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從美學棲居到書畫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0230661
- 條形碼:9787540230661 ; 978-7-5402-3066-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從美學棲居到書畫 內容簡介
邢煦寰編著的《從美學棲居到書畫》,既是其個人精神生活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又是奉獻給學人的一塊啟示性的“紅樓之石”:一個學者要想“好”與“了”,就必須在封閉與開放之間做出抉擇。封閉型的學者,一生不愿走出先人早已開發出的那一小塊學術園地,雖畢生勤勤懇懇,將這片土地精耕細作,但總是收成寥寥,更難種出奇花異草。開放型的學者,則要不斷沖擊和走出以往相對狹隘的學術圈子,以長長的觸須,探究異地陌域,并在與異地的對話中,生發出新奇而感人的學術之花。就邢君來說,其幼時酷愛藝術、成年時卻選擇了美學和文藝理論,前者具體而感性,后者抽象而哲理。依照常識,二者是相斥的,一個感性很強,整日生活在想象和虛幻之境的人,往往邏輯混亂,決然寫不出邏輯性很強的文字;而一個整天與抽象符號和枯燥概念打交道的人,又很難詩情勃發、畫意盎然。但常識畢竟是指向常人和常事,邢君不是常人,也不做常事。從一開始起,他就沖破前人為之預設的領地和柵欄,勇敢地走向常人不敢輕易問津的邊緣險地,蕩漾于感性與理性、藝術與哲學、詩情和哲理之間的界河,飽吸這一邊緣界河的山露爽漿。
從美學棲居到書畫 目錄
序讓美學回歸自然詩意的家園山水:大地之文章 山高水長 山中自有萬疊書 學賓不似賓,捕捉筆墨痕 自然美之極致:自然的人化,人的自然化 指點江山圖 蒼梧后的旭升 綠 二峽意象 一彎心月 黃吳之間討生活 粉黛江山 涉險 從斑駁走向純 人間仙境何處尋,內心深處探芳痕 月白 遙念 玉H金沙 自然 無所求 神游筆暢 窗前意象 簡拙*美 暮色中的斑駁 月光松影下的小溪 曾經流連忘返的一處茅舍 血色黃昏 喧鬧的靜夜花鳥:生命之舞唱 月季頌 鳥木自樂 竹石 水 秋韻:色彩與線條的交響 散步隨拾 野花不知名,開在山野中 雖只半缸水,仍有微波瀾 石旁幾莖竹,秋來葉扶疏 渾涵 多樣性乃生命的本質特性 化雪的日子 風 是鵝也有鷗,望春卻悲秋 竹鴉 蘆薈性本良,形態微張揚 花枝三五莖,色雜葉紛紜 丁香入冬葉如花,采得幾枝捧回家 雙鵝 蘆薈開花了 護地撐天 寂寂青山遠,漠漠對黃萱 路旁林蔭處,忽逢花一莖 仰望 碧水藍天 湖邊 蕪園一角 窗前樹影 蘭影 自由自在 古樓月季 魚鷹斗法 秋日的銀杏林 高潔 珍珠黑與寶石藍人物:萬物之靈長 無才補蒼天,有志報國難 觀魚 書劍飄零 水袖 試 舞 武士道不滅,偃月刀不倒 武松圖 失子驚瘋 新二友圖 黛玉葬花己仙去,其中真意幾人明 山鬼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女起解 程韻悠長 謝瑤環 中西比較美學:隱現收放之間 冷月葬花魂 玉蘭 忘情 月浴 潔 荒山淚 晨練 秋望 蘭的崇拜 坐看云起 韻味 林沖月奔 戲劇人物 粉黛之舞 何事常發呆,只因有大愛 但使龍城飛將在 商女不知亡國恨 蘭之戀 釋放 雨巷市井:世問之萬象 銀錠橋,前海西 胡同 四合院 融雪的小街 北京元素 恭王府的記憶 水鄉印象默寫 斜風細雨夜未歸 斑駁樓谷中的喧鬧人河 夜讀是人生的一種*大幸福 書香花語 迷在書谷成一夢 時興價值 擋不住的市盧 心潮 回望 丁香初綻放風箏 孫子和爺爺的對話 和爺爺奶奶一起過天橋 小宇會走路了 游園起舞 等著過馬路的母女 春郊 這邊風景 印象 路邊一一景 美人城中無美人 掃黃書法:心路之徜徉 壬辰又品張旭(行楷) 辛卯再品張旭縱筆(草) 庚寅信筆書板橋“刪繁就簡”等二句(行草) 癸未年季夏品讀張旭自吟句(草) 辛卯感時吟句(草) 辛卯有感時畫口吟信筆(行草) 壬辰吟“月季頌”并書(行楷) 壬辰京北口吟行筆(行楷) 王辰于京北老屋力書“荷謝”等二句(草) 壬辰夏京北再吟再書(行楷) 辛辰書自集“孤獨是力量”等四句(行楷) 書王維“行到水窮處”等二句(草) 辛卯園中即景吟“青岡木依紅瑞林”等句并書(草) 庚寅初雪京野弄筆(草) 辛卯京北吟句并書(行楷) 壬辰吟“荷謝仍立撐天柱”等四句并書(行楷) 辛卯自吟題畫句并縱筆(行草) 辛卯偶感口吟“綠葉未必不如花”等句并書(行草) 辛卯題“花媚荒漠路”畫句并草詩文:情思之肖像 隋唐書法名作賞讀短句選(三十九首) 雜詠(五十一首) 藍睇(長篇小說片段) 近半個世紀的美學求索與行動 后記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經典常談
- >
朝聞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唐代進士錄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