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的石油-石油風暴下的世界政治經濟鏡像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2179564
- 條形碼:9787502179564 ; 978-7-5021-7956-4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瘋狂的石油-石油風暴下的世界政治經濟鏡像 本書特色
《瘋狂的石油:石油風暴下的世界政治經濟鏡像》:石油,這個被禁錮在巖層下數百萬年的黑色精靈,一朝噴出地表,就注定要改變整個世界!戰爭之源:因油得福?因油得禍?定價之爭:誰在操縱原油價格?禍起蕭墻:石油地緣政治亂?相蕩四海:世界能源格局變相。石油霸權:誰是幕后的黑手?險象壞生:如何構筑中國的石油安全萬里長城。
瘋狂的石油-石油風暴下的世界政治經濟鏡像 目錄
**章 戰爭之源:浸淌著鮮血的石油/1每一枚硬幣都有兩面。人們在利用石油促進了社會進步的同時,也使自身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由于科技的進步,內燃機、汽車和飛機的發明,石油成為戰爭武器的燃料和動力。石油的現代軍事意義越來越明晰,很多民族卷進石油的瓜葛之中而不能自拔。從20世紀50年代人類進入“石油時代”以來,世界各國為了爭奪石油資源而引發的沖突和戰爭層出不窮。**節 油定乾坤——**次世界大戰/3龍虎相斗,石油助燃——法德較量/3應運而生的新型武器/5勝利的“血液”/7第二節 為油而戰——第二次世界大戰/11希特勒的企圖/11伸向東方的魔爪/13大東亞共榮圈的迷夢/16油盡糧絕/19日本軍國主義的掙扎/21第三節 戰火連綿的中東/25相煎何急——“流著奶和蜜”的地方在流血/25運河兩岸起烽煙——第二次、第三次中東戰爭/28“十月戰爭”與石油危機/32兩伊戰爭——阿拉伯河邊的鷸蚌之爭/35沙漠風暴席卷海灣/37為自由?要石油?——伊拉克戰爭/39第二章 變幻莫測:飄忽不定的石油價格/43石油,作為重要的能源產品和戰略物資,關乎國計民生的方方面面,石油價格起落牽動著全球經濟的神經。它與經濟和政治等諸因素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樣也就導致了石油價格不可能單純地由供求關系來決定,而是隨著形勢的變化飄忽不定,難以捉摸。**節 風起云涌的國際油價/45縱觀國際油價之變/45油價為何愛玩“過山車”/48測不準的油價/51未來走勢的估計/56第二節 油價暴漲的惡果/58原油炒作對世界實體經濟的影響/58持續飆升的油價對世界政治秩序的影響/62第三節 到底誰在操縱油價/67能源政治的相互博弈/67國際炒家的過度投機/68原油價格的暗箱操作/74第三章 禍起蕭墻:石油地緣政治/77石油在全球分布很不平衡。鑒于石油的極為重要的戰略意義,世界各國紛紛在全球尋找石油以保障本國發展的需要。為了保障國內石油需求,穩定石油價格和控制全球的資源,西方大國不惜動用軍事力量。石油問題不僅僅是一國的內政問題,而是涉及國際政治經濟和地區發展態勢的全球性地緣政治問題。**節 地緣政治理論/79地緣政治理論的源起/79地緣政治理論的內容/80石油地緣政治理論/82第二節 鐵托的國度安在/89鐵托與南斯拉夫/89科索沃問題/90巴爾干地區的地緣政治意義/91第三節 五彩紛呈的“顏色革命”/93何為“顏色革命”/93幾起“顏色革命”/93“顏色革命”發生的原因/96第四節 不臣的車臣/98車臣問題的歷史溯源/98車臣問題的深刻原因/100第四章 油蕩四海:世界石油格局之變相/103由于石油在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領域的戰略性地位,世界石油資源市場變幻莫測,因石油而發生的雙邊或多邊間的摩擦此起彼伏,牽制著世界和各國的經濟發展,影響著人們的視野和對石油形勢的判斷。但是應當說,世界石油格局的基本態勢輪廓大致上是清晰的。**節 歷史上的三次石油危機/105**次石油危機/105第二次石油危機/110第三次石油危機/112第二節 挾石油鋒銳的歐佩克/114在石油博弈中求發展/114歐佩克亮劍石油外交/116第三節 俄羅斯:能源超級大國/122凸顯能源大國地位/122用石油叫板美歐/126第四節 為非洲祈福/132能源新大陸遭覬覦/132石油給非洲到底帶來了什么?/135第五章 石油霸權:誰是幕后的黑手?/139縱觀整個20世紀的石油歷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部美國石油霸權史,即美國把持國內豐富的石油資源的鋒銳,爭奪世界霸權和為爭奪國外廉價石油而推行“門戶開放”和“炮艦政策”的歷史。石油是一項重要的戰略商品,對國際石油市場的控制是控制石油秩序、建立石油霸權的關鍵。當世界性石油危機降臨,也就意味著美國的霸權開始衰落。石油已成為美國保持世界霸主地位的核心因素。**節 美國的石油霸權/141石油霸權在國際關系中初露崢嶸/141戰后英、美爭奪中東石油霸權/143美國霸權相對衰落與國際石油機制的形成/149冷戰后美國重新控制世界主要石油資源/152第二節 美國霸權中的石油因素/157美國霸權的經濟機制——石油美元/157美國霸權中的石油外交/164美國霸權中的政治戰略——“大中東計劃”/170第三節 戰爭:美國掌控著世界的“水龍頭”/179“**次世界大戰”開啟石油戰爭的大門/179美伊之戰,美國掌控了世界的能源生命線/182第六章 險象環生:中國的石油安全/1892003年中國消耗約2.67億噸石油,為世界第二12009年我國原油對外依存度首次超過50%的國際警戒線。這標志著我國原油消耗由原先主要靠國內保障,轉為主要靠進口滿足。石油資源涉及國家利益,石油問題關系國計民生,我國的石油戰略選擇猶如在弦之箭,一觸即發!**節 饑渴的亞洲巨龍/191中國石油工業艱難找油路/191中東動蕩與中國石油安全/193逐鹿中東石油/196第二節 被踐踏著的海疆/198我國與鄰國海洋油氣資源之爭/198東海的油氣資源之爭/198第三節 一劍封喉之痛/205環境決定局面——中國油氣威脅論/205石油海峽——馬六甲困境/207制約海上航運的波斯灣瓶頸/208第四節 可怕的石油儲備/212面臨挑戰的國內油儲量/212形勢嚴峻的供需態勢/214日益增長的石油供應安全風險/216保障石油安全,任重而道遠/218第七章 當務之急:修筑石油安全的萬里長城/2231993年我國成為石油凈進口國,此后,如何維護我國石油可持續供應,實現我國油氣資源安全,就成了我國石油工業追求的目標。我國要充分利用國內國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采取措施節能減熱得快,加強國內石油資源的勘探和開發,加大國際間的石油合作,廣泛采取外交和金融手段,維護我國海外的石油利益。……第八章 深謀遠慮:打造21世紀石油能源版圖后記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瘋狂的石油-石油風暴下的世界政治經濟鏡像 節選
《瘋狂的石油:石油風暴下的世界政治經濟鏡像》是部篇幅緊湊、妙趣橫生、內容全面的關于石油精靈的現實力作,著作對石油精靈引起大國間縱橫捭闔、刀光劍影做了生動的描繪;對石油精靈挑起世界經濟的風起云涌做了激動人的闡述,作者從更寬廣的歷史脈絡入手,深入探究石油精靈引起的風云變幻、烈燮風暴,生動活潑地再現了瘋狂的石油在國際政治間引起的那些驚心動魄的斗爭場景;濃墨重彩地描繪了石油精靈在世界能源市場上粉墨登場后的興風作浪,以及由此所導致的那些斑斑劣跡、與此同時,著作以中國學者的視角,扣人心弦地對我國石油能源安全也做了深入淺出的剖析,深度解讀了我國石油能源的狀況,提出了獨到而又封穎的見解。
瘋狂的石油-石油風暴下的世界政治經濟鏡像 相關資料
美國政府通過實施貿易赤字輸出美元用以購買大量廉價實物,如天然氣和石油等;另一方面,又利用美國發達的金融產品如國庫券等輸出金融資產來回流美元。在必要的時候,美國政府為了減輕本國的外債,通過美元貶值的方式大肆掠取國際通貨膨脹收益。而手中握有大量美元資產的債權國,為避免石油美元體系崩潰給本國資產造成嚴重損失,很難有效制衡美國的這種做法。眾所周知,一旦債權國大量拋售美元資產或美元就必然會使美元迅速貶值,從而給自己的美元資產造成巨大損失。長期以來,歐佩克等石油輸出國非常依賴美國的政治和軍事保護,雖然美元貶值使其美元資產造成損失,但是這是其必須要付出的“保護費用”。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在一個美元處于強勢地位的多元化的國際經濟體制下,以美元作為國際石油交易的唯一支付手段有其形成的歷史淵源。在使用美元作為國際石油交易和其他國際貨物交易的受益國家中,美國獲利最大,極大地維護了其全球霸主地位,當然,歐佩克等其他各方也是這個體系的受益方。蘇聯解體后,歐佩克成員國中部分國家因與美國處于敵對狀態,單方面廢止了與美國政府達成的美元支付石油交易的協議,采用歐元或其他貨幣進行石油買賣,例如,伊拉克前領導人薩達姆在2000年率先廢止了美國與歐佩克原先達成的美元支付石油交易的協議,要求必須以歐元計價來進行石油交易。利比亞、俄羅斯、伊朗、委內瑞拉也都開始公開討論以美元以外其他國家貨幣作為支付手段的可能性,再加上歐元發行后一直處于強勢地位,這些因素對“石油美元”體系構成了巨大威脅。
瘋狂的石油-石油風暴下的世界政治經濟鏡像 作者簡介
秦揚,西南師范大學法學學士,復旦大學哲學碩士。現任西南石油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法學研究所所長,西南石油大學教授委員會委員;系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四川省法學學會會員,南充市仲裁委員會仲裁員;四川省犯罪防控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四川石油天燃氣發展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主要從事民商法和國際石油合作與法律法規研究,在資源法學、環境資源法學與民商法學等方面的研究有著較高的學術造詣。近年來,在《西南民族大學學報》、《學術界》等刊物上發表論文40余篇。編著、參編《國際石油合作法律基礎》等專著、教材20部,完成省部級、校級科研課題30余項,榮獲省部級科研、論文獎30項。綜合獎9項。何沙,西南石油大學工學學士、西南師范大學法學學士。現任西南石油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校長助理、發展規劃處處長;系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兼任四川省高校思政與法律基礎學會副會長等職。主要從事管理學、政治學、法學領域研究。在國際政治與石油安全、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研究有著較高的學術造詣。近10多年來,主持完成了國家級、省部級及校級科研課題30多項,在《學術界》等刊物上發表論文近60篇,編著、參編《石油法規與國際石油合作》等專著、教材19部,榮獲省部級科研、論文獎30余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