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徐蓉娟學術經驗擷英 版權信息
- ISBN:9787811211788
- 條形碼:9787811211788 ; 978-7-81121-178-8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徐蓉娟學術經驗擷英 本書特色
《龍華名醫臨證錄:徐蓉娟學術經驗擷英》是由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
徐蓉娟學術經驗擷英 內容簡介
本書對徐蓉娟老師治療內分泌系統各種疾病的學術思想、臨證經驗、醫案選介等細細撰述,又以翔實的素材,準確精煉地介紹了徐教授診治的典型病例案例,從中可以看到徐教授仁德施惠的醫家風范,這些凝聚于筆端的治學之道、成功之路,也為杏林后學樹立了楷模。
徐蓉娟學術經驗擷英 目錄
匯通中西 仁心仁術
一、立志從醫,匯通中西
二、繼承家傳,博采眾長
三、發揚創新,促進交流
四、仁心仁術,以院為家
治學嚴謹 教學創新
一、精益求精,改革創新
二、培養師資,建設梯隊
三、嚴師高徒,薪火相傳
開拓思路 潛心科研
一、注重選題
二、跨學科研究
三、科學的方法與態度
附:家傳師授創新意——回憶我的父親徐仲才
徐蓉娟學術經驗擷英 節選
《龍華名醫臨證錄:徐蓉娟學術經驗擷英》內容簡介:徐蓉娟教授是海上名醫徐小圃之孫女,徐仲才之女。她出身世代名門,家學淵源深厚,自幼受醫學熏陶。雖畢業于西醫院校,但受家庭影響,對中醫的熱愛已是根深蒂固。受業于龍華醫院之后,更是潛心研究中醫,受其父仲才先生點撥,學業大進,并有獨到之處。幾十年來的不斷耕耘磨煉,逐漸使徐蓉娟教授中醫藥理論、臨床、教學和科研諸方面獨樹一幟、自成一體,同時從她的身上也可看到其祖、父輩學術思想與治病用藥的特點
徐蓉娟學術經驗擷英 相關資料
插圖:例如,目前全世界有糖尿病(DM)患者約2.33億,到2025年將突破3.8億。上海糖尿病患病率已超過11%。糖尿病腎病(DN)是糖尿病最常見的微血管并發癥之一,是終末期腎衰的首要病因。早期糖尿病腎病的特征是尿微量白蛋白輕度增加,如能既病防變及時干預治療,則腎臟病變尚有可能逆轉。徐師從醫數十載,參閱古今醫籍,融會中西醫理論及臨床,認為西醫治療糖尿病的優勢是降低高血糖,而中醫治療糖尿病的優勢是針對其并發癥之防治。糖尿病腎病的診治應強調“早”字。因為早期糖尿病腎病,國內外尚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針對此期治療正是中醫的優勢。在長期臨床治療中,徐師擅用益氣活血補腎法為主,防治早期糖尿病腎病頗見成效。因此,為深入探討其療效機制,徐師在20世紀90年代起就重點開展早期糖尿病腎病的臨床與實驗研究。徐師在長期臨床實踐中研制了益氣活血補腎的芪丹糖腎顆粒(原名治糖保腎沖劑),作為院內制劑使用十余年,取得良好的療效。她又先后完成市教委及市衛生局課題“治糖保腎沖劑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的臨床與實驗研究”、市教委重大課題“治糖保腎顆粒藥學藥效學研究”、上海S-K集團研究與發展基金會課題“中藥三類新藥治糖保腎顆粒臨床前的研究”,2008年完成了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資助項目“芪丹糖腎顆粒臨床研究”等十余項課題。臨床及實驗研究顯示:芪丹糖腎顆粒既能改善腎小球濾過功能,又能改善腎小管重吸收功能,有效降低尿微量白蛋白,改善’腎臟病理變化,療效優于貝那普利。早期服用還能預防糖尿病腎病的發生。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煙與鏡
- >
回憶愛瑪儂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姑媽的寶刀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