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郵 寫作中的大作家(8-9品)
挖掘了多位經典作家及當代著名作家,如卡夫卡、海明威、奧威爾、納博科夫等,逐一展現他們真實的寫作過程。作者從大量細致有趣的研究資料中,挖掘了這些文學巨匠背后迷人而又非凡的、極具啟發性的寫作秘辛。
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寫作中的大作家(8-9品) 版權信息
- ISBN:9787020161041
- 條形碼:9787020161041 ; 978-7-02-016104-1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寫作中的大作家(8-9品) 本書特色
你想了解的大作家都在這里——
陣容堪稱豪華:卡夫卡、海明威、奧威爾、納博科夫、凱魯亞克、菲茨杰拉德、托妮•莫里森、菲利普•羅斯、扎迪•史密斯、瑪格麗特•阿特伍德、大衛·福斯特·華萊士……
逐一揭秘大作家們有趣的寫作習慣和過程。
寫作中的大作家(8-9品) 內容簡介
卡夫卡和伍爾夫會吃什么樣的早晨?海明威和納博科夫分別在怎樣匪夷所思的環境中寫作?大衛·福斯特·華萊士會把自己的寫作房間涂成黑色;扎迪·史密斯在動筆前必須強迫自己斷網……
備受贊譽的記者薩拉·斯托多拉挖掘了多位經典作家及當代著名作家,如卡夫卡、海明威、奧威爾、納博科夫、凱魯亞克、托妮·莫里森、菲利普·羅斯、扎迪·史密斯、瑪格麗特·阿特伍德,等等,逐一展現他們真實的寫作過程。作者從大量細致有趣的研究資料中,挖掘了這些文學巨匠背后迷人而又非凡的、極具啟發性的寫作秘辛。
寫作中的大作家(8-9品) 目錄
序(諾亞•查尼博士作)
引言
朝九晚五上班族
弗朗茨•卡夫卡托妮莫里森
出作品的拖延者
大衛•福斯特•華萊士理查德•普萊斯
自學成才
伊迪絲•華頓喬治奧威爾
籌劃在先
弗吉尼伍爾夫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
即興想象
薩曼•魯西迪瓊狄迪恩作者作為主角
杰克凱魯亞克歐內斯特海明威
慢工出細活
詹姆斯喬伊斯朱諾迪亞斯
交際達人和獨居隱士
斯各特•菲茨杰拉德菲利普羅斯
數碼時代的兩種反應
瑪格麗特阿特伍德扎迪•史密斯
寫作中的大作家(8-9品) 相關資料
引言
我是在大四那年才決定以寫作為生的;對許多作家而言,包括本書提到的那些作家在內,確定這個職業的時刻出現得會更早。我的決定不是一個處心積慮的決定,不是那種羅列出所有職業可能,然后仔細權衡它們,終痛下決心擇一而為這樣的情況。相反,我只是覺得這個決定突然就冒了出來。頭天我還想著可以靠任何職業謀生,第二天我就決定寫作了。
我初的所謂寫作過程是在我的那張單人床上形成的——那年我和其他兩位室友在校外合租了一幢房子,大家抓鬮分配房間,結果我抽到的是小的,勉勉強強塞進成對單人床中的一張(床還是我祖父母家的廢物利用)。我所記得的大四生活于是就變成了一段漫長的臥榻上度過的時光。當然,這段時光中我還是照常聽課、參加聚會、看電視。但私底下,尤其夜深人靜時分,把寫作當真的那種早期的熱切的萌動就此發生了。其時我尚未知何種寫作過程適合自己,也沒有留下任何作品。
現在我知道了,我在晨間的寫作感覺要敏銳得多,而陷在床鋪里或沙發上寫東西這個習慣一直保留著,哪怕書桌就在咫尺之遙。寫現在本書時,我不斷地將自己的習慣和書中研究對象的習慣作比較,發現幾乎每一個人上午的寫作都會勝于下午——這點頗合吾意。但他們中只有極少人會真的傾向于在沙發上寫作——這點又讓我丟了分。我就這么將每次比較的得分失分記錄在案,明知有點犯傻卻不由自主。我的寫作習慣遠不如許多作家那般奇葩;比如我不會像凱魯亞克那樣在120英尺長的卷軸上寫,不會像納博科夫那樣在浴缸里寫,也不會像大衛•福斯特•華萊士那樣在漆成黑色的房間里寫。話說回來,也不是每個作家都特立獨行到這個分上的。海明威每天的寫作生活極有規律,盡管他寫作以外的生活有點兒顛三倒四。理查德•普萊斯給我展示他的書桌,真的僅是一張書桌而已,當然那張書桌是上世紀40、50年代的時尚精品。
形成我自己寫作過程的種種元素中,有一個習慣后來證實極為重要。一些作家在寫作過程中從不閱讀其他人的任何作品,但我這點一定是反其道而行的;我的同行者有扎迪•史密斯、歐內斯特•海明威、菲利普•羅斯以及弗吉尼亞•伍爾夫——我在這點上也為自己加了一分。無論讀大作家寫的書,還是讀那些寫關于大作家的書,都助我更好厘清自己的寫作思路,并常常激發出靈光一現的思想火花,它們是促我寫下去的動力。如果我不采取這種方式,寫作本書也就無從談起。但我寫作本書時仍在不斷犯暈,犯暈是因為我在寫一本探索別人寫作過程的書,同時我又一路拿來比較自己的寫作過程。這種一層層褪去表皮的行為相當于在進行一個“元項目”的分析,終不可避免會觸及不確定的部分,挑戰那些過去認為既定的東西。你甚至懷疑你究竟是在寫別人呢,還是在寫別人的過程中揭示自己。但也許這才是全部意義所在。
寫作中的大作家(8-9品) 作者簡介
薩拉•斯托多拉 (Sarah Stodola) 成長于美國肯塔基州,現居紐約市。她為《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每日野獸》《錐》等報刊和網站撰稿;自辦文學期刊,并擔任歷史雜志《拉帕姆季刊》兼職學者。
- >
巴金-再思錄
- >
史學評論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莉莉和章魚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