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燈神樂舞-秀山花燈人類學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6003256
- 條形碼:9787566003256 ; 978-7-5660-0325-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燈神樂舞-秀山花燈人類學研究 本書特色
《燈神樂舞——秀山花燈人類學研究》由崔鴻飛著,作者對秀山花燈的百余首樂曲節奏類型做了統計,討論了其固定的舞蹈模式和不規則節拍與節奏類型的原因。透過這些節奏與旋律的變化和藝術持有者的情感變化過程的關系,她從民間音樂曲體和文化特征、審美習慣的關系探討,認識到秀山花燈音樂的曲體明顯受當地方言和語言習俗的影響。它多用襯詞、襯腔等手法用以點綴和擴充曲體結構,正是這種“語言化”的表達特征,使短小的樂句得以擴展和規整化,同時又不乏散樂句結構樂段和附加樂段,以此完成了她的花燈音樂曲體結構的文化與樂理分析。秀山花燈不僅是地方人民精神支柱,也成就了他們的世代情感需求。
燈神樂舞-秀山花燈人類學研究 內容簡介
行走于田野,觀察藝術在民間的生存狀態,體會民間文化之“意味”;揭示秀山花燈發生與發展的變化過程以及與“外部場域”的互動;探討藝術何以被宗教所利用,成為具有象征意義的符號穿梭于儀式過程中,而儀式中的“人”又是如何表達情感訴求和被塑造的;走進藝術本體,解析音樂與舞蹈是如何把人們的行為觀念組合成為特定的“場”,發現藝術本體之外的文化表達。本書以民間藝術的表現形態為闡析對象,旨在解讀在特定語境中,民間藝術何以如此表現以及這樣的表現所蘊含的文化意義。
燈神樂舞-秀山花燈人類學研究 目錄
**章 緒論
**節 問題提出:從民間藝術到非物質文化遺產
第二節 相關理論與研究方法
一、人類學視野下的民間藝術研究
二、民間藝術的人類學視角
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相關理論與實踐
第三節 學術史回顧與評述
第二章 我的田野
**節 民歌《黃楊扁擔》之爭讓我初識秀山花燈
第二節 走進秀山,走近秀山花燈
第三節 重識秀山花燈
第三章 秀山花燈的空間描述
**節 追源記憶語境中的起源多說
一、本土說
二、外來說
三、本土外來結合說
第二節 民間花燈班的“交往”
一、遠離“中心”的分布
二、“靜態”的花燈班
……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巴金-再思錄
- >
自卑與超越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回憶愛瑪儂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