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宏觀經濟風險傳導路徑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310040650
- 條形碼:9787310040650 ; 978-7-310-04065-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宏觀經濟風險傳導路徑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為10章,主要內容包括:財政風險的基本理論;我國財政風險現狀的實證分析;金融風險、金融危機及其基本理論等。
宏觀經濟風險傳導路徑研究 目錄
0.導論0.1 問題的提出0.1.1 “次貸”危機和美國債務風波引發世界各國對財政和金融安全的關注0.1.2 中國的財政金融風險問題關系密切0.1.3 財政金融風險共生性研究的理論意義0.2 研究現狀和文獻綜述0.2.1 財政風險0.2.2 金融風險和金融危機0.3 研究框架和分析方法0.3.1 內容結構0.3.2 研究方法和技術路線
第1章 財政風險的基本理論1.1 財政風險的概念和內涵1.1.1 財政風險的理論研究歷程1.1.2 財政風險的基本概念和分類1.2 各類財政風險的生成機制研究1.2.1 總量型風險1.2.2 干擾市場運行的結構性風險1.2.3 收入分配型風險1.3 公共風險和財政風險1.3.1 公共風險的形成與特征1.3.2 公共風險的分類與構成范圍1.3.3 公共風險推動財政體制的進步
第2章 我國財政風險現狀的實證分析2.1 總量型顯性風險2.1.1 財政赤字和收入風險狀況2.1.2 國債風險狀況2.1.3 國債余額管理制度2.1.4 對中國當前赤字和債務負擔可持續性的模型分析2.2 結構型隱性風險2.2.1 財政收入結構風險2.2.2 財政支出結構風險2.3 收入分配型財政調控風險2.3.1 城鎮居民收入分配的財政調控風險2.3.2 城鄉貧富差距拉大帶來的財政調控風險2.3.3 地區間收入分配不公平導致的財政轉移支付風險第3章 金融風險、金融危機及其基本理論3.1 金融風險的概念和內涵3.1.1 金融風險的理論研究歷程3.1.2 金融風險的基本概念及分類3.1.3 金融風險的基本特征3.2 金融危機的概念和內涵3.2.1 金融危機的危害性3.2.2 金融危機的概念及分類3.2.3 金融危機的理論研究3.3 金融風險和金融危機的成因及傳導機制3.3.1 金融風險的生成原因3.3.2 金融風險向金融危機演化的傳導機制3.4 金融風險程度的決定因素3.4.1 市場開放程度(Market Open degree)3.4.2 經濟狀況(Economical condition)3.4.3 貨幣國際化程度(Currency internationalizing degree)第4章 中國金融風險現狀的實證分析4.1 金融機構市場風險4.1.1 銀行機構的經營風險4.1.2 證券市場和券商的風險4.1.3 房地產金融風險4.2 金融指標管制風險4.2.1 匯率管制風險4.2.2 利率市場化風險4.3 政府監管缺位風險4.3.1 地下金融風險4.3.2 金融監管制度風險第5章 財政風險和金融風險的聯動機制與傳導關系5.1 財政風險和金融風險的共生性及傳導過程5.1.1 財政資金和金融資金的直接關系是風險聯動的邏輯起點5.1.2 財政風險和金融風險的共生性特征5.1.3 財政風險向金融風險轉化的傳導機制5.1.4 金融風險向財政風險轉化的傳導機制5.2 財政風險和金融風險聯動機制的博弈模型分析5.2.1 銀行對國有企業不良貸款導致財政風險的靜態博弈模型5.2.2 完全信息下動態博弈均衡模型5.2.3 國有企業“債轉股”風險的博弈分析5. 2.4.土地財政風險博弈模型分析第6章 財政金融風險聯動的案例分析和現狀評述6.1 西方國家幾次大規模財政金融危機經典案例6.1.1 1994年美國奧蘭治縣(橘縣)政府破產6.1.2 2001年阿根廷以支付危機為主要特征的債務危機6.1.3 冰島國家破產風險6.1.4 墨西哥金融危機6.1.5 東南亞金融危機6.1.6 俄羅斯危機6.1.7 西方財政金融危機的共有特征及經驗教訓6.2 我國財政赤字和貨幣供應量聯動性模型分析6.2.1 經濟變量的選擇6.2.2 回歸分析及模型結果的解釋6.2.3 政府收支與貨幣供給量相關性分析6.3 我國財政金融風險聯動狀況和政府調控措施6.3.1 財政和貨幣政策配合引發的聯動風險6.3.2 我國財政和金融風險相互傳導的宏觀背景6.3.3 我國財政風險向金融風險轉化的現實表現6. 3.4.我國金融風險向財政風險轉化的現實表現第7章 后金融危機時期西方政府債務風險的借鑒意義7.1 公債運行基本理論與制度7.1.1 公債風險理論7.1.2 公債的經濟效應7.2 西方發達國家債務危機的發展狀況回顧7.2.1 歐洲主權債務危機7.2.2 美國國債風險7.2.3 日本債務風險7.3 西方國家主權債務問題對中國公債運行的啟示7.3.1 重啟經濟加速增長模式所必須的擴張財政政策風險7.3.2 兩大宏觀調控政策救市步驟不一致導致程序性風險7.3.3 財政投資的增量投入導致經濟結構被扭曲7.4 警惕中國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7.4.1 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的現狀7.4.2 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成因分析第8章 我國社會保障體制的運行風險8.1 我國養老金債務的運行風險8.1.1 我國人口老齡化的趨勢和特點8.1.2 我國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隱性債務(IPD)的形成及規模8.1.3 養老保險隱性債務的危害8.1.4 破解養老保險個人賬戶沉重債務負擔的機制設想8.2 我國城鎮低收入群體保障性住房建設風險8.2.1 住房保障制度的理論基礎8.2.2 我國現行的低收入群體住房保障制度8.2.3 低收入群體保障性住房建設缺位風險及原因分析第9章 事業單位體制改革進程帶來的公共財政運行風險9.1 我國事業單位的改革進程回顧和未來發展方向的展望9.1.1 我國事業單位體制改革的歷史進程和經驗教訓9.1.2 我國事業單位改革未來的路徑選擇9.2 文教科衛事業財政支出總量風險決定投入規模9.2.1 文教科衛支出的性質和地位9.2.2 財政教育經費支出9.2.3 財政科學研究經費支出9.2.4 財政醫療衛生經費支出9.2.5 財政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9.3 文教科衛事業財政支出結構風險決定投入重點9.3.1 教育事業體制改革的財政投入9.3.2 醫療衛生事業體制改革的財政投入9.3.3 科學技術事業體制改革的財政投入9.3.4 文化事業體制改革的財政投入第10章 控制我國財政風險和金融風險聯動的政策建議10.1 明確政府活動和市場活動的界限,控制財政風險10.1.1 構建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公共財政體系10.1.2 提高財政規范收入能力10.1.3 深化財政支出管理改革10.1.4 公平收入分配應成為財政著力解決的重要風險10.1.5 建立財政風險預警系統,完善公債運行機制10.2 營造良好的金融運行環境,控制金融風險10.2.1 完善各金融機構的風險內部控制機制10.2.2 強化對金融機構進行的外部監管10.2.3 建立存款保險制度和特種救助銀行10.2.4 營造良好的宏觀金融環境10.3 有效抑制財政和金融風險的傳導聯動10.3.1 市場經濟轉軌階段財政與金融職能的錯位10.3.2 試圖完全割裂財政金融風險的聯系既不可行也不可取10.3.3 控制財政風險和金融風險傳導聯動的政策建議10.4 加強宏觀調控政策協調配合,控制政策性風險10.4.1 健全國家宏觀調控體系和公共財政10.4.2 完善產業政策、收入政策以及宏觀經濟政策的協調配合10.4.3 加快推進投融資制度改革10.4.4 為宏觀經濟政策配合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10.5 完善分稅制,控制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10.5.1 匹配各級政府的財權事權,完善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10.5.2 積極化解地方政府債務存量10.5.3 有效控制地方政府性債務新增流量10.5.4 加強財政和金融機構協調配合,規避債務融資平臺貸款風險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宏觀經濟風險傳導路徑研究 作者簡介
李偉,男,漢族,1980年11月出生,天津塘沽人,中共黨員,天津財經大學經濟學院財政系講師。先后師從天津財經大學張進昌教授和武彥民教授就讀稅務專業和財政學專業,并最終取得經濟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西方財稅理論和財政金融風險的傳導機制問題,曾赴上海財經大學進修半年、赴天津市河西區財政局進行為期半年的實踐鍛煉。
書友推薦
- >
史學評論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唐代進士錄
- >
二體千字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隨園食單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