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煙斗上小人兒的話(八品-九品) 版權信息
- ISBN:9787020127511
- 條形碼:9787020127511 ; 978-7-02-012751-1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煙斗上小人兒的話(八品-九品) 本書特色
抗戰開始,我們離開清華園,一去八年,對北平的思念其實是對清華園的思念。在清華園中長大的孩子對北平的印象不夠豐富,而夢里塞滿了樹林、小路、荷塘和那一片包括大禮堂、工字廳等處的祥云繚繞的地方。
——宗璞
煙斗上小人兒的話(八品-九品) 內容簡介
《煙斗上小人兒的話》是茅盾文學獎得主宗璞回憶童年和親友的散文隨筆集。作為馮友蘭之女的宗璞,小時候在清華大學校園長大,穿梭在樹林、小路和荷塘間,抗戰時隨父母移居昆明西南聯大,在聯大附中讀書,受西南聯大之獨特氛圍學風和聞一多等大儒耳濡目染……宗璞筆下的童年獨特得無法復制,雖然生活在動蕩不安的年代,但彼時之風土人文,堪稱令人神往的一代傳奇。
煙斗上小人兒的話(八品-九品)煙斗上小人兒的話(八品-九品) 前言
編者的話
大作家寫給小讀者
“我們小時候……”長輩對孩子如是說。接下去,他們會說他們小時候沒有什么,他們小時候不敢怎樣,他們小時候還能看見什么,他們小時候夢想什么……翻開這套書,如同翻看一本本珍貴的童年老照片。老照片已經泛黃,或者折了角,每一張照片講述一個故事,折射一個時代。
很少人會記得小時候讀過的那些應景課文,但是課本里大作家的往事回憶卻深藏在我們腦海的某一個角落里。朱自清父親的背影、魯迅童年的伙伴閏土、冰心的那盞小橘燈……這些形象因久遠而模糊,但是永不磨滅。我們就此認識了一位位作家,走進他們的世界,學著從生活平淡的細節中捕捉永恒的瞬間,然后也許會步入文學的殿堂。
煙斗上小人兒的話(八品-九品) 目錄
上編
熱土
紫藤蘿瀑布
好一朵木槿花
養馬島日出
柳信
螢火
那青草覆蓋的地方
那祥云繚繞的地方
小東城角的井
三千里地九霄云
京西小巷槐樹街
下編
花朝節的紀念
夢回蒙自
煙斗上小人兒的話
星期三的晚餐
湖光塔影
我愛燕園
風廬樂憶
酒和方便面
從近視眼到遠視眼
告別閱讀
煙斗上小人兒的話(八品-九品) 相關資料
小東城角的井
一九三八年至一九四六年,我家在昆明市內和近郊遷移過多次。曾有約一年時間,住在小東城角。一個小花園中有兩幢小樓,我們和叔父景蘭先生一家住在里面一幢,大門邊的一幢由房東自己住。園中花木扶疏,頗為清雅,還有一口井。
剛搬過去時,我們幾個孩子總愛到井邊去,俯在石欄上向下看。那是一面黯淡的鏡子,照出我們好奇的高興的臉兒。那水很滿,惹人想去摸一摸。但我們從未去攪動,只是看著。有時大喊一聲,井里立刻有微弱的回聲,好像井底住著什么精靈。我們便叫:“出來出來!”當然什么也沒出來。
房東一家和我們不大來往,后來他們家來了一個梳兩條細辮子的少女。據說是遠房親戚。她常到井邊打水,對我們笑笑,不說話。在大門邊遇見幾次她問房東太太:“咋個整?”不知問的是關于家務還是她自己的事。
“咋個整?”是我們先學會的幾句昆明話之一。我們也常常要問“咋個整”,聽人問這話也很覺親切。
在小東城角住時還有一個重要節目,就是到附近一個圖書館看書,星期日或假日常常去。
似乎是叫作綏靖路圖書館,房間不大,有許多舊小說,讀者秩序極好。有一本《蘭花夢》給我印象很深,至今能記得其中情節。一戶顯赫人家有兩個女兒,次女出生時家人都盼是個男孩子,不幸是女孩,便假充男兒教養。她冒充男人事事成功,狀元得中,高官得做,但不忘自己是個女兒身,不愿在做女人方面有所欠缺,要求丫鬟為自己纏足。后來嫁了一個樣樣遜她一籌的同僚,被虐至死。書中加了個尾巴,說她返回天上做仙女去了。
一次從圖書館回家,見房東家的那位少女倚在門口,望著路的一端。她對我笑笑,輕輕說了一句:“咋個整?”不知是自問還是問我。我仰頭看她,她卻又轉臉望著路的一端。
次日早飯后,母親對我們說,不要到井邊去玩。我說,井邊有欄桿。母親溫和地加重語氣說:“不要去了,聽見么?”
然而花園很小,我們站在門前,便見房東太太和幾個人站在井邊,指指點點說什么。
幾天不見那少女,后來才知道,她投井死了。
小東城角的井
一九三八年至一九四六年,我家在昆明市內和近郊遷移過多次。曾有約一年時間,住在小東城角。一個小花園中有兩幢小樓,我們和叔父景蘭先生一家住在里面一幢,大門邊的一幢由房東自己住。園中花木扶疏,頗為清雅,還有一口井。
剛搬過去時,我們幾個孩子總愛到井邊去,俯在石欄上向下看。那是一面黯淡的鏡子,照出我們好奇的高興的臉兒。那水很滿,惹人想去摸一摸。但我們從未去攪動,只是看著。有時大喊一聲,井里立刻有微弱的回聲,好像井底住著什么精靈。我們便叫:“出來出來!”當然什么也沒出來。
房東一家和我們不大來往,后來他們家來了一個梳兩條細辮子的少女。據說是遠房親戚。她常到井邊打水,對我們笑笑,不說話。在大門邊遇見幾次她問房東太太:“咋個整?”不知問的是關于家務還是她自己的事。
“咋個整?”是我們先學會的幾句昆明話之一。我們也常常要問“咋個整”,聽人問這話也很覺親切。
在小東城角住時還有一個重要節目,就是到附近一個圖書館看書,星期日或假日常常去。
似乎是叫作綏靖路圖書館,房間不大,有許多舊小說,讀者秩序極好。有一本《蘭花夢》給我印象很深,至今能記得其中情節。一戶顯赫人家有兩個女兒,次女出生時家人都盼是個男孩子,不幸是女孩,便假充男兒教養。她冒充男人事事成功,狀元得中,高官得做,但不忘自己是個女兒身,不愿在做女人方面有所欠缺,要求丫鬟為自己纏足。后來嫁了一個樣樣遜她一籌的同僚,被虐至死。書中加了個尾巴,說她返回天上做仙女去了。
一次從圖書館回家,見房東家的那位少女倚在門口,望著路的一端。她對我笑笑,輕輕說了一句:“咋個整?”不知是自問還是問我。我仰頭看她,她卻又轉臉望著路的一端。
次日早飯后,母親對我們說,不要到井邊去玩。我說,井邊有欄桿。母親溫和地加重語氣說:“不要去了,聽見么?”
然而花園很小,我們站在門前,便見房東太太和幾個人站在井邊,指指點點說什么。
幾天不見那少女,后來才知道,她投井死了。
大家都覺得很恐怖。又過了些日子,恐怖的感覺漸漸淡了。我悄悄地到井邊看,只見花木依舊,井欄邊布滿青苔,一片碧綠。大著膽子俯身看井,水仍是很滿。我不敢仔細辨認自己的臉,看了一眼便跑開。心想跳井似乎是很容易的。
煙斗上小人兒的話(八品-九品) 作者簡介
宗璞,哲學家馮友蘭之女,畢業于清華大學外文系,退休于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既承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淵源,又得外國文化長期耳濡目染,她的作品蘊含著東方傳統哲學文化和西方人文主義思想相結合的精神內涵,具有獨特的藝術氣質和高雅格調。主要作品有散文《西湖漫筆》、《奔落的雪原》、《花朝節的紀念》、《三松堂斷憶》、《哭小弟》、小說《紅豆》、《魯魯》、《三生石》、《四季流光》,童話《尋月記》、《花的話》、《總鰭魚的故事》、《小沙彌陶陶》,長篇小說《南渡記》《東藏記》、《西征記》、《北歸記》(總名《野葫蘆引》,其中《東藏記》獲第六屆茅盾文學獎,出版了多種小說童話散文選集。
- >
山海經
- >
我與地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經典常談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