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生活的肖像:申東線描微語(八品-九品)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3490553
- 條形碼:9787533490553 ; 978-7-5334-9055-3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生活的肖像:申東線描微語(八品-九品) 內容簡介
本書收集了申東100 幅線描作品,分為“百態生活”“哲思雋語”“一念真情”“禪意微言”四部分。這些生發于朋友圈的作品,有對生活的觀察、感悟,也有心境和情感的真實呈現,從而記錄下時代生活的真實樣貌和他對人生的真切思考。
生活的肖像:申東線描微語(八品-九品) 目錄
哲思雋語 53
一念真情 105
禪意微言 157
后記 9
生活的肖像:申東線描微語(八品-九品) 節選
老頭,線條簡單流暢,卻意蘊疊出,上題巴爾扎克的名言:“不幸,是天才身之階;信徒的洗禮之水;能人的無價之寶;弱者的無底深淵。”再比如,他畫一小僧侶,脖子上掛著珠,手上也數著珠,上題泰戈爾的名言:“有一個早晨,我扔掉了所有的昨天,從此我的腳步就輕盈了;有一個夜晚,我燒毀了所有的記憶,從此,我的夢就透明了。”如何造就這樣圖文并茂式的繪畫能力和說文解圖能力,僅有對人物表面的認識顯然是不夠的,要想讓讀者漸臻佳境,線描能力和文字能力相互之間的轉換與對應顯然是需要有效打通的。申東顯然是一位高手。 線描藝術經過千來歷代畫家的創造提煉,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技法體系,已經成為一種成熟高超的藝術語言,具有獨立的藝術樣式和審美價值,它集中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線條本身所具有的節奏感、韻律感和形式美感,以及線條所蘊含的精神特質,都讓人回味無窮。達·芬奇認為“初的線,只有一條線,這就是墻壁圍著太陽投下的人影的線”,把線的形成歸于光影的作用,可以代表古典西方畫家對線的認識。西方繪畫中的線條,無論怎樣的好,表現的始終是光影結構。而傳統中國人物畫有著作原則和審美標準,強調“以形寫神”“形神兼備”“不似之似”“超以象外”等,因此賦予線條更多傳情達能。申東顯然對此有著自己的理解。他把線畫活了,他把人物畫活了,他把人物與世界的關系畫活了,他把自己對生活的理解畫活了。他的線描作品, 序一 用簡單的敘述方式直擊真切的生活狀態,申東在這個冊里給我們呈現了他自己的日常工作生活以及他在其中對于身邊種種人和事物的關注和感受。無疑這項創作活動已經成為了他近期生活的內容之一,我們由此可以窺見這個時代人們由于這樣一個的社交方式帶來的種種思考和行為。 申東擅長刻畫人物,這些作品表現大致有兩種類型:一種是以線描速寫直接記錄生活中的人物活動,另一種則是從傳統的人物畫資源中借以象征性的形象和手法詮釋生活哲理。而這一切都源于他在他的朋友圈里每一天的關注和選擇,并透過它們來表達他自己的生活態度和內心世界。雖然說這種白描速寫式的形式表現從繪畫手法上來說是簡樸而隨機的,但是從記錄時代生活并以此來呈現畫家自己的心性出發,卻十分接地氣且有一種當下的現實意義。 希望申東能夠把這種創作狀態繼續下去,相信他還會在今后的日子里給大家呈現更為豐富的生活情境,更為精彩的藝術世界。 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中國畫學會副會長? 林容生 序二 申東是一位很勤奮的藝術家,他幾乎每天都會發一幅人物線描作品,作為向朋友們問候的早安圖,我也幾乎天天都會給他這些意趣橫生的早安圖。他確實畫得好,這些線描作品簡練而豐富,配上一段耐人尋味、引人思索的文字,每每看完,我都會會心一笑,覺得申東是一位智者 —一位生活的智者、藝術的智者。,。 其次,申東的線描語言極為豐富,它既傳遞出個人的內心感受,又符合中國傳統美學傳神寫意的原則。只有對線描的認識和了解很深入的人,只有深刻地理解了線描的傳統內涵和美學價值的藝術家,才能畫出那么神奇豐富、變化萬千、魅力無窮的線描作品,申東讓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線條成為多姿多彩的美。傳神寫意,是中國畫的一大美學特征,也是中國畫的魅力。用線描這種藝術語言,通過變化多端的線條來抓住人物的形體,表現對人物動作、表情、姿態等方面的感覺,強化人物形態特征和藝術美感,這就需要藝術家對豐富的物象有所取舍和強調。我們知道,線在自然物象中是不存在的,它只是人類主觀意識理解客觀物象的一種假定的表意手段,也正因為它是一種虛擬性的視覺語言,所以能客觀物象的約行概括提煉。申東顯然對此有深刻的體會。申東既善于從繁復、細密、精致、典雅的傳統經典畫作中汲取營養,獲得技法,也能從許多當代的經典作品,寥寥數筆就極盡神態的人物畫中獲取創意的靈感。 再次,申東的線描作品不僅為我們提供了優美的藝術感覺,而是能為我們枯燥的生活提供豐富的哲理和意外的驚喜。比如,他畫一位正在嗅花的女子,眼睛半開半閉,面前擺放著一個茶盤,上面題字:“我來世上,就是看一棵樹怎么生長,河水怎么流,白云怎么飄。”又題:“有些人的生命是為了傳宗接代,有些是享受,有些是體驗,有些是旁觀。”比如,他畫一位說書的,就像蔡志忠,就像幾米的漫畫一樣,申東的線描作品可讀性很強,畫面有時是一位睿智的長者,有時是一位張樂平筆下三毛似的光頭孩童,有時又變身為一位時尚的女子,他將這些人物置于一個個有意思的場景之中,讓畫面出無限的情趣,讓人回味無窮。申東的線描作品是將自己對日常生活的感受記錄下來,他的這種記錄不是照搬生活,而是對生活做了藝術的提煉和升華,是有感而發,不矯揉造作,不無病呻吟,以自己的方式完成了自己對生活的注解。申東的線描用的是自來水筆,這種自來水筆畫出的線條是改的,必須胸有成竹,下筆如有神助,由此可見申東的力相當了得。 申東的線描具有自家的面目,這種面目表現為: 首先,申東的線描不是為了線描而線描,而是將自己對生活的思索以線描的方式加以呈現。無論在家還是出差,他都沒有忘記自己每天課”,這已成為他常態化的生活 他每一天為我們的視覺呈現的圖像是豐富的,同時又是有意義的。當他線條這種單純的語言去尋覓描繪對象的外形輪廓時,既有寫實的一面,需要地再現客觀物象,達到造型狀物的目的;又有對生活的理解,告訴我們一則生活的道理,讓我們看完他的線描后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這已經不是一簡單的事情。能夠讓他者(觀者)通過作者提供的“文本” 去體味自然物象本身所帶給我們的的、耐人尋味的主觀感受,或者說是觸動心靈的藝術感覺,這樣的線描作品顯然不是一般意義的作品,而是有意義的創作,有他的自家面目。 美術家、編審 林公 年 12 月 23 日寫于意園 序三 有筆、有情、有趣、有我的“申式”線條 ——賞讀申東線描人物畫 近在申東朋友圈,頻頻看到他畫線描人物作品。這些線描畫呈現了自然與都市生活之美、之趣。 他利用繁忙工作之間隙,或在動車、飛機上,或在賓館,為了讓自己癡愛的藝術枯萎,他拿起他的線描本,拿起他的筆,回到生活的“在場”,去“采集”“吸氧”,使得他的藝術能更加蓬蓬勃勃,生氣常在。 他的線描,主要是從傳統的鐵線描演化而來的,他的線條 既舒暢寧靜、流動活潑,又剛勁屈鐵、明快有力,強調彈性的 韻味。通過線條的粗細、輕重、剛柔、虛實等變化,再用節奏 強的、較密集的長短線,穿插交錯、疏密聚散,造成人物活躍 在畫面上的靈動效果,給人以詩一樣的美感,具有強烈的藝術魅力。 線描是中西畫家,中國用墨線勾描物象,不著色,我們稱之為白描,這也是古代“白畫”。如唐代吳道子、北宋李公麟、元代趙孟 所作人物作品,掃去粉黛,單線雙勾,遒勁圓轉,超然絕俗。 中國畫技巧又有“勾股法”,簡稱“線法”,這是在清代時候西方傳入的焦點透視、陰陽遠近,使得畫面有空間深遠的感覺,氣韻生動。無論古今中外,線描都鮮明體現了作者無限的表現力和的審美價值。英國畫家布萊克說過:“丟了輪廓線,的藝術,也丟了一切性格。”羅丹、塞尚、畢加索等大師的線描作品,隱去畫家姓名,都能被一一辨別,這是因為藝術家性格、學識、修養的不同。 申東這些線描人物作品也有著他的性格、氣韻。 每一根線條都是他生命的線,似在敘說。眼心接受生活的刺激,不知疲倦地感受都市生活的繁忙氣息。生活的水面,線的情絲慢慢裸露出申東妙語的穿越和花語。 這是他心靈之眼的引線,這是他聰穎之悟的錦上添花,繪就人生百態。 這也是他人生的征途:意識,已洞悉生活瞬間。 他生命的每一刻似乎都有著一種雙重乏力,既乏力于懼怕遠離和隱匿,也乏力于投影到那邊的后面的、同一種的兩張敏感面孔。 我似乎看到他在沿著線描的路上詞語丟失了,再沒有什么可說,車來了,世界從另一邊背過身去,線條伸入一片虛懷若谷的天空。 作家、藝術家 筆間(李書烜)
生活的肖像:申東線描微語(八品-九品) 相關資料
◎100幅線描圖,勾勒眾生百態。
向天空放紙飛機的男孩,低頭看陀螺轉圈的大人,邊泡茶邊烤火的男人,微笑看書的老人,做飯時惦記兒女的父母,彈吉他沉湎往事的悲傷女孩……變化萬千的線條在作者筆下顯現出形形色色的人,你能看見不一樣的人物形體、性格與心境,或許也能遇見自己。
◎手寫微言哲思,傳達人生妙悟。
作者畫一位專心下棋的老人,上題:“簡單的事情重復做,重復的事情認真做。所有令人感動、令人敬仰的事跡與人,莫過如此。”他融合自己的經驗與閱歷,從平凡人物與日常生活中發現詩意、禪機和哲理,在每一幅畫上手寫所思所感。這是屬于他的人生妙悟,或許你也能從中獲得自己的啟悟。
◎簡單的形式,用心的藝術。
自來水筆線描,手寫文字,看似簡單的形式,卻流露作者的用心追求:希望以線描微語的藝術創作記錄友人中精彩時刻,留存這個時代的寶貴日常和深厚情感,向家書時代致敬。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煙與鏡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