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能量與文明(八品-九品)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0895401
- 條形碼:9787510895401 ; 978-7-5108-9540-1
- 裝幀:精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能量與文明(八品-九品) 內容簡介
能量是通用貨幣。要想達成任何目標,能量都必不可少。大到改變板塊構造的力量,小到微小雨滴的累積侵蝕,能量無處不在。通過將太陽輻射的能量轉換為植物質的光合作用,生命得以形成。人類文明的存續更是依賴于各種能量——從化石燃料的采掘到光能發電。本書作者瓦茨拉夫·斯米爾對人類社會的發展與能量的利用之間關系的重要歷史作了全面解讀,范圍上到遠古采集社會,近到當今的以化石能源為基礎的工業文明。
作為能夠系統地利用體外能量的物種,人類利用能量來開發智力、制作種類豐富的器具——從*簡單的工具,到現代*先進的內燃機和核反應堆。對化石燃料的利用開啟了一個新紀元,對人類的農業、工業、交通運輸、戰爭與武器、信息與通訊、經濟、政治、城市化、生活質量和環境等方方面面產生了深遠影響。斯米爾的研究是跨學科的,給讀者提供了一個權wei的、全景式的視角。本書基于斯米爾1994年的《世界歷史中的能量》,并作了大量增補和修訂。在本書中,斯米爾組織了大量的新材料,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過去二十年中人們在能量研究方面取得的新成果。
能量與文明(八品-九品) 目錄
1 能量與社會
能量的流動、存儲和控制
概念與測量
難點與注意事項
2 史前時代的能量
采集社會
農業的起源
3 傳統農業
共性與特性
農業集約化的途徑
堅持與創新
傳統農業的限制
4 前工業社會的原動力和燃料
原動力
生物質燃料
家庭需求
運輸和建筑
冶金學
戰 爭
5 化石燃料、初級電力與可zai生能源
偉大轉變
技術創新
6 化石燃料文明
qian所未有的力量及其用途
后果與隱患
7 世界歷史中的能量
能量使用的宏觀特征
在宿命論與抉擇之間
附 錄
基本度量單位
科學單位和轉換倍率
能量大事年表
功率的歷史
文獻綜述
參考文獻
在線
能量與文明(八品-九品) 相關資料
《能量與文明》一書的作者從人類發展進程對能量的依賴談起,詮釋了能量利用對人類文明的作用,提出了一方面需要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合理地利用能量,另一方面是要改善能量的來源,從兩個方面推動人類文明的進步。尤其是作者對能量與文明的相互關系做了嚴謹的思考,期望能量更多用于推動文明的進步,而不是相反。總之,《能量與文明》一書值得能源工作者閱讀和回味。
——李俊峰,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原主任、扎耶德未來能源獎終身成就獎得主
這本書回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如何客觀地衡量一個地區、一個時代的文明水平。全書通過俯視人類的文明史,給出了一個令人信服的答案,那就是使用能量這個標尺。《能量與文明》一書能夠讓我理解文明如何發展到今,又將向何處去。
——吳軍,計算機科學家
這是一本基于扎實研究的心血之作。只知道什么時代的人用什么方式取得能量是遠遠不夠的,高ji知識都在細節之中:這種方式和那種方式相比,消耗多少、取得多少、浪費多少,由此產生的社會組織方式的差異是什么·當時的人被能量限制而未必能意識到能量這條線索,我們卻可以掌握這個思考維度。
——萬維鋼,科學作家、得到APP《精英日課》專欄作者
有些讀者試圖從思想和主義的角度理解文明,但實際上,那些都是被修飾過無數次的說辭。想要撥開各種迷霧,就要從資源、武器、人口上入手。而這三要素都是由能量轉換效率、獲取能量的成本決定的。這本書,扎實就扎實在這里。
——卓克,科普作者
能量是貫穿宇宙運行、文明演進、社會建構、產業創新的通行貨幣。這本《能量與文明》揭示的這個道理,令我震撼。全書糅合了歷史學家、科學家、工程師、經濟學家、社會學家的綜合功力,幫助讀者在一個全新側面,重新了解我們所生活的世界及與之互動的社會。
——王文,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參事室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
人類社會數千年,如何生產與使用能量始終是*大的主題。在這本書里,作者將人類社會運用能量的軌跡清晰地描述了出來,堪稱智者的深邃思考。喜歡思考底層邏輯的你不應該錯過。
——仇子龍,中國**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zhuo越創新中心高ji研究員、神經科學國家實驗室副主任
《能量與文明》追溯了人類的故事,以及能量是如何被人類發現、生產、使用、食用以及浪費的。能量在很多方面統治著我們人類社會。這是一本細節豐富的書,所以有些人可能會覺得似乎有些出于意料。在書的*后部分,作者總結了能量對文明所有主要領域的影響。這是一本讓人類思考自身命運與未來的好書。
——李大光,中國**院大學教授
作者瓦茨拉夫·斯米爾教授通過一個有趣的角度給我們展示了,人類文明的發展史就是人類控制能量的演化歷史。通過詳細分析不同歷史時期人類能夠利用的能源形式,讓我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能量是如何改變人類文明的發展并且驅動其進步的,很是值得一讀。
——茍利軍,中國**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中國**院大學天文學教授、《中國國家天文》雜志執行總編
能量與文明(八品-九品) 作者簡介
瓦茨拉夫·斯米爾(Vaclav Smil),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學杰出榮休教授,他是一位科學家、歷史學家,同時也是一名政策研究者。他是一位備受比爾·蓋茨和扎克伯格推崇的科學家和科普作家,經常現身世界經濟論壇和氣候變化國際圓桌會議,擔任主要發言人,在能源、環境、食品、人口、經濟、歷史和公共政策等方面均有突出建樹,并且非常善于進行跨學科研究。他著述頗豐,主要作品有《增長》《巨變》《美國制造》《能源神話與現實》《石油簡史》等。2010年,入選《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雜志評選的“全球百位思想者”。2013年,比爾·蓋茨在他的網站“蓋茨筆記”(Gates Notes)上寫下了如下文字:“沒有哪個作者的書能像斯米爾的新書那樣讓我滿心期待。”《科學》(Science)雜志則對他如此評價道:“他(斯米爾)悄悄塑造了整個世界對能量的看法。”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史學評論
- >
月亮虎
- >
推拿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