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黑色誘惑 本書特色
《黑色誘惑》編著者王江。 故事情節跌宕起伏、驚險曲折、扣人心弦,既宣揚了忠貞美好的愛情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又鞭撻了毒犯貪婪齷齪的丑行和喪盡天良的罪惡。表達了內蒙古各族人民關愛生命,遠離毒品的意愿。謳歌了緝毒英雄的高風亮節和勇于犧牲的奉獻精神!
黑色誘惑 內容簡介
20世紀80年代中期,在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隱藏著一個組織嚴密的販毒團伙,他們利用林區的復雜地形,瘋狂地進行種植罌粟和販毒活動。以揚威、安航、巴日虎為首的公安干警,在偵破刑事案件時,發現了販毒團伙的蛛絲馬跡,并巧妙安插偵查員臥底,逐步掌握了販毒團伙的內幕。對誤入歧途者采取挽救策略,使其幡然醒悟,戴罪立功,為破案工作提供了有力證據。在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下,緝毒警察與兇殘的毒犯斗智斗勇,不惜流血犧牲,*終將販毒團伙一網打盡。 故事情節跌宕起伏、驚險曲折、扣人心弦,既宣揚了忠貞美好的愛情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又鞭撻了毒犯貪婪齷齪的丑行和喪盡天良的罪惡。表達了內蒙古各族人民關愛生命,遠離毒品的意愿。謳歌了緝毒英雄的高風亮節和勇于犧牲的奉獻精神!
黑色誘惑 節選
寒來暑往,花開花落,時光行進到20世紀8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內蒙古甘河地區也同全國各地一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甘河市區街道兩旁店鋪商家不計其數,大街上人來人往、車水馬龍,到處都呈現出一派繁榮的景象。山區的居民們也由原來的無序狀態,逐步走向正規,以往散落的“盲流點兒”,如今已發展成統一規劃并初具規模的行政村。居住在山里的村民們,依靠黨的富民政策,改變了落后的生活方式。他們改用農用機械耕種,提高了勞動效率,生活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過上了衣食無憂的生活。按理說他們現在已不在乎捕魚和趕山所帶來的經濟收人,然而,慣于精打細算的村民們,在農閑季節總要抽出時間搞副業,以此提高家庭經濟狀況。另外還有耕地少或新遷入的外來戶,他們的生活比較困難,主要靠打短工來維持生計,這迫使婦女和老人也開始上山采集木耳、蘑菇、榛子等山貨以貼補家用。盡管大片的荒山已變為耕地,山貨也愈來愈少,但采集山貨的人卻逐年增多,如此一來,加大了林區的護林防火工作難度。為了消除火災隱患,制止亂砍盜伐、毀林開荒的違法行為,甘河地區所屬林業局及各林場采取了相應措施來加大防火力度。他們派專人到各個自然村宣傳森林法和普及一些護林防火知識,同時也加派人手,在所轄的施業區內加強巡護工作。 坐落在多布庫爾河畔的庫爾林場距離甘河市100多公里,地理環境比較復雜,既與鄂倫春族居住地庫爾鄉為鄰,又與國營農場隔江相望,施業區有幾十個村落,星羅棋布般地散落在群山懷抱之中。多布庫爾河水在山腳下靜靜地流淌,清澈的河水中魚兒歡快地徜徉,河畔水草叢生、岸柳成行,呈現出一片獨特的自然景象。 初秋的早上,太陽剛剛升起,庫爾林場護林隊長巴特爾便身背鋼槍,騎上駿馬,帶領護林隊員們開始了巡護工作。他們行進在茂密的原始森林中,伴隨著一陣清晰的馬蹄聲,傳來了護林隊長巴特爾嘹亮的歌聲:“高高的興安嶺,一片大森林,森林里面住著勇敢的鄂倫春。一人一匹馬,一人一桿槍,獐狍野鹿遍山嶺,打也打不盡。鄂倫春本是受苦的人,鄂倫春的今天翻呀翻了身。黑龍江的流水嘩啦啦地滾,興安嶺的大樹棵棵都有根。鄂倫春想念毛主席,毛主席是鄂倫春*親的人……” 巴特爾是個優秀的鄂倫春族青年,身體壯碩,面色紅潤,濃眉大眼、顴骨突出、鼻直口方。雖然年齡只有28歲,但他的工作經驗卻非常豐富,他從十幾歲就跟隨父親上山打獵,不但練就了一手好槍法,而且對方圓幾百公里的地形了如指掌,是個遠近聞名的“山里通”。他為人正直、性情豪爽、責任心強,自從前兩年大興安嶺地區發生了特大火災后,他對護林防火工作更是嚴格要求,一絲不茍。他正帶領著護林小分隊騎馬穿行在茫茫林海中,認真地履行著護林防火的巡護工作。他指揮著隊員們時而縱馬奔馳溝底,時而揚鞭奔向山頂,向不同的方位仔細嘹望。遇到樹林茂密而遮擋住視線時,他便要求護林員爬到樹上,用望遠鏡進行仔細心觀察,直到確信沒有異常情況,他們才放心地縱身躍上馬背,朝著另一個山頭疾馳而去。 直到中午時分,他們才在防火公路附近,找了一處有泉水的陽坡休息。初秋的大興安嶺,溫差比較大,盡管早晚的氣溫較低,但是到了白天,尤其是中午時分的溫度卻在攝氏20度以上。難怪這里也流傳著:“早穿皮襖午穿紗,守著火盆吃西瓜”的諺語。護林員們在崇山峻嶺中奔波了一上午,又加上密林中荊棘叢生,山路曲折難行,隊員們一個個累的汗流浹背,這時已是人困馬乏,他們先給馬兒飲水喂料,然后便圍坐在一起吃午餐。鄂倫春族人喜歡飲酒,甚至連大姑娘小媳婦都能喝上幾杯,這與他們以往所處的生存環境和生活習性有關,在這素有“高寒禁區”之稱的大興安嶺,每年的冰凍期長達半年之久,*低溫度達零下40多度,面對如此惡劣的生存空間,他們便經常飲酒御寒,久而久之便養成了喝酒的習慣,并世代沿襲。解放后,在黨和人民政府的關懷下,他們從山上走下來,搬進了磚瓦結構的牧民新村,結束了以往的游獵生活。盡管牧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飲酒的習慣卻沒有改變。巴特爾也不例外,對酒情有獨鐘,但他卻能控制自己,工作時間從不喝酒,在他的帶動下,護林員們也都自覺遵守這一規定。 “巴特爾大哥,聽說你很會講故事,反正現在休息,你就給我們講個故事聽唄。”新參加工作的小吳向巴特爾請求。 “騎馬跑了一上午,你不累呀,我看還是好好休息一下,下午還要工作呢,有時間我再講吧。”巴特爾笑著拍拍小吳的肩膀 “巴特爾大哥,你就講一個吧。”其他隊員也向他請求。 巴特爾見眾人如此,就笑著說:“好吧,我先聲明,只講一個,然后大家休息,千萬不能影響下午的工作。” “巴特爾大哥,你就放心吧,保證不會影響工作。”眾人齊聲回答。 “好,我就給你們講一個有關多布庫爾河的傳說。咱們多布庫爾地區,曾經流傳著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在遠古時代,大興安嶺非常美麗富饒,生活在這里的人們,過著幸福的生活。有一天,深林里突然燃起了大火,燒毀了人們賴以生存的家園,人們被迫遠走他鄉,動物也遠離了這片土地。 嶺上住著一對兄妹,哥哥叫多布,妹妹叫庫爾,他們有一個心地善良、體弱多病的老父親。面對著著突如其來的災難,父親對多布和庫爾說:‘孩子,為了我們的家園,你們不要管我,趕緊去尋訪撲滅大火的辦法,我們才能有好日子過。’多布和庫爾是孝順的孩子,他們不敢違拗父親的意愿,只好帶上家中僅剩的一點水,揮淚辭別年邁的父親。他們走過了一座又一座山,翻過了一道又一道嶺,兄妹兩在一個早已干涸的水池中發現了一只奄奄一息的老烏龜。兄妹二人動了惻隱之心,就把水全部給了老烏龜。喝了水,老烏龜恢復了生氣,對他們說:‘善良的孩子,這里已不再是以往的家園了,你們為什么還不離開這兒?’多布說:‘我們要拯救這片土地。’老烏龜告訴兄妹:‘孩子,拯救家園的辦法倒有一個,可是必須付出你們的生命,你們愿意為了這片土地放棄自己的生命嗎?’兄妹二人毫不猶豫地說:‘愿意,我們要讓這片土地恢復生機,要讓人們重新過上幸福的生活。’老烏龜深受感動,含著淚說:‘在遙遠的南山,住著一只殘暴的黑熊,大火就是它放的,它要徹底毀滅這里的生息。你們找到它后,先想辦法殺掉黑熊,然后吞掉黑熊的眼睛,化作兩眼清泉,才能徹底撲滅大火。’ ……
黑色誘惑 作者簡介
王江,出生于杜爾伯特草原,工作在大興安嶺林區。愛好文學,對文學創作情有獨鐘,幾經挫折及失敗,依舊癡心不改,多年筆耕不輟。著有長篇小說《黑色誘惑》等。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推拿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朝聞道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