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左手的掌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9919737
- 條形碼:9787539919737 ; 978-7-5399-1973-7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左手的掌紋 本書特色
《左手的掌紋》是論入選作品寫作時間的跨度之 長,近作與新作的數量之多,本書恐怕當屬迄今為止 大陸所出“余選”之*。 “右手寫詩,左手寫散文” ,這是文壇對臺灣著名學者余光中公認的形容。而今 ,余老又用他的左手為讀者奉獻上一道精神大餐,散 文集《左手的掌紋》選其作品五十多篇,有短到數百 言的小品,也有長逾萬言的巨制;有純粹的抒情文, 有夾敘夾議的雜文,還有不折不扣的論文。無論篇幅 與文體都不拘一格。這些散文或記海外見聞,或寫讀 書雜感,或寫域外游蹤,或寫人情世故,或抒思鄉懷 人之情,內容廣泛,不拘一格,編選者從余光中散文 創作的整體性和多樣性出發,整體勾勒出這位活躍在 當代世界華文之林中的文學巨擘,從浪跡天涯到譽滿 中外的人生軌跡與心路歷程,集中展示了余光中散文 創作的多方面的藝術才華。這些散文隨筆,敘事抒情 議論自成一家,激情奔放,敘事精當,思路開闊,人 情練達,知識淵博,讀來美不勝收,在當代作家中, 像余光中這樣“右手寫詩,左手寫散文”又卓有成就 的作家并不多見,無怪連散文巨擘梁實秋先生對此都 十分推崇,稱之為“一時無兩”。
左手的掌紋 內容簡介
“右手寫詩,左手寫散文”,這是文壇對臺灣著名學者余光中公認的形容。而今,余老又用他的左手為讀者奉獻上一道精神大餐,散文集《左手的掌紋》選其作品五十多篇,有短到數百言的小品,也有長逾萬言的巨制;有純粹的抒情文,有夾敘夾議的雜文,還有不折不扣的論文。無論篇幅與文體都不拘一格。這些散文或記□□見聞,或寫讀書雜感,或寫域外游蹤,或寫人情世故,或抒思鄉懷人之情,內容廣泛,不拘一格,編選者從余光中散文創作的整體性和多樣性出發,整體勾勒出這位活躍在當代世界華文之林中的文學巨擘,從浪跡天涯到譽滿中外的人生軌跡與心路歷程,
左手的掌紋 目錄
輯 蒲公英的歲月
石城之行
鬼雨
落楓城
九張床
登樓賦
地圖
蒲公英的歲月
聽聽那冷雨
第二輯 開卷如開芝麻門
猛虎與薔薇
書齋·書災
豈有啞巴繆斯
左手的掌紋 節選
“這些野孩子!這些該死的野孩子!”
“哪里來的野孩子呢?你們不能報警嗎?”
“都是附近人家的孩子,中學放了暑假,就成群結黨,來我們這里胡鬧、作樂、跳舞、喝酒。”說著她拾起一只斷了頸子的空酒杯,“報警嗎?每年我們都報的,有什么用處呢?你曉得是誰闖進來的呢?”
“不可以請人看守嗎?”我問。
“噢,那太貴了,同時也沒有人肯做這種事啊!每年夏天,我們只來這里住三個月,總不能雇一個人來看其他的九個月啊。”
接著安格爾太太想起了樓上的兩大間臥室和一間客房,匆匆趕了上去,大家也跟在后面。凌亂的情形一如樓下:席夢思上有污穢的足印,地板上橫著釣竿,滾著開口的皮球。嗟嘆既畢,她也只好頹坐了下來。安格爾教授和我立在朝西的走廊上,倚欄而眺。太陽已經在下降,暮靄升起于黃金球和我們之間。從此處俯瞰,正好看到畫中的石城;自然,在藝術家的畫布上,一切皆被簡化、美化,且重加安排,經過想像的沉淀作用了。安格爾教授告訴我說,當初伍德即在此廊上支架作畫,數易其稿始成。接著他為我追述伍德的生平,說格蘭特(Grant,伍德之名)年輕時不肯做工,作畫之余,成天閑逛,常常把膠水貼成的紙花獻給女人,不久那束花便散落了,或者教小學生把燈罩做成羊皮紙手稿的形狀。可是愛荷華的人們都喜歡他,朋友們分錢給他用,古玩店懸賣他的作品,甚至一位百萬財主也從老遠趕來赴他開的波希米亞式的晚會一他的臥室是一家殯儀館的老板免費借用的。可是他鄙視這種□限于一隅的聲名,曾經數次去巴黎,想要征服藝術的京都。然而巴黎是不容易征服的,你必須用巴黎沒有的東西去征服巴黎;而伍德只是一個摹仿者,他從印象主義一直學到抽象主義。
左手的掌紋 作者簡介
余光中,福建永春人,1928年生于南京。抗戰時期在四川讀中學,后來在金陵大學與廈門大學就學,1952年在臺灣大學外文系畢業。1959年獲愛奧華大學碩士。曾任臺灣師范大學與政治大學外文系教授、系主任。并以富爾布萊特訪問教授身份,在美國講學四年。1974年至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教授。1985年迄今,在高雄市中山大學外文系任教,并擔任文學院長6年。
余光中作品多產,風格多□,近年在大陸各地出版的詩選、散文選、□□選、翻譯等書,近20種。他的《鄉愁》一詩傳遍華人世界,他如《鄉愁四韻》與《民歌》等,亦頗流行。散文如《聽聽那冷雨》與《我的四個假想敵》等亦屢入選集,并收進兩岸的教科書中。
余光中的翻譯以詩歌為主,也包括□□與傳記;所譯王爾德喜劇《不可兒戲》、《溫夫人的扇子》、《理想丈夫》均曾在臺、港上演。
余氏所得獎項,包括各種文學獎的詩歌獎、金鼎獎的歌詞獎與主編獎、時報新詩獎、吳三連散文獎、吳魯芹散文獎、聯合報年度最佳書獎(1994、1996、1998、2000);大陸的《百年百種優秀中國文學圖書》(余光中詩選);香港的年度十大好書、霍英東成就獎、2003年獲頒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文學博士。
- >
我與地壇
- >
回憶愛瑪儂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姑媽的寶刀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