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zhàn)為何爆發(fā)及戰(zhàn)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兩個女人一個清朝-晚清變局與慈禧太后-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8741901
- 條形碼:9787508741901 ; 978-7-5087-4190-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兩個女人一個清朝-晚清變局與慈禧太后-肆 本書特色
歷史題材*具突破性作品 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成員、國內權威清史專家 李治亭、楊東梁、王俊義聯(lián)袂推薦
兩個女人一個清朝-晚清變局與慈禧太后-肆 內容簡介
從本冊起,《兩個女人一個清朝》系列將另開新篇,開講晚清大變局中的政治女強人慈禧太后。乾隆帝的治世過去,接下來,就是政治上致虛守寂的“嘉道守成”時期。嘉慶帝進行過一次“咸與維新”的改良嘗試,結果卻是虎頭蛇尾的。道光朝承乾嘉兩朝流末,政治上陳陳相因,淆亂粗糙之象卻已層層暴露。中英**次鴉片戰(zhàn)爭,本為一次規(guī)模不大的戰(zhàn)爭。但怯懦短視的道光帝所簽訂的《中英南京條約》,卻開了一個很壞的先例;它使得外國殖民資本勢力開始滲入中國這塊古老的土地。咸豐帝上來之后,雖然擺出了一種攘臂奮爭的姿勢,卻已無力阻止傾蕩顛危局勢的發(fā)生。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奕詝再戰(zhàn)英法聯(lián)軍,結果卻還得簽訂屈辱的城下之盟。落第秀才洪秀全在南方的趁虛而起,竟然把太平天國的這把野火,燒進了南京城。正是在殘陽如血的一種歷史背景之下,有一位叫葉赫那拉氏的滿族女子,卻在繁文縟節(jié)的迷霧深宮中靜靜地成長起來。實際上,葉赫那拉氏一生的好運氣,應該是從為咸豐帝生了獨子小載淳伊始的。“辛酉之變”既冷血又華麗。晚清由此走上了一條兩宮皇太后“垂簾聽政”的政治體制。
兩個女人一個清朝-晚清變局與慈禧太后-肆 目錄
1.慈禧降生,與和珅的一段轉世報恩傳說有關
2.嘉慶朝虎頭蛇尾的“咸與維新”
3.一樣悲歡逐逝波的道光帝
4.讓道光帝郁悶的時評:治家有余,治國不足
第二章 半夢半醒時分,發(fā)生了鴉片戰(zhàn)爭
1.寂靜的晚清帝國
2.英國人從海上運來了大量鴉片
3.鴉片圍城,林則徐策劃了禁煙反擊戰(zhàn)
4.欲戰(zhàn)欲和,主戰(zhàn)的林則徐、主和的琦善都倒霉了
5.簽訂《中英南京條約》,耆英開了一個惡劣先例
第三章 葉赫那拉氏這一家子
1.她來自于一個“根正苗紅”的公務員世家
2.父親惠徵的官場沉浮之路
3.惠徵家的女子,個個驕傲得像漂亮的小母雞,慈禧是其中*驕傲的
兩個女人一個清朝-晚清變局與慈禧太后-肆 相關資料
我讀高陽的小說與讀厚英的小說不約而同地產生了同樣的感覺,要而言之,兩作家嚴格按照清史與相關人物的本來面貌去描寫,故“寫出來”的故事及“塑造”的人物形象,無不與歷史的真實相吻合。 ——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成員,著名清史專家李治亭 紅顏豈能都是“禍水”,性別不能鎖定優(yōu)劣。三百年清史波瀾壯闊,兩個女人橫空出世,孝莊、孝欽各領風騷,一頭一尾時代迥然。多少興亡事,盡在演繹中,千秋功過,自有后人評說。 ——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成員,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導,原圖書館館長 楊東梁 以真實的記述與藝術的描繪相結合的方式,通過清前、后期兩個女人的人生故事,書寫有清一代的歷史興亡,是史學走出書齋,接近平民大眾的有益嘗試。 ——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成員,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總編,前中國人民大學清史所所長 王俊義
兩個女人一個清朝-晚清變局與慈禧太后-肆 作者簡介
郭厚英女,浸潤文字二十余年,文字散見于國內諸多報紙雜志,為天涯“煮酒論史”熱度寫手,尤長于歷史類、女性類細膩文字的描寫。著有民國歷史《塵埃里開出的花》《那一世的風情》《王牌潛伏:大上海的黑白人生》《夜上海往事》等作品。 劉燕君 男,歷史專欄作家,民間清史、民國史研究者。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月亮虎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隨園食單
- >
莉莉和章魚
- >
推拿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