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中國古代戲曲理論與批評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02596
- 條形碼:9787516102596 ; 978-7-5161-0259-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古代戲曲理論與批評 本書特色
《中國古代戲曲理論與批評》由吳瑞霞所著,本書是關于中國古代戲曲藝術批評實踐與理論的研究。本著對傳統藝術的研究,實際上也是對可能生成的潛藝術范型或正在生成的新藝術范型的探討的指導思想,在忠實于戲曲批評實踐與理論的歷史本真的同時,以艾布拉姆斯的“世界”、“作者”、“作品”、“讀者”等“四要素”的當代理論為契機,從戲曲的音樂結構、劇情結構、代言體的創作與表演、戲曲的互動接受、戲曲的藝術品格以及戲曲理論的生成與諸藝術理論的關系等方面,對中國古代戲曲理論進行了較為系統的梳理與研究。在對相關概念、命題的探討與闡釋中,辨識南曲與北曲、曲牌聯套體與板式體、中國古代戲曲與當下新潮音樂文化等的流變關系及藝術個性,從‘唱”、“念”、“做”、“打”的代言體文本及舞臺創作與“觀”、“聽”接受等領域,突出了中國古代戲曲的藝術特質與審美魅力,使本書的理論研究既具有學術的當代性,又符合古代戲曲理論及批評的原意。
中國古代戲曲理論與批評 內容簡介
《中國古代戲曲理論與批評》由吳瑞霞所著,本書是關于中國古代戲曲藝術批評實踐與理論的研究。本著對傳統藝術的研究,實際上也是對可能生成的潛藝術范型或正在生成的新藝術范型的探討的指導思想,在忠實于戲曲批評實踐與理論的歷史本真的同時,以艾布拉姆斯的“世界”、“作者”、“作品”、“讀者”等“四要素”的當代理論為契機,從戲曲的音樂結構、劇情結構、代言體的創作與表演、戲曲的互動接受、戲曲的藝術品格以及戲曲理論的生成與諸藝術理論的關系等方面,對中國古代戲曲理論進行了較為系統的梳理與研究。在對相關概念、命題的探討與闡釋中,辨識南曲與北曲、曲牌聯套體與板式體、中國古代戲曲與當下新潮音樂文化等的流變關系及藝術個性,從'唱”、“念”、“做”、“打”的代言體文本及舞臺創作與“觀”、“聽”接受等領域,突出了中國古代戲曲的藝術特質與審美魅力,使本書的理論研究既具有學術的當代性,又符合古代戲曲理論及批評的原意。
中國古代戲曲理論與批評 目錄
中國古代戲曲理論與批評 作者簡介
吳瑞霞,祖籍湖北紅安,1952年7月出生于武漢。湖北師范學院教授、湖北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湖北師范學院首批碩士研究生導師。1965年至1968年就讀于湖北省武昌實驗中學。1968年底至1970年隨學校同學下鄉到湖北潛江勞動。1970年至1979年招工到長江葛洲壩工程局工作。1979年考入湖北師范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就讀,1983年畢業留校任教至今。從事高等教育工作近三十年,先后為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生與研究生開設了《文學概論》、《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中國古代戲曲理論名著選講》、《選講》等課程。科研方向為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現己在《戲劇》、《戲曲藝術》、《江漢論壇》、《武漢大學學報》等省級以上刊物發表學術論文六十多篇。出版了學術專著《中國文化藝術思維論》。學術論文《李漁聲律觀評析》2004年獲中國第七屆藝術節王國維戲曲論文二等獎。全部科研成果均為獨撰。現為湖北師學院本科教學督導、研究生教學督導、湖北省高等學校教學巡視員。
- >
隨園食單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姑媽的寶刀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我與地壇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