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碾壓混凝土壩施工智能仿真原理與應用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7005018
- 條形碼:9787517005018 ; 978-7-5170-0501-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碾壓混凝土壩施工智能仿真原理與應用 本書特色
趙春菊、周宜紅所著的《碾壓混凝土壩施工智能仿真原理與應用》中以作者為代表的課題組對碾壓混凝土壩施工過程仿真建模開展了大量的理論方法與應用研究工作,取得了許多的創新成果,并在金沙江、雅礱江、烏江等流域上的多座碾壓混凝土壩的施工組織設計與建設管理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本書是在這些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撰寫而成的。
碾壓混凝土壩施工智能仿真原理與應用 內容簡介
《碾壓混凝土壩施工智能仿真原理與應用》在深入分析碾壓混凝土壩施工系統特點的基礎上,建立了三大子系統的仿真與優化模型;建立系統內外約束的動態作用機制,仿真中采用通用的約束檢測方式,對約束的處理亦按照通用模型設置接口;分析了倉面規劃方案約束條件與優化原則,建立了基于智能仿真技術的碾壓混凝土壩倉面規劃方案仿真模型;探討了碾壓混凝土壩施工過程中各子系統間的作用機理,建立了混凝土生產、運輸及倉面作業系統之間的耦合模型;根據系統優化目標與系統約束,建立了基于系統耦合的碾壓混凝土生產系統耦合的資源優化配置與生產調度規劃仿真模型:基于所建立的動態智能仿真模型,進行了混凝土生產系統優化設計研究。 《碾壓混凝土壩施工智能仿真原理與應用》特點在于引入智能化知識表示、智能搜索與推理方法等人工智能理論,將其嵌入仿真系統,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動態過程決策問題中遇到的含糊邏輯與信息不完備的問題,以及動態非線性系統中動態目標與*終目標之間的關系問題。碾壓混凝土壩施工智能仿真技術在工程實踐中的成功應用有效提高了工程設計水平和效率,對指導實際工程施工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碾壓混凝土壩施工智能仿真原理與應用 目錄
前言
第1章 綜述
1.1 碾壓混凝土筑壩技術的發展及施工特點
1.2 碾壓混凝土壩施工可視化仿真研究的發展
1.3 系統仿真技術的*新進展
1.4 本書的主要內容
第2章 碾壓混凝土壩快速施工的關鍵技術
2.1 概述
2.2 碾壓混凝土的快速施工技術
2.3 高溫多雨季節的施工
2.4 變態混凝土的施工
2.5 碾壓混凝土筑壩技術的發展趨勢
第3章 基于人工智能的面向對象可視化仿真原理
3.1 計算機仿真技術
3.2 人工智能仿真技術
3.3 面向對象的仿真建模技術
3.4 基于虛擬現實的可視化仿真技術
3.5 規劃與調度
第4章 碾壓混凝土壩的施工仿真建模與實現
4.1 概述
4.2 仿真建模的基本要求和原則
4.3 施工仿真的一般步驟
4.4 碾壓混凝土壩施工仿真系統的分析
4.5 碾壓混凝土壩施工仿真參數的設計
4.6 碾壓混凝土壩施工仿真模型的設計
4.7 碾壓混凝土壩施工仿真模型的組成
第5章 施工系統行為及施工工藝模擬模型的建立
5.1 倉面作業系統模擬及優化
5.2 混凝土運輸系統模塊
5.3 混凝土生產系統模塊
5.4 施工工藝模擬
第6章 施工系統內外約束的動態作用機制
6.1 概述
6.2 系統約束分析
6.3 系統約束模擬
6.4 系統約束加(卸)載模型的建立
第7章 基于人工智能的碾壓混凝土壩施工倉面規劃模型
7.1 碾壓混凝土壩倉面規劃特點分析
7.2 倉面規劃智能仿真模型
7.3 倉面分割方案優選的次協調機制
第8章 系統耦合模型及資源配置與生產調度優化
0 1 混凝土生產、運輸、倉面作業之間的作用機理
8.2 碾壓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
8.3 倉面規劃與混凝土生產系統的耦合
8.4 倉面規劃與混凝土運輸系統的耦合
8.5 壩面澆筑循環網絡模型
8.6 基于系統耦合的資源配置與生產調度優化
第9章 基于動態仿真的混凝土生產系統優化設計方法
9.1 概述
9.2 混凝土供求矛盾的協調模型
9.3 混凝土生產系統的生產能力設計
9_4 應用實例
第10章 基于虛擬現實技術的碾壓混凝土壩施工仿真可視化
10.1 基于0gre/c++的虛擬現實技術
10.2 虛擬場景幾何建模
10.3 基于虛擬現實技術的大壩施工仿真可視化的實現
第11章 仿真模型的有效性分析
11.1 概述
11.2 仿真模型有效性的影響因素分析
11.3 仿真模型的校驗與驗證
11.4 仿真模型有效性分析的程序
第12章 工程實例ⅰ
12.1 工程概況
12.2 大壩混凝土施工仿真的邊界條件
12_3 仿真計算的基本假設
12.4 敏感性分析
12.5 方案比較分析
12.6 仿真結果分析
第13章 工程實例ⅱ
13.1 工程概況
13.2 大壩混凝土施工仿真的邊界條件
13.3 仿真計算的基本假設
13.4 模型驗證
13.5 方案比較分析
13.6 仿真結果分析
第14章 工程實例ⅲ
14.1 工程概況
14.2 大壩混凝土施工仿真的邊界條件
14.3 仿真計算的基本假設
14.4 方案比較分析
14.5 結論
結語
參考文獻
碾壓混凝土壩施工智能仿真原理與應用 作者簡介
趙春菊,湖北枝江人,1974年3月生。1997年7月畢業于河海大學水利水電工程建筑專業獲學士學位,分別于2005年6月、2008年6月畢業于武漢大學水工結構工程專業并獲碩士、博士學位。現任三峽大學水利與環境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組織管理及系統仿真、混凝土筑壩技術等的研究與教學工作。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碾壓混凝土壩施工智能仿真機制及資源配置與生產調度優化(50909055)”,作為主要研究人員參與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教育部自然科學重大項目、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等5項,主持完成了國家重點工程科技攻關項目10多項,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其中EI收錄8篇;獲湖北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 周宜紅,湖北枝江人,1966年9月生,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995年畢業于武漢大學水工結構工程專業獲博士學位,2002年在武漢大學晉升教授。現任三峽大學水利與環境學院教授、武漢大學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與管理專業博士生導師、河海大學水工結構工程專業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水力學與導截流工程、施工組織管理與系統仿真、混凝土筑壩技術等的研究與教學工作。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攻關、教育部骨干教師資助計劃、教育部自然科學重大項目等課題80余項;主編出版教材2部;發表學術論文百余篇,其中EI收錄30余篇;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獲國家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湖北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史學評論
- >
我與地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唐代進士錄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