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千年農夫 中國、朝鮮和日本的永續農業
-
>
(精)中華古樹名木(全2冊)
-
>
線辣椒優質高產栽培
-
>
生命的藝術:動物解剖學的神秘歷史之旅
-
>
正確使用農藥知識問答
-
>
龍眼譜:外二種
-
>
迷你花園:打造你的玻璃生態瓶
森林生態文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3868993
- 條形碼:9787503868993 ; 978-7-5038-6899-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森林生態文化 本書特色
作者十多年來通過對森林文化基礎理論的研究,提出了森林生態文化體系架構。尤其利用理論研究的心得在大量的森林公園、城市森林、植物園、現代林業,以及森林養生保健園建設規劃設計等項目中進行實踐,體現了《森林生態文化》理論聯系實際的風格。
森林生態文化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為四部分,主要內容包括:森林文化理論基礎;森林生態文化體系;森林生態文化設計;城市森林生態文化。
森林生態文化 目錄
序
**部分 森林文化理論基礎
第1章 森林文化的概念與特征
1 森林文化的概念與形成
2 森林文化的社會表現模式
3 森林文化的經濟表現模式
4 森林文化的系統表現模式
5 現階段森林文化的特點
5.1 居住
5.2 食物
5.3 生產工具
5.4 休閑
5.5 技術
5.6 藝術
5.7 認識與實踐
5.8 區域特征
6 森林文化研究展望
第2章 森林文化及其分期
1 森林文化的內涵
1.1 文化
1.2 森林文化
1.3 森林文化的內容
2 森林文化的階段劃分
2.1 劃分的目的、依據與原則
2.2 森林文化的發展時期與階段
3 森林文化的發展簡要過程
3.1 森林所有制的發震3.2 森林利用形式的發展
3.3 森林道德倫理的發展
3.4 森林藝術的發展
第3章 原始社會時期的森林文化
1 原始森林文化的產生與分期
2 原始社會的森林文化內容與特征
2.1 人與森林
2.2 原始時代的森林文化藝術品
2.3 原始森林崇拜
2.4 原始樸素的森林生態觀
2.5 森林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人們精神生活的載體
第4章 農耕時期的森林文化
1 農耕時期的階段劃分
1.1 農耕的起源
1.2 農業生產工具的發展
1.3 階段劃分
1.4 不同農耕階段的主要森林文化特征
2 農耕時期主要森林文化特征分析
2.1 刀耕火種——森林與林地農業文化的交融
2.2 木制生產生活工具——農業文明中折射的森林文化之光
2.3 建筑、雕刻與家具——森林木制藝術精華
2.4 人工造林——農耕時期森林供需矛盾的體現
2.5 植物與動物象征文化——森林文化藝術的源泉
2.6∽誚逃敕縊?值納?直踴ぁ??死嘈牧櫚逆湔?br /> 2.7 民情風俗與鄉規民約——大眾森林文化
2.8 法正林與可持續經營——發展中的森林經營技術文化
2.9 從毀林開墾到退耕還林——一個完整的森林文化循環
2.1 0從無價到稀缺——森林資源文化與森林倫理的變化
第5章 近現代社會時期的森林文化
1 現代森林文明史觀的演變
2 現代森林文化的主要特征
2.1 現代森林資源特征與社會經濟文化問題
2.2 現代森林經營理論與技術文化
2.3 現代人類對森林的認識變化與過程
2.4 現代森林政策變化趨勢
……
第二部分 森林生態文化體系
第三部分 森林生態文化設計
第四部分 城市森林生態文化
后記
森林生態文化 作者簡介
但新球,1963年出生與湖南省沅江市,1983年畢業于中南林學院(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現為國家林業局中南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三級)。 主要從事森林與濕地資源監測,生態文化與城市森林建設研究,森林與濕地公園(自然保護區)建設,現代林業發展規劃、城市森林建設的規劃、濕地保護與恢復工程、園林與景觀設計等工作。 獲國家林業局優秀勘察設計二等獎1次;林業系統優秀工程設計成果一等獎1次;全國優秀勘察設計工程獎銅獎1次;全國林業優秀工程咨詢成果一等獎2次、二等獎3次、三等獎1次:全國優秀工程咨詢成果獎二等獎1次。 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12篇,主要個人著作有:《森林文化與森林景觀審美》ⅰ對?忌??懊褡宸縝槁糜巍貳ⅰ妒?毓?敖ㄉ璧睦礪塾朧導?貳ⅰ豆?疑?殖鞘薪ㄉ枰灰煥礪邸⑹導?牘丶?際酢貳ⅰ噸泄?胰蓯???合腫礎⒊梢蠐敕樂巍貳2渭穎嘈吹鬧?饔校骸噸泄??致糜窩А貳ⅰ豆鬮髏ǘ?階勻槐;で?酆峽蒲Э疾臁貳ⅰ豆?傷箍蒲Э疾臁貳ⅰ妒???酆現衛砟J健貳ⅰ妒???樂問植帷貳?br> 主要社會兼職有: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兼職教授;中國“關注森林”組委會專家組成員:國家森林城市評估專家組成員;中國林學會森林公園分會理事;國家濕地公園評估專家組成員;全國防沙治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全國森林公園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湖南省濕地與自然保護區評審委員會委員;湖南省野生動植物自然保護協會理事。 但維宇,1988年出生于湖南省長沙市.現為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研究生。研究方向為生態學與風景園林景觀設計。 參加湖南桃江桃花江國家森林公園總體規劃,江西仰天崗國家森林公園總體規劃;河南漯河市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河南平頂山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河南信陽現代林業發展總體規劃;湖南南洲.書院洲、劉家湖,河南湯陰河,江蘇無錫蠡湖,江西章江、櫧溪、萬年珠溪等國家濕地公園規劃;湖南南健森林養生園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湖南華林珍貴樹木文化園基地建設項可行性研究;湖南華林衡龍橋花木精品博覽園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項目等項目規劃實踐。 個人著作有:《國家森林城市建設一一理論、實踐與關鍵技術》。 發表的論文有:“濕地公園游憩特征與項目設計”、“濕地公園生態設計——基本理念與應用”、“森林生態物質文化:形成過程與形態組成”、“森林生態制度文化:機構‘法律’行為守則”、“濕地公園建設的基本理論與應用探討”、“森林生態精神文化:層次‘內涵·建設——以國家森林城市創建中生態精神文化建設為例”、濕地公園保護設計:對象、內容與技術措施;濕地公園宣教與展示設計:系統構架與技術措施;現代森林生態旅游要求——文化、保健與知識等。
- >
朝聞道
- >
經典常談
- >
二體千字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巴金-再思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江西林木種質資源
¥102.6¥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