》(1928)及其續篇《金牛犢》(1931)、《光明磊落的人》(1928)、 《一層樓的美國》(1936),以及發表于《真理報》《文學報》《旗幟》雜志等重要刊物上的大量諷剌小品、短篇故事和劇作。令人惋惜的是,兩位作家均為英年早逝:一九三七年伊里夫因肺病辭世,彼得羅夫則于一九四二年殉職于戰地記者的工作崗位。
- >
巴金-再思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自卑與超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朝聞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