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書海漫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300483
- 條形碼:9787513300483 ; 978-7-5133-0048-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書海漫筆 本書特色
我是一個忘性很大的人,剛讀過的書,書中的重要內容和那些有趣的情節。就記不清了。為了增強記憶力。每每讀書,凡書中的重要內容和那些有趣的情節,我便抄下來。久而久之,對于抄下來的重要內容,特別是那些有趣的情節,鑒賞之余,我又作起評論來了。或評其好壞,或議其價值,或贊其意義,或論其風格,或釋其名物。或詮其典故,或考其源流,或明其功用,或聯系今天的實際,或和現實對照…… ——劉國盈
書海漫筆 內容簡介
《書海漫筆》內容簡介:我是一個忘性很大的人,剛讀過的書,書中的重要內容和那些有趣的情節,就記不清了。為了增強記憶力,每讀書,凡書中的重要內容和那些有趣的情節,我便抄下來。久而久之,對于抄下來的重要內容,特別是那些有趣的情節,鑒賞之余,我又作起評論來了,或評其好壞,或議其價值,或贊其意義,或論其風格,或釋其名物,或詮其典故,或考其源流,或明其功用,或聯系今天的實際,或和現實對照……當然,也有存疑的,待請教的,讀不太懂的,等等。總之,這樣一來,不僅增強了記憶力,而且大大增加了讀書的趣味。這本來是個人讀書的一種方法和習慣,不想竟引起了某些人的好奇,想一睹其究竟,于是特選編了這本《書海漫筆》,以饗讀者。
書海漫筆 目錄
周作人自號知堂
關于“乏”字
怪教授不怕殺頭
一首小詩
老娘與師娘的原意
寫作上的一個竅門
日本為什么無條件投降
一則笑話
苦練可以成材
勾欄與妓院
西南聯大的校歌
閉門羹和護門草
對李賀詩的解釋
韓愈是怎么認識李賀的?
書海漫筆 節選
《書海漫筆》內容簡介:我是一個忘性很大的人,剛讀過的書,書中的重要內容和那些有趣的情節,就記不清了。為了增強記憶力,每讀書,凡書中的重要內容和那些有趣的情節,我便抄下來。久而久之,對于抄下來的重要內容,特別是那些有趣的情節,鑒賞之余,我又作起評論來了,或評其好壞,或議其價值,或贊其意義,或論其風格,或釋其名物,或詮其典故,或考其源流,或明其功用,或聯系今天的實際,或和現實對照……當然,也有存疑的,待請教的,讀不太懂的,等等。總之,這樣一來,不僅增強了記憶力,而且大大增加了讀書的趣味。這本來是個人讀書的一種方法和習慣,不想竟引起了某些人的好奇,想一睹其究竟,于是特選編了這本《書海漫筆》,以饗讀者。
書海漫筆 相關資料
馮友蘭的新體詩:“西山蒼蒼,滇水茫茫,這已不是渤海太行,這巳不是衡岳瀟湘。同學們,莫忘記失掉的家鄉,莫辜負偉大的時代,莫耽誤寶貴的辰光。趕緊學習,趕緊準備,抗戰建國都要我們擔當。同學們,要利用寶貴的辰光,要創造偉大的時代,要恢復失掉的家鄉。”朱自清不加作者姓名,把這兩首歌詞寄給時在浙江大學的張清常。張清常收到這兩首歌詞后反復吟誦,再三思考、比較,認為《滿江紅》不僅適合作歌詞,而且氣勢悲壯激越,于是就譜了曲,寄還給朱自清,這就成了羅庸作詞張清常作曲的西南聯大的校歌。校歌的確既有學校的特點,又有啟發學生愛校之心的作用,畢業多年的校友聚會時,唱唱校歌,內心會產生一種親密感。解放前的許多學校都有校歌,例如抗大就有校歌。不知為什么,解放后這個傳統無形中沒有了'恢復起來不是也很好嗎?閉門羹和護門草彭駿孫在《詞藻》中說:“迦陵鳥,西方傳言之鳥;閉門羹,唐妓史鳳以卻下等客;護門草,出常山,人過者則叱之。”我不知道迦陵是一種鳥名,也不知道還有一種護門草;雖然知道有閉門羹這個名詞,可不知道來歷。讀了彭駿孫對幾個名詞的解釋,才意識到:對于不速之客的訪問,可以用護門草叱之,可千萬不可叫人家吃閉門羹。李賀的詩比較怪,不太好懂。明人曾益作《昌谷詩集》,對李賀的詩,幾乎句句有解,對于初讀李賀的詩,頗有幫助。當然,詩無達詁,對曾益的解釋,必然會有不同的意見,這種見仁見智的解釋,其是非好壞,讀者自行判斷,但不可強求一致。曾益的解釋也有不能盡如人意的地方,如解釋《雁門太守行》的“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麟開”這兩句詩時,只說:“以望氣則云黑而城將摧矣,然甲光向日,猶守而未下也。”又如解釋《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閏月》中的“七十二候回環推”這句詩時,只說:“而定歲之法,則于七十二候,回環推之,而以余者為閏。”前者并未消除讀者的疑惑:何以一會是“黑云壓城”,一會又是“甲光向日”呢?后者等于未解釋,看釋文之后,還是不懂什么叫“七十二候回環推”。另曾益說:“笙一名參差”、“奚騎,女騎”,皆前所不知。韓愈是怎么認識李賀的?李賀父名李晉肅,晉、進同音,為了避諱,李賀便不能考進士,韓愈作《諱辨》,替李賀鳴不平。李賀作(《高軒過》盛贊韓愈和皇甫涅,稱他們是“東京才子”、“文章鉅公”。韓愈和李賀有很好的交情,自不待言;然他們是如何結交的,卻說法不一。王定保在《唐摭言》中說:“賀七歲,以長短之制,名動京華。時韓文公與皇甫浞覽賀所業,奇之,而未知其人。因相謂曰:‘若是古人,吾曹不知者;若是今人,豈有不知之理?’會有以晉肅行止言者,二公因連騎造門,請見其子。既而總角荷衣而出。二公不之信,賀就試一篇,承命欣。二戰期間,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二戰正式結束。是什么力量迫使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呢?日本剛投降時,國民黨極力宣傳是美國的兩顆原子彈;解放以后,又說是由于蘇聯出兵我東北。2008年第三期《傳記文學》上,有這樣一段文字:1945年6月……美軍與日軍開戰后,已對日本本土進行了轟炸,并收復了菲律賓等一些國家和太平洋上的幾個島嶼。然而,為占領距離日本最近的沖繩島,美軍犧牲了一萬多人,其中大多死于日本“神風”特攻隊飛機的自殺式襲擊。估計如果攻占日本本土,迫其放下武器,美國恐怕還需投入500~-兵力,做出相當大的犧牲,怎么辦?7月26日,杜魯門、丘吉爾、蔣介石、斯大林聯合發布《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立即無條件投降,放棄所有海外侵占的領地。但是,日本拒絕接受《公告》,繼續頑抗。1945年8月6日凌晨,美國向日本廣島投下了第一顆原子彈。五天之后,日本仍不準投降,美國又將另一顆原子彈投向了長崎。8月8日,蘇聯向日本宣戰,軍隊開進中國東北,配合我抗日聯軍把日本關東軍趕出中國。8月15日,日本終于被迫宣布無條件投降。三說比較,看來以第三說可信度更高。
書海漫筆 作者簡介
劉國盈,1948年畢業于北京大學中文系。同年在解放區華北局城工部培訓。1949年后歷任北京教育局視導員,北京教育進修學院教務副主任,北京師范學院中文系主任、副院長,教授。1947年開始發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專著《韓愈》、《唐代古文運動論稿》、《韓愈評傳》、《韓愈叢考》,論文集《語文教學與知識更新及其他》,主編《中國古典文學辭典》等。
- 主題:不動筆墨不讀書的榜樣
不動筆墨不讀書的榜樣。讀書怕忘,大都如此,讀過的書中的重要內容和有趣情節,抄一抄,記一記,評一評,不僅增強了記憶力,而且大大增加了讀書的趣味。讀者再讀這樣的書,可謂以一當百矣。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月亮虎
- >
推拿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