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行政執法與行政審判-2010年 第3集 總第41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321201
- 條形碼:9787509321201 ; 978-7-5093-2120-1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行政執法與行政審判-2010年 第3集 總第41集 本書特色
《行政執法與行政審判(2010年第3集)(總第41集)》:【*新司法政策】以推進三項重點工作為契機努力破解行政案件申訴上訪難題——在全國法院行政審判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在全國法院行政審判工作座談會上的總結講話【*新司法文件】*高人民法院關于認真學習貫徹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的決定》的通知【*新司法解釋】*高人民法院關于交通警察支隊的下屬大隊能否作為行政處罰主體等問題的答復附: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郭玉文訴煙臺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第二大隊道路交通行政處罰案適用法律問題的請示【司法解釋解讀】關于交通警察支隊下屬的大隊能否作為行政處罰主體的問題【行政執法理論】行政許可與行政階段行為【行政訴訟理論】“超越職權”之司法審查標準的運用及發展平等對待原則與司法審查——關于國際貿易行政糾紛司法應對原則的思考行政指導的訴訟救濟——來自日本的經驗【域外擷英】法院對政府行政決定的合法性審查——第十屆*高行政法院國際協會大會綜述
行政執法與行政審判-2010年 第3集 總第41集 內容簡介
作為*高人民法院針對行政審判的唯一指導性刊物,本書及時刊登行政審判的*新司法解釋、司法文件、司法政策及解讀,具有典型和指導意義的審判案例及分析,行政執法和行政審判的調研信息及成果等內容,設有“*新司法解釋”、“行政訴訟理論”、“行政審判實務”、“司法解釋解讀”、“疑難案例評析”、“行政審判工作經驗交流”等欄目,每輯20萬字左右。
本書自出版以來,受到了全國各地法院行政審判法官、行政執法人員和專家學者的普遍歡迎和好評。對各級法院行政審判工作具有權威的指導作用,對各級各部門行政機關依法行政和行政法、行政管理專業的專家學者具有較強的參考作用。
行政執法與行政審判-2010年 第3集 總第41集 目錄
以推進三項重點工作為契機努力破解行政案件申訴上訪難題——在全國法院行政審判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在全國法院行政審判工作座談會上的總結講話
【*新司法文件】
*高人民法院關于認真學習貫徹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的決定》的通知
【*新司法解釋】
*高人民法院關于交通警察支隊的下屬大隊能否作為行政處罰主體等問題的答復
附: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郭玉文訴煙臺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第二大隊道路交通行政處罰案適用法律問題的請示
【司法解釋解讀】
關于交通警察支隊下屬的大隊能否作為行政處罰主體的問題
【行政執法理論】
行政許可與行政階段行為
【行政訴訟理論】
“超越職權”之司法審查標準的運用及發展
平等對待原則與司法審查——關于國際貿易行政糾紛司法應對原則的思考
行政執法與行政審判-2010年 第3集 總第41集 節選
《行政執法與行政審判(2010年第3集)(總第41集)》自出版以來,受到了全國各地法院行政審判法官、行政執法人員和專家學者的普遍歡迎和好評。對各級法院行政審判工作具有權威的指導作用,對各級各部門行政機關依法行政和行政法、行政管理專業的專家學者具有較強的參考作用。
行政執法與行政審判-2010年 第3集 總第41集 相關資料
插圖:但其仍屬于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并不獨立于行政機關,這決定了行政處罰聽證本質上是一項行政機關內部監督程序。聽證作為行政機關作出正式的行政處罰決定之前的一道程序,雖然在聽證中調查人員已經將當事人違法的事實、適用的法律、擬作出的行政處罰向當事人作了交代,但那不是最終的行政處罰決定,還屬于初步行政處罰建議,把聽證設置在正式的行政處罰決定作出之前,正是為了進一步聽取當事人的陳述、申辯,把案件的事實弄清楚,而不是聽證主持人站在中立立場上對調查人員與當事人之間是非曲直作出決斷。一定意義上講,聽證是行政機關在作出處罰前的一次核實證據過程。《行政處罰法》第三十二條第一款明確規定:“當事人有權進行陳述和申辯。行政機關必須充分聽取當事人的意見,對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和證據,應當進行復核;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或者證據成立的,行政機關應當采納。”因此,對行政機關而言,如果通過聽證,認為已收集的證據證明力不夠,還需要補充新的證據加以充實,或者發現當事人反駁時提出了新證據,必須再次調查核實,這些情況都是可能存在的。由于行政機關的這些行為是在尚未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時實施的,是完全合法的,也是為了使行政處罰決定更合法、準確的必要步驟。試想,某市煙草專賣局在聽證后,明知現有證據不能充分認定張某走私香煙100條的事實,若就此放棄處罰,恐放縱違法行為,但就此處罰,其合法性可想而知。因此,行政機關在行政程序中發現證據方面存在遺漏的,不僅不能置之不顧,相反,還應該主動收集,使賴以作為定案根據的證據充分、確鑿。聽證作為行政處罰事前程序,對最終的行政處罰決定,沒有也不可能發揮救濟功能,救濟只能是事后性的。當然,相對于其前的行政調查行為和行政機關告知的行政處罰建議而言,聽證程序確有一定的救濟效果,即當事人通過聽證程序可以進行申辯和質證,并使行政機關在最終決定中改變處罰建議。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史學評論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回憶愛瑪儂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二體千字文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