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線裝中華國粹:晏子春秋
-
>
東坡詞
-
>
邵雍集
-
>
塞涅卡全集(1-4冊)
-
>
(精裝)古典名著普及文庫:增廣賢文·弟子規·孝經
-
>
道德經全集(全四冊)
-
>
后漢書
大師的國學課:5:心的四次經驗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9268224
- 條形碼:9787539268224 ; 978-7-5392-6822-4
- 裝幀:一般銅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大師的國學課:5:心的四次經驗 本書特色
《心經》全稱《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大般若經》的心髓,全部般若的精義都設于此經,故其言筒意骸,博大精深,提綱挈領,是佛教中極為重要的一部經典。 《大師的國學課:心的四次經驗》分成上下兩卷。上卷解經,是四次講經中的綜述部分;下卷釋經,共分七部分,每部分取經文中每段頭三字為名,無特殊意義。 《大師的國學課:心的四次經驗》是太虛大師在四個不同的人生階段、四個不同的地方對公眾講解《心經》的講稿,參照對讀,是我們了解、閱讀《心經》的*佳讀本。
大師的國學課:5:心的四次經驗 內容簡介
《心經》全稱《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大般若經》的心髓,全部般若的精義都設于此經,故其言筒意骸,博大精深,提綱挈領,是佛教中極為重要的一部經典。 《心的四次經驗》是太虛大師在四個不同的人生階段、四個不同的地方對公眾講解《心經》的講稿,參照對讀,是我們了解、閱讀《心經》的*佳讀本。
大師的國學課:5:心的四次經驗 目錄
代序一 中國人口頭上心頭上的阿彌陀佛
代序二 對治中國人通病的佛法
上卷 解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述記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錄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義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釋義
下卷 釋經
觀自在**
舍利子第二
舍利子第三
是故空第四
以無所第五
故知般第六
故說般第七
附錄
佛學概論
佛學講要
大師的國學課:5:心的四次經驗 作者簡介
太虛大師,名淦森,法名唯心,號太虛。俗姓呂。浙江崇德(今并入桐鄉)人。生于1889年,16歲時入蘇州小九華寺剃度為僧。先后主編《佛學月刊》、《潮海音》等佛學刊物。1912年提出進行“教理革命,教制革命,教產革命”的佛教“三大革命”口號,提倡“佛教復興運動”和改革舊的僧團制度。由于其主張受到守舊派的反對,遂歸隱潛心佛學研究。抗戰爆發后,太虛大師積極為抗戰奔走,呼吁全國佛教徒行動起來,投入抗日救國運動?箲饎倮,太虛大師曾任中國佛教整理委員會主任、國民精神總動員會設計委員等職。1947年3月17日太虛大師圓寂于上海。其主要著作有《整理僧伽制度論》、《釋新僧》、《新的唯識論》、《法理唯識學》和《真現實論》等。后由其門下弟子編輯《太虛大師全書》行世。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回憶愛瑪儂
- >
唐代進士錄
- >
隨園食單
- >
姑媽的寶刀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