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黨的重要歷史人物與早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12656
- 條形碼:9787516112656 ; 978-7-5161-1265-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黨的重要歷史人物與早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本書特色
宋鏡明等編著的《黨的重要歷史人物與早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系列學術叢書之一。本書全面系統地闡述黨的早期重要歷史人物在馬克思主義傳播的中國化、運用的中國化和創新的中國化等方面的歷史貢獻。內容包括李大釗與早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陳獨秀與早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李達與早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等。
黨的重要歷史人物與早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內容簡介
在一定意義上說,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就是一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史。在中共早期(1919—1927),杰出的馬克思主義者李大釗、陳獨秀、李達、李漢俊、瞿秋白、毛澤東、蔡和森、周恩來、鄧中夏、惲代英等,不僅積極傳播馬克思主義,同反對馬克思主義的思潮展開論爭,捍衛馬克思主義,而且努力應用馬克思主義于中國國情,初步提出了關于中國革命的基本思想,開創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起步階段。《黨的重要歷史人物與早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為視角,堅持史、著、論相結合,歷史與邏輯相統一的原則,全面系統地闡述黨的早期重要歷史人物在馬克思主義傳播的中國化、運用的中國化和創新的中國化等方面的歷史貢獻。 《黨的重要歷史人物與早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由宋鏡明等編著。
黨的重要歷史人物與早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目錄
一 滿腔熱情地傳播馬克思主義
二 在論爭中捍衛馬克思主義
三 努力應用馬克思主義于中國國情
李大釗與早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一 研究、宣傳和捍衛馬克思主義
二 關于建黨思想與建黨活動
三 關于中國革命的對象、形式和領導權
四 對農民問題和統一戰線問題的認識
五 對社會主義的闡釋與展望
陳獨秀與早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一 從激進的民主主義者轉變為馬克思主義者
二 積極研究、傳播和捍衛馬克思主義
三 對中國革命基本問題的思考與探索
李達與早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黨的重要歷史人物與早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作者簡介
宋鏡明同志,1938年出生于湖南雙峰縣,1961年畢業于武漢大學歷史系,留校任教至今。擔任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宋教授兼任全國第一、二、三屆中國現代史人物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共產黨史學會第四、五屆理事會理事暨中共黨史學科建沒專業委員會委員等職。 宋教授自1986年以來,公開出版《李達傳記》、《毛澤東建黨科學體系發展史》等著作十余部,其中獨著3部、編著1部,作為第—作者合著和主編的著作8部。并主編教材2部,參著4部,合譯1部,完成國家和省部級哲學社會科學基金課題7項(含國家社科重點課題1項)。他發表《李達同志在建黨時期對傳播馬克思主義的貢獻》、《劉少奇與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第一次理論飛躍》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改進黨的執政方式和領導方式的價值坐標》(合撰)等120余篇論文;榮獲省社會科學優秀著作二、三等獎6項。 宋教授為武大中共黨史(含黨的學說與黨的建設)博士點和國家級重點學科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思想政治教育博士點的學科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吳向偉,1967年生,湖北大悟人,法學博士。現為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中共黨史的教學與研究。在《高校理論戰線》、《思想理論教育導刊》、《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等刊物上發表論文30余篇,出版專著1部,參編教材和教輔資料3部。
- >
自卑與超越
- >
史學評論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我與地壇
- >
二體千字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山海經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