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機械設計基礎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220115
- 條形碼:9787301220115 ; 978-7-301-22011-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機械設計基礎 本書特色
《機械設計基礎》分為機械設計基礎知識、常用機構及其設計、機械動力學基礎、機械傳動設計總論、傳動零件及其設計、支承件及其設計、聯接件及其沒計7個模塊,主要內容包括機械設計基礎知識、平面機構分析基礎、平面連桿機構及其設計、凸輪機構及其設計、齒輪機構、其他常用機構、機械運轉速度波動及其調節、回轉件的平衡、機械傳動設計總論、帶傳動與鏈傳動設計、齒輪傳動設計、蝸桿傳動設計、軸、軸承、螺紋聯接、軸轂聯接、聯軸器和離合器、彈簧共18章。本書由苗淑杰、劉喜平擔任主編。
機械設計基礎 內容簡介
《機械設計基礎》是根據“高等教育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 改革計劃”要求,結合cdio提出的教學模式,針對普通高等院校應用型工 程技術人才培養需要而編寫的。 《機械設計基礎》按照常用機構及其各通用零部件在機械中所起的作 用不同,將全書歸納為機械設計基礎知識、常用機構及其設計、機械動力 學基礎、機械傳動設計總論、傳動零件及其設計、支承件及其設計、聯接 件及其沒計7個模塊,主要內容包括機械設計基礎知識、平面機構分析基礎 、平面連桿機構及其設計、凸輪機構及其設計、齒輪機構、其他常用機構 、機械運轉速度波動及其調節、回轉件的平衡、機械傳動設計總論、帶傳 動與鏈傳動設計、齒輪傳動設計、蝸桿傳動設計、軸、軸承、螺紋聯接、 軸轂聯接、聯軸器和離合器、彈簧共18章。每章后均附有一定數量的習題 。每模塊前安排有工程實際案例導人,模塊后附有綜合實訓項目任務書, 以滿足學生掌握所學基本知識及綜合設計訓練的需求。 《機械設計基礎》可作為高等本科院校機械類和近機械類各專業機械 設計基礎課程的教材,也可供有關工程技術人員和大、中專學生參考使用 。本書由苗淑杰、劉喜平擔任主編。
機械設計基礎 目錄
模塊一 機械設計基礎知識
第1章 機械設計基礎知識
1.1 機械設計基礎概述
1.1.1 機械的組成
1.1.2 本課程的性質、內容和任務
1.2 機械設計的基本要求和設計過程
1.2.1 機械設計的基本要求
1.2.2 機械設計一般過程
1.2.3 機械創新設計
1.3 機械零件設計
1.3.1 機械零件的強度
1.3.2 機械零件的失效形式和設計準則
1.4 機械中的摩擦、磨損與潤滑
1.4.1 摩擦
1.4.2 磨損
1.4.3 潤滑
習題
模塊二 常用機構及其設計
第2章 平面機構分析基礎
2.1 平面機構的組成
2.1.1 運動副
2.1.2 運動鏈
2.1.3 機構
2.2 平面機構運動簡圖
2.3 平面機構自由度的計算
2.3.1 平面機構的自由度
2.3.2 機構具有確定運動的條件
2.3.3 計算機構自由度時應注意的事項
2.4 平面機構組成原理簡介
2.4.1 平面機構的組成原理
2.4.2 平面機構的結構分析
習題
第3章 平面連桿機構及其設計
3.1 概述
3.2 速度瞬心及其在機構速度分析中的應用
3.2.1 速度瞬心及機構中瞬心的數目
3.2.2 機構中瞬心位置的確定及應用
3.3 平面四桿機構的基本形式及其演化
3.3.1 平面四桿機構的基本形式刀應用
3.3.2 平面連桿機構的演化
3.3.3 鉸鏈四桿機構曲柄存在的條件
3.4 平面四桿機構的基本工作特性
3.4.1 急回特性
3.4.2 壓力角和傳動角
3.4.3 機構的死點位置
3.5 平面四桿機構的設計
3.5.1 按連桿的給定位置設計平面四桿機構
3.5.2 按給定的行程速比系數k設計四桿機構
3.5.3 用解析法設計四桿機構
習題
第4章 凸輪機構及其設計
4.1 凸輪機構的應用及分類
4.1.1 凸輪機構的應用
4.1.2 凸輪機構的分類
4.2 從動件的常用運動規律
4.2.1 凸輪的運動過程和基本參數
4.2.2 從動件的常用運動規律
4.3 凸輪輪廓曲線的設計
4.3.1 圖解法設計凸輪輪廓
4.3.2 解析法設計凸輪輪廓
4.4 凸輪機構基本尺寸的確定
4.4.1 壓力角
4.4.2 基圓半徑
4.4.3 滾子半徑
習題
第5章 齒輪機構
5.1 齒輪機構的特點及類型
5.1.1 齒輪機構的特點
5.1.2 齒輪機構的類型
5.2 齒廓嚙合基本定律
5.3 漸開線及漸開線齒廓嚙合特性
5.3.1 漸開線的形成及性質
5.3.2 漸開線函數及漸開線方程
5.3.3 漸開線齒廓的嚙合特性
5.4 漸開線標準直齒圓柱齒輪的基本參數及幾何尺寸
5.4.1 齒輪各部分名稱和符號
5.4.2 齒輪的基本參數
5.4.3 標準直齒圓柱齒輪的幾何尺寸計算
5.4.4 內齒輪和齒條
5.5 漸開線標準直齒圓柱齒輪的嚙合傳動
5.5.1 漸開線齒輪的正確嚙合條件
5.5.2 漸開線齒輪連續傳動的條件
5.5.3 漸開線標準齒輪傳動的中心距
5.6 漸開線齒輪的加工及根切現象
5.6.1 漸開線齒輪加工原理
5.6.2 漸開線齒輪的根切及*少齒數
5.7 變位齒輪簡介
5.7.1 變位齒輪的概念
5.7.2 變位齒輪的特點
5.8 平行軸斜齒圓柱齒輪機構
5.8.1 斜齒輪齒廓曲面的形成與嚙合特點
5.8.2 斜齒輪的基本參數
5.8.3 斜齒輪的幾何尺寸計算
5.8.4 平行軸斜齒輪傳動的正確嚙合條件和重合度
5.8.5 斜齒輪的當量齒數
5.9 直齒錐齒輪機構
5.9.1 錐齒輪機構的特點
5.9.2 直齒漸開線錐齒輪齒廓曲面的形成
5.9.3 錐齒輪的背錐和當量齒數
5.9.4 直齒錐齒輪的基本參數及幾何尺寸計算
5.10 蝸桿蝸輪機構
5.10.1 蝸桿蝸輪機構的特點及類型
5.10.2 阿基米德蝸桿蝸輪機構的主要參數和幾何尺寸
5.11 齒輪系
5.11.1 輪系及其分類
5.11.2 定軸輪系的傳動比計算
5.11.3 周轉輪系傳動比計算
5.11.4 輪系的功用
習題
第6章 其他常用機構
……
模塊三 機械動力學基礎
模塊四 機械傳動設計總論
模塊五 傳動零件及其設計
模塊六 支承件及其設計
模塊七 聯接件及其設計
參考文獻
- >
隨園食單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史學評論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回憶愛瑪儂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