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概念建模-(第2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8083804
- 條形碼:9787118083804 ; 978-7-118-08380-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概念建模-(第2版) 本書特色
曹曉東、王杏林、樊延平編寫的這本《概念建模(第2版)》是一部系統介紹概念建模理論、方法與應用的專著,將概念建模作為一個系統工程,對概念模型進行了詳細介紹,探討了概念建模方法并對概念模型進行多種方法的描述,內容涵蓋需求分析到模型描述、存儲、管理與使用等概念建模的全過程。
概念建模-(第2版) 內容簡介
曹曉東、王杏林、樊延平編寫的這本《概念建模(第2版)》共8章:第1 章探討了概念模型的概念、作用、地位,以及概念建模的基本方法、步 驟;第2章對要描述的概念模型進行了要素抽象與分析;第3章介紹了常用的 概念模型描述 方法;第4章介紹了對概念模型進行歸檔的方法步驟;第5章探討了概念模型 vv&a的過 程、方法與步驟;第6章對常用的概念建模工具進行了介紹,并對概念建模 的工具提出了需 求;第7章探討了概念模型的管理過程、方法;第8章介紹了概念模型的一般 應用,并探討了 概念模型描述需求及其在仿真中的具體應用。 《概念建模(第2版)》可作為高等院校有關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或 參考書,也可作為科研人員和工 程技術人員的技術參考書。
概念建模-(第2版)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引言
1.2 模型
1.2.1 模型的定義
1.2.2 模型的分類
1.3 概念模型
1.3.1 問題的提出
1.3.2 概念模型的界定
1.3.3 概念模型的層次
1.3.4 需要明確的關系
1.3.5 研究概念建模理論和方法的意義
1.3.6 概念建模理論的研究對象和研究范疇
1.4 概念建模基礎
1.4.1 概念建模方法學
1.4.2 概念建模方法
1.4.3 概念建模基本步驟
1.4.4 概念建模原則
1.5 美軍使命空間概念模型
1.5.1 美軍使命空間概念模型簡介
1.5.2 美軍使命空間概念模型評價
參考文獻
第2章 概念模型要素分析
2.1 引言
2.2 概念模型要素抽象
2.2.1 實體
2.2.2 行動
2.2.3 交互
2.3 概念模型要素的描述信息
2.3.1 行動的描述信息
2.3.2 實體的描述信息
2.3.3 實體的粒度
2.3.4 指揮控制規則建模
參考文獻
第3章 概念模型描述方法
3.1 引言
3.2 概念模型的描述形式
3.2.1 自然語言描述
3.2.2 半形式化語言描述
3.2.3 形式化語言描述
3.2.4 描述形式的選擇與要求
3.3 基于實體—關系的概念模型描述
3.3.1 實體—關系簡介
3.3.2 實體—關系模型描述步驟
3.4 基于uml的概念模型描述
3.4.1 uml簡介
3.4.2 uml描述步驟與風格
3.5 基于idef的概念模型描述
3.5.1 idef簡介
3.5.2 idefo
3.5.3 ideflx
3.6 基于概念圖的概念模型描述
3.6.1 概念圖簡介
3.6.2 概念圖描述步驟
3.7 基于xml的概念模型描述
3.7.1 xml簡介
3.7.2 xml描述過程
3.8 面向對象的本體論概念模型描述
3.8.1 面向對象的本體論簡介
3.8.2 面向對象的本體語言
3.8.3 面向對象的本體論概念模型描述步驟
3.9 不同描述形式間的轉換
3.9.1 xml是數據交換的選擇
3.9.2 xml對知識不同表達形式的交換
3.9.3 關系數據庫到xml的轉換
參考文獻
第4章 概念模型文檔化
4.1 引言
4.2 概念模型文檔的基本要求
4.2.1 符合模擬應用目標的需要
4.2.2 有較好的可讀性
4.2.3 有可驗證的軍事合理性
4.2.4 保持內部的一致性
4.2.5 可重用
4.3 概念模型文檔化的基本方法
4.3.1 模擬系統概念分析的文檔化方法
4.3.2 概念模型文檔的基本步驟
4.4 概念模型文檔示例
4.4.1 概念模型文檔登記表
4.4.2 概念模型文檔示例
參考文獻
第5章 概念模型vv&a
5.1 引言
5.2 vv&a概述
5.2.1 vv&a的概念
5.2.2 v&v之間的關系
5.2.3 確認與v&v的關系
5.2.4 概念模型與vv&a
5.3 概念模型vv&a原則
5.4 概念模型v&v理論
5.4.1 概念模型與真實系統
5.4.2 概念模型校核內容
5.4.3 概念模型驗證內容
5.4.4 概念模型v&v方法
5.4.5 形式化概念模型的驗證理論
5.5 概念模型vv&a指標
5.6 概念模型vv&a步驟
5.7 概念模型vv&a報告
參考文獻
第6章 概念建模工具
6.1 引言
6.2 概念知識獲取工具
6.3 概念格式化描述工具
6.4 概念建模原型系統
6.5 本體描述的工具
6.6 概念建模工具的要求
參考文獻
第7章 概念模型管理
7.1 引言
7.2 概念模型的全過程管理
7.2.1 任務管理
7.2.2 過程控制
7.2.3 質量管理
7.2.4 后模型管理
7.3 概念模型的信息化管理
7.3.1 軍事信息資源庫組成
7.3.2 軍事信息資源庫功能要求
7.3.3 軍事信息資源庫管理程序
參考文獻
第8章 概念模型應用
8.1 引言
8.2 概念模型的一般應用
8.2.1 概述
8.2.2 應用實例——word的概念模型
8.3 概念模型在需求分析中的應用
8.3.1 概述
8.3.2 概念模型描述需求的方法與步驟
8.3.3 應用實例
8.4 概念模型在軍事仿真中的應用
8.4.1 依托想定的概念模型應用
8.4.2 問題求解中的概念模型應用
參考文獻
附錄1 美軍使命空間概念模型(cmms)技術框架
f1.1 引言
f1.1.1 目的
f1.1.2 適用性
f1.1.3 組成
f1.1.4 目的
f1.1.5規范
f1.2 基本概念
f1.2.1 de-tf的有關基本定義
f1.2.2 描述
f1.2.3 cmms體系結構
f1.3 cmms集成與互操作性的要求
f1.3.1 公共語義和語法
f1.3.2 cmms系統的體系結構
f1.3.3 cmms過程
f1.3.4 cmms數據產品技術體系結構
f1.4 參考文獻
f1.5 示意圖
f1.6 表格
f1.7 附屬規范
附錄2 兵力機動軍事概念模型
f2.1 基本概念
f2.2 軍事背景與適用范圍
f2.3 軍事規則、影響因素
f2.4 邏輯流程圖
f2.5 數據需求
概念建模-(第2版) 作者簡介
王杏林,男,1972年11月生。湖北黃岡人,石家莊機械化步兵學院教員。1996年、2000年和2005年分別畢業于裝甲兵工程學院、石家莊陸軍指揮學院、裝甲兵工程學院,獲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參加總裝“十五”預研、國家骨干教師基金和軍隊科研等多項研究項目的研究開發工作。參與編寫出版著作兩部,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現在研究方向為數據倉庫和指揮自動化。曹曉東,1971年11月生,吉林德惠人,工學學士、戰術學碩士、軍事運籌學博士、博士后,專業技術上校軍銜,現為裝甲兵工程學院裝備指揮與管理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國防系統分析,軍事系統工程,軍事領域知識工程,作戰模擬等。主要從事軍事理論、軍事運籌學、戰術學等學科領域的教學、科研和文獻翻譯工作。翻譯出版了《美國陸軍裝備維修政策》、《戰斗建模》兩部譯著,合作編寫了《軍事運籌學》教材一部,發表了“作戰模擬系統軍事規則研究”等學術論文30余篇。樊延平,1980年4月生,河南新野人,裝甲兵工程學院裝備指揮與管理系講師,主要從事陸軍武器裝備建模與仿真、裝備體系需求論證與試驗等領域的教學科研工作。2002年畢業于軍械工程學院軍械系統自動化專業,獲學士學位;2005年畢業于軍械工程學院軍事裝備學專業,獲碩士學位;2011年開始攻讀裝甲兵工程學院軍事裝備學博士學位。 參與軍隊科研項目10余項,主持學院科研基金項目1項。出版專著1部,教材2部,發表論文20余篇。
- >
經典常談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回憶愛瑪儂
- >
莉莉和章魚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