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貨幣大歷史:金融霸權與大國興衰六百年
-
>
(精)方力鈞作品圖錄
-
>
《藏書報》2021合訂本
-
>
(精)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作品集·范碩:書法卷+繪畫卷(全2卷)
-
>
(噴繪樓閣版)女主臨朝:武則天的權力之路
-
>
書里掉出來一只狼+狼的故事-全2冊
-
>
奇思妙想創意玩具書(精裝4冊)
我這一輩子:老舍中短篇小說選(八品-九品) 版權信息
- ISBN:9787020122202
- 條形碼:9787020122202 ; 978-7-02-012220-2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我這一輩子:老舍中短篇小說選(八品-九品) 內容簡介
《我這一輩子:老舍中短篇小說選》囊括了《月牙兒》《斷魂槍》《我這一輩子》《不成問題的問題》《且說屋里》《柳家大院》《微神》《鄰居們》《馬褲先生》《上任》《柳屯的》《善人》《黑白李》等名篇。這些作品在表現底層市民命運的同時,也貫穿著批判、排斥資本主義文明的主題。
老舍創作的特點不但表現在他的長篇小說中,同樣也表現在他的短篇小說中。這部選集選目豐富,比較全面地展示了老舍在短篇小說創作領域的藝術成就。
我這一輩子:老舍中短篇小說選(八品-九品) 目錄
新時代的舊悲劇 28
我這一輩子 82
且說屋里 139
不成問題的問題 155
斷魂槍 189
上任 197
犧牲 213
柳屯的 237
毛毛蟲 258
善人 263
鄰居們 269
大悲寺外 279
馬褲先生 295
微神 301
開市大吉 313
歪毛兒 320
柳家大院 331
抱孫 341
黑白李 351
眼鏡 365
鐵牛和病鴨 373
也是三角 384
我這一輩子:老舍中短篇小說選(八品-九品) 相關資料
《月牙兒》
一
是的,我又看見月牙兒了,帶著點寒氣的一鉤兒淺金。多少次了,我看見跟現在這個月牙兒一樣的月牙兒;多少次了。它帶著種種不同的感情,種種不同的景物,當我坐定了看它,它一次一次的在我記憶中的碧云上斜掛著。它喚醒了我的記憶,像一陣晚風吹破一朵欲睡的花。
二
那次,帶著寒氣的月牙兒確是帶著寒氣。它次在我的云中是酸苦,它那一點點微弱的淺金光兒照著我的淚。那時候我也不過是七歲吧,一個穿著短紅棉襖的小姑娘。戴著媽媽給我縫的一頂小帽兒,藍布的,上面印著小小的花,我記得。我倚著那間小屋的門垛,看著月牙兒。屋里是藥味,煙味,媽媽的眼淚,爸爸的病;我獨自在臺階上看著月牙,沒人招呼我,沒人顧得給我作晚飯。我曉得屋里的慘凄,因為大家說爸爸的病……可是我更感覺自己的悲慘,我冷,餓,沒人理我。一直的我立到月牙兒落下去。什么也沒有了,我不能不哭。可是我的哭聲被媽媽的壓下去;爸,不出聲了,面上蒙了塊白布。我要掀開白布,再看看爸,可是我不敢。屋里只是那么點點地方,都被爸占了去。媽媽穿上白衣,我的紅襖上也罩了個沒縫襟邊的白袍,我記得,因為不斷地撕扯襟邊上的白絲兒。大家都很忙,嚷嚷的聲兒很高,哭得很慟,可是事情并不多,也似乎值不得嚷:爸爸就裝入那么一個四塊薄板的棺材里;到處都是縫子。然后,五六個人把他抬了走。媽和我在后邊哭。我記得爸,記得爸的木匣。那個木匣結束了爸的一切:每逢我想起爸來,我就想到非打開那個木匣不能見著他。但是,那木匣是深深地埋在地里,我明知在城外哪個地方埋著它,可又像落在地上的一個雨點,似乎永難找到。
三
媽和我還穿著白袍,我又看見了月牙兒。那是個冷天,媽媽帶我出城去看爸的墳。媽拿著很薄很薄的一摞兒紙。媽那天對我特別的好,我走不動便背我一程,到城門上還給我買了一些炒栗子。什么都是涼的,只有這些栗子是熱的;我舍不得吃,用它們熱我的手。走了多遠,我記不清了,總該是很遠很遠吧。在爸出殯的那天,我似乎沒覺得這么遠,或者是因為那天人多;這次只是我們娘兒倆,媽不說話,我也懶得出聲,什么都是靜寂的;那些黃土路靜寂得沒有頭兒。《月牙兒》
一
是的,我又看見月牙兒了,帶著點寒氣的一鉤兒淺金。多少次了,我看見跟現在這個月牙兒一樣的月牙兒;多少次了。它帶著種種不同的感情,種種不同的景物,當我坐定了看它,它一次一次的在我記憶中的碧云上斜掛著。它喚醒了我的記憶,像一陣晚風吹破一朵欲睡的花。
二
那次,帶著寒氣的月牙兒確是帶著寒氣。它次在我的云中是酸苦,它那一點點微弱的淺金光兒照著我的淚。那時候我也不過是七歲吧,一個穿著短紅棉襖的小姑娘。戴著媽媽給我縫的一頂小帽兒,藍布的,上面印著小小的花,我記得。我倚著那間小屋的門垛,看著月牙兒。屋里是藥味,煙味,媽媽的眼淚,爸爸的病;我獨自在臺階上看著月牙,沒人招呼我,沒人顧得給我作晚飯。我曉得屋里的慘凄,因為大家說爸爸的病……可是我更感覺自己的悲慘,我冷,餓,沒人理我。一直的我立到月牙兒落下去。什么也沒有了,我不能不哭。可是我的哭聲被媽媽的壓下去;爸,不出聲了,面上蒙了塊白布。我要掀開白布,再看看爸,可是我不敢。屋里只是那么點點地方,都被爸占了去。媽媽穿上白衣,我的紅襖上也罩了個沒縫襟邊的白袍,我記得,因為不斷地撕扯襟邊上的白絲兒。大家都很忙,嚷嚷的聲兒很高,哭得很慟,可是事情并不多,也似乎值不得嚷:爸爸就裝入那么一個四塊薄板的棺材里;到處都是縫子。然后,五六個人把他抬了走。媽和我在后邊哭。我記得爸,記得爸的木匣。那個木匣結束了爸的一切:每逢我想起爸來,我就想到非打開那個木匣不能見著他。但是,那木匣是深深地埋在地里,我明知在城外哪個地方埋著它,可又像落在地上的一個雨點,似乎永難找到。
三
媽和我還穿著白袍,我又看見了月牙兒。那是個冷天,媽媽帶我出城去看爸的墳。媽拿著很薄很薄的一摞兒紙。媽那天對我特別的好,我走不動便背我一程,到城門上還給我買了一些炒栗子。什么都是涼的,只有這些栗子是熱的;我舍不得吃,用它們熱我的手。走了多遠,我記不清了,總該是很遠很遠吧。在爸出殯的那天,我似乎沒覺得這么遠,或者是因為那天人多;這次只是我們娘兒倆,媽不說話,我也懶得出聲,什么都是靜寂的;那些黃土路靜寂得沒有頭兒。
天是短的,我記得那個墳:小小的一堆兒土,遠處有一些高土崗兒,太陽在黃土崗兒上頭斜著。媽媽似乎顧不得我了,把我放在一旁,抱著墳頭兒去哭。我坐在墳頭的旁邊,弄著手里那幾個栗子。媽哭了一陣,把那點紙焚化了,一些紙灰在我眼前卷成一兩個旋兒,而后懶懶地落在地上;風很小,可是很夠冷的。媽媽又哭起來。我也想爸,可是我不想哭他;我倒是為媽媽哭得可憐而也落了淚。過去拉住媽媽的手:“媽不哭!不哭!”媽媽哭得更慟了。她把我摟在懷里。眼看太陽就落下去,四外沒有一個人,只有我們娘兒倆。媽似乎也有點怕了,含著淚,扯起我就走,走出老遠,她回頭看了看,我也轉過身去:爸的墳已經辨不清了;土崗的這邊都是墳頭,一小堆一小堆,一直擺到土崗底下。媽媽嘆了口氣。我們緊走慢走,還沒有走到城門,我看見了月牙兒。四外漆黑,沒有聲音,只有月牙兒放出一道兒冷光。我乏了,媽媽抱起我來。怎樣進的城,我就不知道了,只記得迷迷糊糊的天上有個月牙兒。
四
剛八歲,我已經學會了去當東西。我知道,若是當不來錢,我們娘兒倆就不要吃晚飯;因為媽媽但分有點主意,也不肯叫我去。我準知道她每逢交給我個小包,鍋里必是連一點粥底兒也看不見了。我們的鍋有時干凈得像個體面的寡婦。這一天,我拿的是一面鏡子。只有這件東西似乎是不必要的,雖然媽媽天天得用它。這是個春天,我們的棉衣都剛脫下來就入了當鋪。我拿著這面鏡子,我知道怎樣小心,小心而且要走得快,當鋪是老早就上門的。我怕當鋪的那個大紅門,那個大高長柜臺。一看見那個門,我就心跳。可是我必須進去,似乎是爬進去,那個高門坎兒是那么高。我得用盡了力量,遞上我的東西,還得喊:“當當!”得了錢和當票,我知道怎樣小心的拿著,快快回家,曉得媽媽不放心。可是這一次,當鋪不要這面鏡子,告訴我再添一號來。我懂得什么叫“一號”。把鏡子摟在胸前,我拼命的往家跑。媽媽哭了;她找不到第二件東西。我在那間小屋住慣了,總以為東西不少;及至幫著媽媽一找可當的衣物,我的小心里才明白過來,我們的東西很少,很少。媽媽不叫我去了。可是“媽媽咱們吃什么呢?”媽媽哭著遞給我她頭上的銀簪——只有這一件東西是銀的。我知道,她拔下過來幾回,都沒肯交給我去當。這是媽媽出門子時,姥姥家給的一件首飾。現在,她把這末一件銀器給了我,叫我把鏡子放下。我盡了我的力量趕回當鋪,那可怕的大門已經嚴嚴地關好了。我坐在那門墩上,握著那根銀簪。不敢高聲地哭,我看著天,啊,又是月牙兒照著我的眼淚!哭了好久,媽媽在黑影中來了,她拉住了我的手,嘔,多么熱的手。我忘了一切的苦處,連餓也忘了,只要有媽媽這只熱手拉著我就好。我抽抽搭搭地說:“媽!咱們回家睡覺吧。明兒早上再來!”媽一聲沒出。又走了一會兒:“媽!你看這個月牙;爸死的那天,它就是這么斜斜著。為什么它老這么斜斜著呢?”媽還是一聲沒出,她的手有點顫。
……
我這一輩子:老舍中短篇小說選(八品-九品) 作者簡介
老舍(1899—1966),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自幼喪父,家境貧寒。1924年赴英國任教,并開始文學創作,以幽默風格引人關注。1930年回國后創作了《駱駝祥子》《離婚》《牛天賜傳》《月牙兒》等作品,確立了他在現代文學史上都市平民文學大家的地位。抗戰期間主持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工作,并寫下了百萬字長篇小說《四世同堂》。1949年后,又有《龍須溝》《茶館》等話劇力作問世,獲得“人民藝術家”的稱號。“文化大革命”時,因不堪忍受屈辱于1966年8月24日投湖自盡。
通過對北京市民日常生活全景式的風俗描寫,老舍作品承受著對轉型期中國文化,尤其是俗文化的冷靜審視。這種對文化批判與民族性問題的關注,使得他的作品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占有獨特地位。他的作品中的“北京味兒”、幽默風,以及以北京話為基礎的俗白、凝練、純凈的語言,在現代作家中獨具一格。
- >
隨園食單
- >
二體千字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