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最新真考題庫模擬考場及詳解·二級MSOffice高級應用
-
>
決戰行測5000題(言語理解與表達)
-
>
軟件性能測試.分析與調優實踐之路
-
>
第一行代碼Android
-
>
JAVA持續交付
-
>
EXCEL最強教科書(完全版)(全彩印刷)
-
>
深度學習
GIS與地圖信息綜合基本模型與算法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7088269
- 條形碼:9787307088269 ; 978-7-307-08826-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GIS與地圖信息綜合基本模型與算法 本書特色
《GIS與地圖信息綜合基本模型與算法》是毋河海多年來在國家測繪局的“六五”、“七五”、“八五”科研攻關項目、兩個相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和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項目的研究成果的集成,是筆者在GIS與地圖信息綜合這一大旋渦中沉浮的一些記錄。為了表明研究問題時的領域環境,筆者在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在本書中簡要地提及了國內外專業界一些有關的論述和本領域的一些比較突出的學術思想與方法,并盡可能標明相關作者與出處,以便讀者參考。
GIS與地圖信息綜合基本模型與算法 內容簡介
《gis與地圖信息綜合基本模型與算法》是作者毋河海完成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測繪局科研項目和教育部高校博士學科點專項基金項目等地圖綜合問題研究成果的集成,書中研究的僅是在地圖數據庫或gis
空間數據庫中存儲的地圖空間信息。主要研究內容如下: 1.綜合的dlm(數字景觀模型)觀
因為綜合子過程多種多樣,我們可把它們“再綜合”為兩類,dlm類和
dcm類。**類包括信息變換算子;第二類包括圖形再現算子(數字/圖形轉換),它原則上不涉及信息量的改變。基于這一觀點,我們可把核心問題集中于研究改變地圖內容及其細節的**類算子。所謂的模型綜合、數據庫綜合與dl
GIS與地圖信息綜合基本模型與算法 目錄
1.1 模型的概念
1.1.1 什么是模型
1.1.2 模型的形式分類
1.1.3 模型的影響因素
1.1.4 主導因素模型
1.1.5 模型的作用
1.1.6 “替身”原理
1.2 模型方法
1.2.1 模型的多態性
1.2.2 模型的功能分類
1.3 信息模型
1.3.1 概念層次上的信息模型
1.3.2 邏輯層次上的信息模型
1.3.3 物理層次上的信息模型
GIS與地圖信息綜合基本模型與算法 作者簡介
毋河海,男,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1933年12月26日出生于河南省靈寶縣,1962年2月畢業于蘇聯莫斯科測繪工程學院地圖學系,獲(蘇)地圖制圖工程師稱號。1979—1981年,在聯邦德國法蘭克福應用測量研究所進行自動化地圖制圖與地圖數據庫管理系統(CDBMS)研究。1988年被武漢市科協評為武漢科技新秀,被國家人事部授予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自1991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白l993年起擔任國家科技獎勵委員會特邀評委。2002年被湖北省科協評為湖北省科技精英。 在地圖學領域中,相繼提出了下述理論和方法:l965年發表《地勢圖高度表選擇的原理與方法》,推導出變距高度表視覺變形“數值”評估公式。1978年提出與實現“斜軸拋物線光滑插值”,它能自動調節曲線松緊,無需人工干預,具有自適應性。l981年在原西德測繪雜志上發表《地貌形態自動綜合的原理與方法》(Prinzipund Methodeder Automatischen Generalisierung der Reliefformen),首次提出并初步實現了基于地貌結構線的地貌形態自動綜合。國際制圖協會自動綜合委員會主席R.Weibel(1987)認為該文所述的是真正的地貌形態綜合,適應于更大的比例尺跨度,并把該文作為本研究領域的第一篇論文;原西德學者W.Weber(1982)認為該文所提出的方法是用二維的“線”實現三維“體”的綜合。此外,WanningPeng、MoracotPilouk、KlausTempfli(1996)等專家也做了類似的評價。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煙與鏡
- >
推拿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