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民國演義-(全兩冊)-彩色插圖本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3950070
- 條形碼:9787503950070 ; 978-7-5039-5007-0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民國演義-(全兩冊)-彩色插圖本 本書特色
風靡海內外的一部通俗歷史巨著,毛澤東案頭的一部常備書。浩浩一千余回,寫盡幾度春秋。這是一部通俗的人人都看得懂的政治教科書、生活教科書、歷史教科書、文學教科書。該書上起秦始皇,下至1920年,共記述了2166年的歷史。 《中國歷代通俗演義》兩部全書包括《前漢演義》、《后漢演義》、《兩晉演義》、《南北朝演義》、《唐史演義》、《五代史演義》、《宋史演義》、《元史演義》、《明史演義》、《清史演義》、《民國演義》共計11部1040回,約600萬字。 本冊為《民國演義》由蔡東藩編著。
民國演義-(全兩冊)-彩色插圖本 內容簡介
蔡東藩先生的這套《中國歷代通俗演義》從秦漢寫到民國,全書共一千余回,五百多萬字,寫了近二千二百年的歷史;主本信史,旁征野史,取材審慎,觀點平實,內容豐富,敘述有法,用語雅潔,自評自注,理趣兼備,洵為通俗史著的經典。 這套書出版以后,廣受歡迎和好評。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中葉,毛澤東曾致電李克農購此書兩部,以解決延安干部學習中國歷史之需。臥室床畔,長置此書,著名史學家紫德賡認為,此書作為歷史知識講,雖有不足,但內容是夠豐富的,敘述是有系統的。著名小說家二月河認為,此書文學上只能說是中平之作,但讀此書可以入門民族歷史,且是獨此一家,別無分店。 《民國演義》為其中的明史部分。《民國演義》由蔡東藩編著。
民國演義-(全兩冊)-彩色插圖本 目錄
**回 揭大綱全書開始 乘巨變故老重來 第二回 黎都督復函拒使 吳軍統被刺喪元 第三回 奉密令馮國璋逞威 舉總統孫中山就職 第四回 復民權南京開幕 抗和議北伐興師 第五回 彭家珍狙擊宗社黨 段祺瑞倡率請愿團 第六回 許優待全院集議 允退位民國造成 第七回 請瓜代再開選舉會 迓專使特辟正陽門 第八回 變生不測蔡使遭驚 喜如所期袁公就任 第九回 袁總統宣布約法 唐首輔組織閣員 第十回 踐夙約一方解職 借外債四國違言 第十一回 商墊款熊秉三受謗 拒副署唐少川失蹤 第十二回 組政黨笑評新總理 嗾軍人脅迫眾議員 第十三回 統中華厘定法規 征西藏欣聞捷報 第十四回 張振武赴京伏法 黎宋卿通電辯誣 第十五回 孫黃并至協定政綱 陸趙遞更又易總理 第十六回 祝國慶全體臚歡 竊帝號外蒙抗命 第十七回 示協約驚走梁如浩 議外交忙煞陸子欣 第十八回 憂中憂英使索復文 病上病清后歸冥箓 第十九回 競選舉黨人滋鬧 斥時政演說招尤 第二十回 宋教仁中彈捐軀 應桂馨泄謀拘案 第
民國演義-(全兩冊)-彩色插圖本 節選
**回 揭大綱全書開始 乘巨變故老重來 鄂軍起義,各省響應,號召無數兵民,造成一個中華民國。什么叫做民國呢?民國二字,與帝國二字相對待。從前的中國,是皇帝主政,所有神州大陸,但教屬諸一皇以下,簡直與自己的家私一般,好一代兩代承襲下去。 自從夏禹以降,傳到滿清,中間雖幾經革命,幾經易姓,究不脫一個皇帝范圍。小子生長清朝,猶記得十年以前,無論中外,統稱我國為大清帝國。到了革命以后,變更國體,于是將帝字廢去,換了一個民字。帝字是—人的尊號,民字是百姓的統稱。—人當國,人奠敢違,如或賢明公允,所行政令,都愜人心,那時國泰民安,自然至治。怎奈創業的皇帝,或有幾個賢明,幾個公允,傳到子子孫孫,多半昏慣糊涂,暴虐百姓,百姓受苦不堪,遂鋌而走險,相聚為亂,所以歷代相傳,總有興亡。天下無不散的筵席,從古無不滅的帝家。近百年來,中外人士,究心政治,統說皇帝制度,實是不良,欲要一勞永逸,除非推翻帝制,改為民主不可。依理而論,原說得不錯。皇帝專制,流弊甚多,若改為民主,雖未嘗無總統,無政府,但總統由民選出,政府由民組成,當然不把那昏憒糊涂的人物,公舉起來。況且民選的總統,民組的政府,統歸人民監督;一國中的立法權,又屬諸人民,總統與政府,只有一部分的行政權,不能違法自行,倘或違法,便是叛民,民得彈劾質問,并可將他摔去。這種新制度,既叫做民主國體,又叫做共和國體,真所謂大道為公,*好沒有的了。 小子每憶起辛亥年間,一聲霹靂,發響武昌,全國人士,奔走呼應,仿佛是癡狂的樣兒。此時小子正寓居滬上,日夕與社會相接,無論紳界學界,商界工界,沒一個不喜形于色,聽得民軍大勝,人人拍手,個個騰歡,偶然民軍小挫,便都疾首蹙額,無限憂愁。因此紳界籌餉,學界募捐,商界工界,情愿歇去本業,投身軍伍,誓志滅清,甚至嬌嬌滴滴的女佳人,也居然想做花木蘭、梁紅玉,組織什么練習團、競進社、后援會、北伐隊,口口女同胞,聲聲女英雄,鬧得一塌糊涂。還有一班超等名伶、時髦歌妓,統乘此大出風頭,借著色藝,醵貲助餉,看他宣言書,聽他演說談,似乎這愛國心,已達沸點,若從此堅持到底,不但衰微的滿清容易掃蕩,就是東西兩洋的強國,也要驚心動魄,讓我一籌呢。老天總算做人美,偏早生了一個孫中山,又生了一個黎黃陂,并且生了一個袁項城,趁這清祚將絕的時候,要他三人出來做主,干了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把二百六七十年的清室江山,一古腦兒奪還,四千六百多年的皇帝制度,一古腦兒掃清。我國四萬萬同胞,總道是民國肇興,震鑠今古,從此光天化日,函夏無塵,大家好安享太平了。 誰知民國元二年,你也集會,我也結社,各自命為政黨,分門別戶,互相詆誹,已把“共和”二字,撇在腦后,當時小子還原諒一層,以為破壞容易,建設較難,各人有各人的意見,表面上或是分黨,實際上總是為公,倘大眾競爭,辯出了一種妥當的政策,實心做去,豈非是愈競愈進嗎?無如聚訟曉曉,總歸是沒有辯清,議院中的議員,徒學了劉四罵人的手段,今日吵,明日鬧,把筆墨硯瓦,做了兵械,此拋彼擲,飛來飛去,簡直似孩兒打架,并不是政客議事,中外報紙,傳為笑談。那足智多能的袁項城,看議會這般胡鬧,料他是沒有學識,沒有能耐,索性我行我政,管什么代議不代議。 約法不約法,黨爭越鬧得歷害,項城越笑他庸騃,后來竟仗著兵力,逐去議員,取消國會。東南民黨,與他反對,稍稍下手,已被他四面困住,無可動彈,只好抱頭鼠竄,不顧而逃。袁項城志滿心驕,遂以為人莫余毒,竟欲將辛苦經營的中華民國,據為袁氏—人的私產。可笑那熱中人士,接踵到來,不是勸進,就是稱臣,向時倡言共和,至此反盛稱帝制。斗大的洪憲年號,抬出朝堂,幾乎中華民國,又變作袁氏帝國。偏偏人心未死,西南作怪,醞釀久之,大江南北,統飄揚這五色旗,要與袁氏對仗。甚至袁氏左右,無不反戈,新華宮里,單剩了幾個嬌妾,幾個愛子,算是奉迎袁皇帝。看官!你想這袁皇帝尚能成事嗎?皇帝做不成,總統都沒人承認,把袁氏氣得兩眼翻白,一命嗚呼。 副總統黎黃陂,援法繼任,仍然依著共和政體,敷衍度日。黃陂本是個才不勝德的人物,仁柔有余,英武不足;那班開國元勛,及各省丘八老爺,又不服他命令,鬧出了一場復辟的事情。冷灰里爆出熱栗子,不消數日,又被段合肥興兵致討,將“共和”兩字,掩住了“復辟”兩字。宣統帝仍然遜位,黎黃陂也情愿辭職,馮河問由南而北,代任總統,段居首揆。西南各督軍,又與段交惡,雙方決裂,段主戰,馮主和,府院又激成意氣,弄到和不得和,戰無可戰,徒落得三湘七澤,做了南北戰爭的磨中心,忽而歸北,忽而歸南,擾擾年余,馮、段同時下野。 徐氏繼起,因資望素崇,特地當選,任為總統。他是個文士出身,不比那袁、黎、馮三家,或出將門,或據軍閥,雖然在前清時代,也曾做過東三省制軍,復人任內閣協理,很是有點閱歷,有些膽識;究竟他慣用毛錐,沒有什么長槍大戟,又沒有什么虎爪狼牙,只把那老成歷練四字,取了總統的印信,論起勢力,且不及段合肥、馮河間。河間病歿,北洋派的武夫系,自然推合肥為領袖,看似未握重權,他的一舉一動,實有足踏神京、手掌中原的氣焰。麾下一班黨羽,組成一部安福系,橫行北方,偌大一個徐總統,哪里敵得過段黨。段黨要什么,徐總統只好依他什么,勉勉強強地過了年余,南北的惡感,始終未除,議和兩代表,在滬上駐足一兩年,并沒有一條議就,但聽得北方武夫系,及遼東胡帥,又聯結八省同盟,與安福系反對起來,京畿又做了戰場,安福部失敗,倒臉下臺,南方也黨派紛爭,什么滇系,什么桂系,什么粵系,口舌不足,繼以武力。咳!好好一座中國江山,被這班強有力的大人先生,鬧到四分五裂,不可究詰,共和在哪里?民主在哪里?轉令無知無識的百姓,反說是前清制度,沒有這般瞎鬧,暗地里怨悔得很。 小子雖未敢作這般想,但自民國紀元,到了今日,模模糊糊的將及十年。這十年內,蒼狗白云,幾已演出許多怪狀,自愧沒有生花筆,粲蓮舌,寫述歷年狀況,喚醒世人癡夢。篝燈夜坐,愁極無聊,眼睜睜地瞧著硯池,尚積有幾許剩墨,硯池旁的禿筆,也躍躍欲動,令小子手中生癢,不知不覺地撿出殘紙,取了筆,蘸了墨,淋淋漓漓,潦潦草草地寫了若干言,方才倦臥。明早夜間,又因余懷未盡,續寫下去,一夕復一夕,一帙復一帙,居然積少成多,把一肚皮的陳油敗醬,盡行發出。哈哈!這也是窮措大的牢騷,書呆子的伎倆,看官不要先笑,且看小子筆下的讕言! ……
民國演義-(全兩冊)-彩色插圖本 作者簡介
蔡東藩(1877-1945年),名郕,字椿壽,號東藩,浙江蕭山臨浦鎮人。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考取秀才。宣統元年(1909年)考取省優貢生,次年朝考入選。從民國5年(1916)開始,他用10年的時問,獨立完成《中國歷代通俗演義》,全書共11部、45冊、1040回、600余萬字,成為記錄公元221年到民國9年,2130余年間中國歷史的不朽長卷。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推拿
- >
唐代進士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