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走向社會建構的公共行政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8108591
- 條形碼:9787308108591 ; 978-7-308-10859-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走向社會建構的公共行政 本書特色
《走向社會建構的公共行政》共分五章。**章旨在闡明社會建構視野下公共行政的范式轉換和新生話語。第二章透過美國進步時代改革、中國辛亥革命時期以商會為中樞的“市民社會雛形”這兩個歷史節點,抽離出“社會建構國家”、“社會自我建構”的歷史邏輯。第三章一方面探討服務型政府從“官本位”向“公民本位”、從“政府本位”向“社會本位”變革的理論淵源、價值取向和行動策略;另一方面,對網絡時代政府與公民社會的溝通、政府對網絡虛擬社會的管理、問責官員復出機制的構建、公共危機下的政府公共關系等實踐問題進行分析。第四章意在洞悉非政府組織在公共事務治理中的功能及其在國家與社會關系重塑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從而在研究視野上,將非政府組織置于復合治理網絡中的重要位置,它與政府同等重要,并形成一種合作伙伴關系。第五章意在說明當代社會的治理變革不僅取決于政府的強制性制度變遷,也取決于公民主體性意識的發展,公民社會權利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的增強,公民對本國核心價值體系的理解和認同,及其對國家發展、社會進步形成的“共識”和廣泛參與。
走向社會建構的公共行政 內容簡介
人類社會正在被一場從“現代”步入“后現代”、從"理性構造"轉向“社會建構”的變革浪潮所裹狹。在以官僚制為范式的現代公共行政中,政府是"在場"的,壟斷的,而社會是"不在場"的,被排除在治理主體之外的,這正是現代絕對理性和二元對立思維模式的體現;其極端發展勢必將官僚和公民同時禁錮于牢籠之中,使其依附于理性之下,成為主體性消亡的奴隸。因此,只有重構公共行政的話語結構,激發官僚和公民的獨立人格,促生兩者的交往與合作行動,才能真正改變其不斷被異化的命運!蹲呦蛏鐣嫷墓残姓吩凇敖鈽嫛钡幕A上,對當代公共行政的話語變遷進行梳理,并透過美國進步時代改革、我國辛亥革命時期的“市民社會雛形”,探尋社會轉型過程中“社會建構國家”、“社會自我建構”的歷史邏輯。在此基礎上,《走向社會建構的公共行政》對服務型政府建設的理論與實務、非政府組織的功能與路徑、“公民性”的內涵與公民教育等問題展開探討,以期為未來社會的“合作型治理”提供智識參考。
走向社會建構的公共行政 目錄
**章 從理性建構走向社會建構:話語的變遷
**節 理性建構:對官僚制公共行政的話語透析
第二節 社會建構:政府與非政府組織的合作邏輯
第三節 后現代主義語境下政府與公民的溝通問題
第四節 從賢人之治到民主治理;儒家治道之反思
第二章 “社會-國家”的雙向建構:歷史與邏輯
**節 社會建構國家:辛亥革命時期的浙江商會
第二節 民主理念、公民教育與美國進步時代改革
第三章 社會建構下的服務型政府:理論與實踐
**節 新公共服務理論與服務型政府建設
第二節 服務型政府理論的馬克思主義淵源
第三節 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思想淵源與內涵
走向社會建構的公共行政 作者簡介
高猛,男,1983年生,河南南陽人,浙江海洋學院管理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社會管理,行政哲學與倫理。近3年來。主持2項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主持廳局級課題5項。曾出版《西方公民學說史》(合著/2012)、《國外公民學》(合編/2010)等著作,并在《哲學與文化月刊》(臺灣輔仁大學學報)、《中國行政管理》、《中國社會科學報》、《管理學報》、《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行政論壇》、《江淮論壇》、《學術探索》、《江西社會科學》和中國人民大學復印資料《政治學》等刊物上發表論文20余篇,在國外刊物或論文集上發表論文10余篇,其中被A&HCI、EI全文檢索9篇。陳炳,男,1972年生,浙江舟山人,浙江海洋學院管理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獲浙江省錢江人才計劃資助。主要研究方向:公民教育和社會治理,政治哲學。近3年來,主持省部級課題3項,主持廳局級項目5項。曾出版《希望田野——“三農”問題的調查與思考2010》(主編/2011)、《希望在海洋:舟山群島新區海洋產業發展研究》(副主編/2012)等著作,并在《哲學研究》、《經濟社會體制比較》、《社會科學戰線》、《思想教育研究》、《中國行政管理》、《探索與爭鳴》、《浙江學刊》和中國人民大學復印資料《政治學》、《思想政治教育》等刊物上發表論文20余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我與地壇
- >
回憶愛瑪儂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經典常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