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砌體結構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7348900
- 條形碼:9787807348900 ; 978-7-80734-890-0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砌體結構 本書特色
《砌體結構》:普通高等學校土建類“十二五”應用規劃教材
砌體結構 內容簡介
本書重點闡述砌體結構的基本原理和設計方法,內容包括:緒論、砌體材料及其力學性能、砌體結構構件的承載力計算、配筋砌體構件等。
砌體結構 目錄
砌體結構 節選
《砌體結構》以我國新頒布的《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50003-2001)為依據,重點闡述砌體結構的基本原理和設計方法。內容包括:緒論,砌體材料及其力學性能,砌體結構構件的承載力計算,配筋砌體構件,混合結構房屋墻體設計,過梁、墻梁、挑梁及墻體構造。為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和擴大知識面,每章附有針對性強的例題、思考題!镀鲶w結構》可作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專業的教材,也可作為建筑結構設計、施工、科研及管理人員的參考用書。
砌體結構 相關資料
插圖:由磚、石或砌塊組成,并用砂漿黏結而成的材料稱為砌體。由砌體建造的結構稱為砌體結構。砌體結構在土木工程中是一種主要的承重結構,它在鐵路、公路、橋涵等工程中又稱為圬工結構。砌體結構是最古老的一種建筑結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輝煌的紀錄。公元前約3000年埃及在吉薩采用塊石建成三座大金字塔,工程浩大。羅馬在公元75-80年采用石結構建成羅馬大角斗場,至今仍供人們參觀。。君士坦丁堡在公元6世紀建成了磚砌大跨結構的圣索菲亞大教堂,具有很高的技術水平。在我國,考古發掘資料表明,新石器時代末期已有地面木構架建筑和木骨泥墻建筑。到公元前20世紀時(相當于夏代)則發現有夯土的城墻。商代(公元前1600年至前1046年)以后,逐漸采用黏土做成的版筑墻,到西周時期已有燒制的瓦。在戰國時期的墓中發現有燒制的大尺寸空心磚,這種空心磚盛行于西漢(公元前206年至公元8年),但由于制造復雜,至東漢(公元25年至220年)末年似已不再生產。如果以時間為主線和劃分依據,砌體結構在我國的發展過程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在清代(1616~1911年)末年、19世紀中葉以前,我國的磚石建筑主要為城墻、佛塔和少數磚砌重型穹拱佛殿以及石橋和石拱橋等。萬里長城(見圖1.1)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偉大奇跡,超過5000km的共有三個朝代:一是秦始皇時修筑的西起臨洮、東至遼東的萬里長城;二是漢代修筑的西起今靳疆、東至遼東的內外長城和烽燧亭障,全長10000多km;三是明代修筑的西起嘉峪關、東到鴨綠江畔的長城,全長8851.8km。墻的結構是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而定的,總觀萬里長城的構筑方法,有如下幾種類型:版筑夯土墻、土坯壘砌墻、青磚砌墻、石砌墻、磚石混合砌筑和條石。河南登封嵩岳寺塔始建于北魏孝明帝正光元年(公元520年),由基臺、塔身、密檐和塔剎幾部分組成(見圖1_2),塔外觀為十二邊形,共15層,總高43.5m,系糯米汁拌黃土泥作漿,青磚壘砌而成。嵩岳寺塔為磚砌單筒體結構,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密檐式磚塔。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月亮虎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