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新公民論-當代中國個體社會政治身份建構引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0485254
- 條形碼:9787500485254 ; 978-7-5004-8525-4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公民論-當代中國個體社會政治身份建構引論 本書特色
《新公民論:當代中國個體社會政治身份建構引論》是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
新公民論-當代中國個體社會政治身份建構引論 內容簡介
書立足于中國現代性構建的主題,探討了建構中國公民身份的必要性、現實性及其進程等問題。在對于傳統中國社會臣民身份及其長期延續進行深入剖析的基礎上,重點探討了現代公民身份生成的過程、條件、本質、模式;揭示了中國公民身份建構過程的特點;提出了當代中國公民身份建構的模式、目標、內容和道路等問題。
新公民論-當代中國個體社會政治身份建構引論 目錄
一 社會身份發展的歷史與邏輯進程
二 現代性與中國公民身份的建構
三 分析框架與方法論
**章 臣民:傳統中國人的社會政治身份
一 傳統臣民身份釋繹
二 中國臣民身份的維度
三 中國臣民身份的三重匱乏
四 中國傳統社會臣民身份長期延續的主要原因探析
第二章 公民:現代人的社會政治身份
一 現代公民身份的生成過程和條件
二 現代公民身份的本質特點
三 現代公民身份模式的特點及其問題
第三章 近現代中國人:臣民身份向公民身份的艱難轉變
一 中國現代性的建構與公民身份問題的凸顯
新公民論-當代中國個體社會政治身份建構引論 節選
《新公民論:當代中國個體社會政治身份建構引論》立足于中國現代性構建的主題,探討了建構中國公民身份的必要性、現實性及其進程等問題。在對于傳統中國社會臣民身份及其長期延續進行深入剖析的基礎上,重點探討了現代公民身份生成的過程、條件、本質、模式;揭示了中國公民身份建構過程的特點;提出了當代中國公民身份建構的模式、目標、內容和道路等問題。
新公民論-當代中國個體社會政治身份建構引論 相關資料
插圖:1840年爆發的鴉片戰爭,是中國歷史上是一場史無前例的民族矛盾的開端。清政府在軍事上可恥的失敗,其影響迅速擴及政治、經濟、社會、觀念等各個層面,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在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史上,從未有一種外來勢力對中國文明造成如此巨大、全面而又深遠的沖擊。西方人從此敲開了清帝國的大門,同時也敲醒了中華民族“天朝大國”的迷夢,此所謂“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這種變局沖擊的程度是如此之深,無論是在社會層面上還是在人們的心理文化層面上,都掀起了滔天巨瀾,造成了中國傳統社會與文化的逐漸解體。這種沖擊在社會、文化等各個方面均引起了變革,雖然各個方面的變革呈現出參差不齊的局面——過程上或主動或被動、速度上或慢或快、態度上或激烈或溫和、程度上或膚淺或深刻,但無論是人們的認知系統、情感系統,還是評價系統都開動了起來,并逐漸形成變革的涓滴、細流、支流,終至匯成滾滾洪流。這個時候先進的中國人開始突破以往的知識論、世界觀的狹隘范圍,睜眼看世界,逐漸把現代性元素輸入到中國來。這些現代性的元素或者否定了中國傳統元素,或者與已經改頭換面的中國傳統元素相結合,促使古老的中國在各個方面逐漸催生出變革的協奏曲,F代性元素輸入中國,很快就被改造成了以社會政治理論為中心的理論方案,嚴復、梁啟超等則是中國現代性建構方案的第一批理論設計者。早在1898年,嚴復翻譯發表的《天演論》,就把“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自然進化理論運用于社會歷史領域,揭示了社會歷史發展的規律。
新公民論-當代中國個體社會政治身份建構引論 作者簡介
周金華 哲學博士,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政治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西方馬克思主義哲學。在國內學術期刊上發表文章20余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莉莉和章魚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唐代進士錄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