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也有風雨也有晴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6359955
- 條形碼:9787506359955 ; 978-7-5063-5995-5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也有風雨也有晴 本書特色
散文是一種充滿悖論的文體。它有點像小說,需要敘事、狀物寫人;然而它又不是小說,它需要比小說有更多的熔鑄、揮灑與靈動。它有點像詩,需要意境、意象與哲思;然而它又不是詩,它需要比詩有更多的言說、洞見與感悟。它需要謀篇布局,高度技巧;然而在散文大家那兒,這一切又必須退避三舍,化為無痕。它是*容易進入的文體,然而進入容易修煉難,修成“正果”更難。當然這是針對純散文或者說是嚴肅散文而言的。
也有風雨也有晴 內容簡介
特殊時間、特殊地點、特殊情結、特殊參訪,歷史縱深、文化視角、以文會友、民間敘事,成就了也彰顯了文化大散文《難忘臺灣 難忘金門》超越時空的恒久魅力。 目睹、見證、親歷、也參與了“新時期文學三十年”,令“師長背影”, “舊雨新知”鮮活、生動、溫馨而感人;令與王蒙的對話細致入微而又還原歷史。“青春記憶”,帶我們走進作者的學生時代;“異域情絲”讓我們領略了作者在國外進行文學交流的風采;“西部情韻”呢?則既是作者的收獲,也是作者辛勤耕耘、青春付出,心血汗水與情感的揮灑,同時《也有風雨也有晴》也負載著作者的人生感悟……
也有風雨也有晴 目錄
也有風雨也有晴(代序) **輯 難忘臺灣難忘金門 好事多磨——穿越歷史的飛行 兩岸情結與到家的感覺 松山機場“群英會”與“兩岸文藝會金門” 《x島之兩門相望》與陳水在縣長的苦衷 官窯名家精品聯展與兩岸共創千禧瓷版畫 荒蕪的文化島 金門的守護神——風獅爺 民俗文化村與王應睞故居 太武風景與“廣東粥鋪”的山東老鄉 戰爭島的戰爭記憶 知識分子的憂慮 聽李敖痛罵李登輝 參觀國父紀念館 敘香園的笑聲 臺北的“公車”與“公車詩” 《創世紀》的宴請 環北海游 做客在老畫家的山間別墅 參觀臺北故宮博物院 摩耶精舍的遺憾與文協大樓的詩人興會 相見時難別亦難 蜀魚小聚與海鮮大餐 難忘金門難忘臺灣 第二輯 師長背影 和諧、誠信與說真話——在某個會議上的發言并以此文悼念巴金老 我與張光年的忘年交——從張光年的一封來信說起 憶馮牧三題 永久的思念——憶寬厚如兄長的唐達成 斯人已逝風范長存——片片斷斷憶吳堅 蒼龍日暮還行雨老樹春
也有風雨也有晴 作者簡介
陳德宏,生于沂蒙革命老區臨沭縣,學習、成長、工作于大西北的蘭州;大學畢業后只從事過兩種職業:教師與文學編輯。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參與全國第一家省級文藝理論刊物《當代文藝思潮》的創辦及編輯工作,直至1987年年底該刊停刊;之后轉入《飛天》文學月刊,繼續編輯生涯;目睹、見證、親歷、也參與了"新時期文學三十年"。曾任甘肅作協副主席,《飛天》主編,中國作家協會六屆、七屆全委會委員,政協甘肅省八屆委員會委員、九屆委員會常委等。主要時間與精力從事編輯及文學活動的組織服務工作,業余從事文藝評論、報告文學及散文隨筆的寫作。主要著作有文藝評論集《文藝觀潮》,長篇報告文學《跨世紀的輝煌》、《銅城交響樂》、《史興全與企業家的T型結構》《跨越夢想》及文化大散文《張光年與黃河大合唱》、《難忘臺灣 難忘金門》等。
- >
姑媽的寶刀
- >
唐代進士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我與地壇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