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和諧社會的司法解讀-以中西方司法傳統的演變為路徑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843272
- 條形碼:9787511843272 ; 978-7-5118-4327-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和諧社會的司法解讀-以中西方司法傳統的演變為路徑 本書特色
李游編著的《和諧社會的司法解讀》將司法傳統劃分為四個部分(或可稱為分期),然后在每一部分內進行中西方司法傳統的比較與探討:其一,十二三世紀之前。中國的司法理念比西方的司法理念豐富而深邃;無訟是中國古代司法傳統的價值取向和美好的理想,獨具傳統魅力;其二,十二三世紀。這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大變動時期,在同樣的條件下,英國抓住機遇改革成功,中國則喪失機遇轉型失敗;其三,17世紀至20世紀初。在17世紀中葉,西方資產階級革命成功后建立了完整的司法體系與原則,而中國還在封建的泥沼中掙扎。直到20世紀初,中國才開始著手進行法律的近代化改革與移植;其四,20世紀70年代至今。源于西方的恢復性司法方興未艾,但其理念卻與無訟極其相似。
和諧社會的司法解讀-以中西方司法傳統的演變為路徑 內容簡介
《和諧社會的司法解讀》將司法傳統劃分為四個部分(或可稱為分期),然后在每一部分內進行中西方司法傳統的比較與探討:其一,十二三世紀之前。中國的司法理念比西方的司法理念豐富而深邃;無訟是中國古代司法傳統的價值取向和美好的理想,獨具傳統魅力;其二,十二三世紀。這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大變動時期,在同樣的條件下,英國抓住機遇改革成功,中國則喪失機遇轉型失敗;其三,17世紀至20世紀初。在17世紀中葉,西方資產階級革命成功后建立了完整的司法體系與原則,而中國還在封建的泥沼中掙扎。直到20世紀初,中國才開始著手進行法律的近代化改革與移植;其四,20世紀70年代至今。源于西方的恢復性司法方興未艾,但其理念卻與無訟極其相似。
和諧社會的司法解讀-以中西方司法傳統的演變為路徑 目錄
前言 導論 **章 司法理念探源(十二三世紀之前) **節 中西方的共同追求 一、追求法治 二、法律平等 三、司法公正 第二節 自然法理念在中西方的表現 一、中國古代的自然法則 二、西方的自然法理念 三、中西方自然法理念之差異 第三節 宗教在古代法律成長中的作用 一、宗教與中國古代法律關系密切 二、宗教是古代西方法的靈魂 三、宗教對中西方法律影響之比較 第四節 儒家法律思想對中國古代法律的統治 一、儒家法理念概述 二、中國古代法律的儒家化過程 三、儒家思想對中國古代司法的影響 第二章 無訟——中國古代司法的理想 **節 無訟的理論支持 一、道家思想對無訟的理論支持 二、法家思想對無訟的理論支持 三、儒家思想對無訟的理論支持 四、自然法則對無訟的理論支持 五、社會背景對無訟的理論支持 六、道德倫理對無訟的理論支持 七、司法制度與司法黑暗 第二節 無訟在司法活動中的體現
和諧社會的司法解讀-以中西方司法傳統的演變為路徑 作者簡介
李游,1963年出生于黑龍江省牡丹江市。中國法學雜志社總編室主任、教授、法學博士。全國外國法制史研究會理事、中陶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理事、北京市法學會比較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
- >
月亮虎
- >
姑媽的寶刀
- >
我與地壇
- >
經典常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