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東瀛品梅-民國時期梅蘭芳訪日公演敘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221709
- 條形碼:9787301221709 ; 978-7-301-22170-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東瀛品梅-民國時期梅蘭芳訪日公演敘論 本書特色
《東瀛品梅》在梅派藝術研究領域開拓創(chuàng)新,獨樹一幟,富有研究的力度、廣度和深度。所謂力度指它反映了作者從事京劇舞臺表演實踐的深厚功力,所謂廣度指它反映了作者致力于京劇藝術國際交流的廣闊視野,所謂深度指它反映了作者進行京劇藝術理論研究的深邃思考。 ——梅葆玖(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蘭芳之子) 作者從事梅派藝術實踐和理論研究已積數(shù)十年之功。以其梅派入室弟子的身份、上海京劇院旦角主演的藝術造詣,加上赴日十余年、通曉日語,以及在早稻田大學獲得“國際關系學”碩士的經(jīng)歷,從事本課題研究可謂得天獨厚。本書拓展了梅氏藝術和文史研究的視野,以當今的認識高度填補了中日文化關系史的歷史空白,很有新意。 ——周華斌(中國傳媒大學教授) 梅先生當年訪日的盛況不可能再重現(xiàn)了,很多史料都湮沒了,但如前所述,這其中的意義至今都是重大的。所以當然是個寫論文、寫書的好題目。作者爬梳史料、詳細考證、還原歷史并加以思辨,實在是一樁大功德。 ——吳志攀(北京大學教授,副校長)
東瀛品梅-民國時期梅蘭芳訪日公演敘論 內容簡介
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蘭芳于民國時期的1919年、1924年兩度訪日公演,在日本引起極大轟動。這是中國京劇首次跨出國門、走向世界,因此在中國京劇史及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了輝煌的一頁。正因為訪日公演獲得了巨大成功,梅蘭芳“才有信心進一步再往歐美旅行演出”(梅蘭芳語)。 通過史料的發(fā)掘整理,《東瀛品梅:民國時期梅蘭芳訪日公演敘論》從整體上“復原”了相關史實,詳細敘述了兩次公演的來龍去脈、具體行程、公演劇目、相關活動及各界反響。同時,從藝術學的視角出發(fā),結合日本古典戲劇的美學理論、當時日本觀眾的審美觀以及日本社會的狀況,對梅蘭芳訪日成功的因素作出了獨到的分析,并對梅蘭芳的藝術特色給予了新的解讀。
東瀛品梅-民國時期梅蘭芳訪日公演敘論 目錄
序一 梅葆玖
序二 周華斌
序三 吳志攀
前言
**章 東渡緣何——梅蘭芳訪日公演之背景
一、歷史背景
二、文化背景
三、戲劇背景
第二章 尋梅覓跡一一梅蘭芳訪日公演之史實
一、策劃過程與訪日目的
二、首選日本之要因
三、兩次訪日公演之行程
第三章 眾生品梅——從劇評看梅蘭芳訪日公演之反響
一、**次訪日公演之媒體評論
二、第二次訪日公演之媒體評論
三、由《品梅記》看日本學界之反響與動向
第四章 梅香兩地——梅蘭芳訪日公演成功之主要因素分析
一、外在因素:日本經(jīng)濟與媒體分析
二、內在因素:梅蘭芳的藝術造詣分析
三、美學因素:中日相通的戲劇源流和審美理念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一、梅蘭芳一行兩次訪日公演之劇目及角色分配
二、梅蘭芳“國恥日”公演之事實經(jīng)過
三、日本大正時代東京市民的娛樂活動表
四、日本大正時代東京的人口推移
五、福地信世所繪梅蘭芳舞臺形象精選(1918-1921年)
六、梅蘭芳劇團第二次訪日公演之契約書
后記
東瀛品梅-民國時期梅蘭芳訪日公演敘論 作者簡介
袁英明,畢業(yè)于中國戲曲學院表演系,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葆玖弟子,梅派藝術傳人,原上海京劇院主演,1988年獲全國新劇曰匯演最高獎項“優(yōu)秀青年演員獎”、“優(yōu)秀劇目獎”,1989年在上海藝術節(jié)中獲“文化成果獎”,1991年主演的全國第一部京劇連續(xù)劇《潘月樵傳奇》獲“黃河杯獎”。2001年獲日本早稻田大學碩士學位,2009年獲中國傳媒大學戲劇戲曲學博士學位。現(xiàn)為日本櫻美林大學副教授。在教學、研究的同時,以指導、演出、講學、交流等各種方式,致力于中國京劇藝術在國際社會的傳播。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煙與鏡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史學評論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回憶愛瑪儂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