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操作系統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0330488
- 條形碼:9787560330488 ; 978-7-5603-3048-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計算機操作系統 本書特色
《應用型本科院校規劃教材?計算機類?計算機操作系統》共分9章,第1章為概述,初步了解操作系統全貌;第2章至5章詳細介紹操作系統的四大資源管理職能,即處理器管理、存儲管理、設備管理和文件管理;在詳細闡述了基本的管理職能之后,在第6章、第7章則分別以Windows操作系統和Linux操作系統為例,分析前面各章所學知識在實際系統中的運用,使學生能夠對具體實現時遇到的更多細節問題有所體會;第8章簡要敘述了現代操作系統一些新的概念,*后,在第9章介紹了有關操作系統安全的知識。
計算機操作系統 內容簡介
本書首先通過了解操作系統全貌、提出總的設計目標,進而以“管理目標—解決思路—設計原則—基本實現方法”為線索,依次闡述操作系統的四大資源管理職能,即處理器管理、存儲器管理等。
計算機操作系統 目錄
目 錄
第1章 操作系統導論
1.1 操作系統的概念
1.1.1 計算機系統
1.1.2 操作系統的概念
1.1.3 操作系統的功能
1.1.4 操作系統的特性
1.2 操作系統的發展歷史
1.2.1 人工操作階段
1.2.2 早期的批處理系統
1.2.3 多道程序批處理系統
1.2.4 分時系統
1.2.5 實時系統
1.2.6 通用型操作系統
1.3 操作系統的類型
1.3.1 批處理系統
1.3.2 分時操作系統
1.3.3 實時操作系統
1.3.4 網絡操作系統
1.3.5 分布式操作系統
1.4 操作系統體系結構
1.4.1 整體式操作系統
1.4.2 分層操作系統
1.4.3 虛擬機
1.4.4 C/S及B/S模式
1.4.5 微內核
1.5 人機界面
1.5.1 命令控制界面(CI)
1.5.2 圖形用戶界面(GUI)
1.5.3 應用程序接口(API)
小結
習題
第2章 進程與處理器管理
2.1 進程的引入
2.1.1 程序并發運行帶來的問題
2.1.2 進程的概念
2.1.3 進程的基本特征
2.2 進程狀態和管理
2.2.1 進程狀態及其轉換
2.2.2 進程的描述——進程控制塊
2.2.3 進程的控制與管理
2.3 進程同步與通信
2.3.1 進程的互斥
2.3.2 進程的同步
2.3.3 進程同步機制
2.3.4 進程通信
2.4 處理器調度
2.4.1 處理器的調度級別
2.4.2 作業與作業調度
2.4.3 調度算法的性能評價標準
2.4.4 處理器的調度算法
2.4.5 進程調度的實現與進程的調度時機
2.5 死鎖
2.5.1 死鎖的定義與產生的原因
2.5.2 死鎖產生的必要條件
2.5.3 解決死鎖問題的幾個策略
2.6 線程
2.6.1 線程的概念
2.6.2 進程和線程的比較
小結
習題
第3章 存儲器管理
3.1 存儲器管理概述
3.1.1 存儲器管理的目的
3.1.2 存儲器管理的任務
3.2 重定位
3.2.1 絕對地址與相對地址
3.2.2 地址空間與重定位
3.3 存儲器管理技術
3.3.1 覆蓋技術
3.3.2 對換技術
3.4 分區管理技術
3.4.1 固定式分區管理
3.4.2 可變式分區管理
3.4.3 可重定位分區分配
3.5 分頁存儲管理
3.5.1 基本原理
3.5.2 存儲空間的分配與回收
3.5.3 分頁系統中的地址映射
3.5.4 頁的共享與保護
3.6 分段存儲管理
3.6.1 基本原理
3.6.2 存儲空間的分配與回收
3.6.3 地址轉換與存儲保護
3.7 段頁式存儲管理
3.7.1 基本原理
3.7.2 存儲空間的分配與回收
3.7.3 地址映射
3.8 虛擬存儲器管理
3.8.1 虛擬存儲器的概念與特征
3.8.2 請求分頁式虛擬存儲管理技術
3.9 常用的頁面置換算法
3.9.1 先進先出置換法
3.9.2 *近*久未使用置換法
3.9.3 *近未使用置換法
3.9.4 *佳置換法
3.10 虛擬存儲管理中的軟件策略
3.10.1 讀取策略
3.10.2 放置策略
3.10.3 替換策略
3.10.4 駐留集管理策略
3.10.5 清除策略
3.10.6 加載控制策略
小結
習題
第4章 設備管理
4.1 概述
4.1.1 設備管理的目標和功能
4.1.2 設備的分類
4.2 輸入/輸出的工作過程
4.2.1 I/O請求的提出
4.2.2 對I/O請求的管理
4.2.3 I/O請求的實現
4.2.4 I/O操作的處理
4.2.5 I/O軟件
4.3 設備的管理
4.3.1 設備的絕對號和相對號
4.3.2 設備的分配
4.4 數據傳輸的方式
4.4.1 設備控制器
4.4.2 數據傳輸的I/O控制方式
4.4.3 I/O中斷的處理
4.5 設備處理
4.5.1 設備驅動程序的功能和特點
4.5.2 設備驅動程序的處理過程
4.6 設備管理技術
4.6.1 緩沖技術
4.6.2 虛擬設備的管理
4.7 磁盤I/O
4.7.1 磁盤特性及調度算法
4.7.2 用戶請示讀/寫磁盤的實現過程
小結
習題
第5章 文件系統
5.1 概述
5.1.2 文件的分類
5.2 文件目錄
5.2.1 文件目錄的組成
5.2.2 文件目錄結構
5.2.3 文件目錄操作
5.3 文件的組織結構
5.3.1 文件的邏輯結構
5.3.2 文件的物理結構
5.3.3 文件的存儲
5.4 文件存儲空間管理
5.4.1 空閑區表法
5.4.2 空閑塊鏈表法
5.4.3 位圖法
5.5 文件的共享、保護與保密
5.5.1 文件共享
5.5.2 文件保護
5.5.3 文件保密
5.6 文件系統的實現
5.6.1 存取方法
5.6.2 文件的使用
5.6.3 文件操作的執行過程
小結
習題
第6章 Windows操作系統
6.1 Windows 操作系統簡介
6.1.1 Windows操作系統概況
6.1.2 Windows早期版本的技術特點
6.1.3 家用操作系統Windows 9x版本的技術特點
6.1.4 商用機操作系統Windows NT的技術特點
6.1.5 Windows 2003和Windows XP
6.2 Windows XP/2003的進程與線程
6.2.1 Windows XP/2003中的進程與線程概念
6.2.2 對象及對象管理器
6.2.3 進程對象
6.2.4 線程對象
6.2.5 作業對象
6.3 Windows XP/2003的存儲管理
6.3.1 Windows XP/2003主存管理
6.3.2 Windows XP/2003輔存管理
6.3.3 Windows XP/2003高速緩存管理
6.4 Windows XP/2003的I/O系統
6.4.1 Windows XP/2003 I/O系統結構和組件
6.4.2 Windows XP/2003 I/O系統的數據結構
6.4.3 Windows XP/2003 設備驅動程序
6.4.4 Windows XP/2003 I/O處理
6.5 Windows XP/2003 文件系統
6.5.1 Windows XP/2003文件系統概述
6.5.2 Windows XP/2003文件系統模型和FSD體系結構
6.5.3 NTFS文件系統驅動程序
6.5.4 NTFS在磁盤上的結構
6.5.5 NTFS可恢復性支持
6.5.6 NTFS安全性支持
小結
習題
第7章 Linux操作系統
7.1 Linux操作系統簡介
7.1.1 Linux 操作系統的發展
7.1.2 Linux 操作系統的特點
7.1.3 目前流行的Linux版本
7.2 Linux的進程管理
7.2.1 基本概念
7.2.2 描述進程的數據結構
7.2.3 進程調度
7.2.4 創建進程
7.3 Linux的內存管理
7.3.1 基本概念
7.3.2 地址映射
7.3.3 內存空間的分配與回收
7.3.4 Linux的高速緩沖機制
7.4 Linux的文件系統
7.4.1 基本概念
7.4.2 虛擬文件系統VFS
7.4.3 EXT2文件系統
7.4.4 Linux文件系統中的特殊文件
7.5 Linux的設備管理
7.5.1 基本概念
7.5.2 Linux設備管理結構
7.5.3 I/O 控制方式
小結
習題
第8章 操作系統安全
8.1 操作系統安全概述
8.2 數據加密技術
8.3 認證技術 213
8.4 防火墻技術
8.4.1 防火墻技術概述
8.4.2 防火墻技術的分類
8.5 訪問控制技術
8.6 操作系統安全及網絡安全
8.6.1 操作系統安全策略
8.6.2 計算機網絡安全策略
小結
習題
第9章 現代操作系統的發展
9.1 現代操系統概述
9.1.1 現代操作系統的發展
9.1.2 現代操作系統的特點
9.1.3 現代操作系統研究中的四種觀點
9.1.4 現代操作系統的發展趨勢
9.2 嵌入式操作系統
9.2.1 嵌入式操作系統概述
9.2.2 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
9.2.3 嵌入式Linux操作系統
9.2.4 Linux內核與實時性
9.3 分布式操作系統
9.3.1 分布式操作系統概述
9.3.2 分布式操作系統的互斥
9.3.3 分布式操作系統的資源管理
9.3.4 分布式操作系統的死鎖
9.3.5 分布式文件系統
小結
習題
展開全部
計算機操作系統 節選
《計算機操作系統》,本書首先通過了解操作系統全貌、提出總的設計目標,進而以“管理目標—解決思路—設計原則—基本實現方法”為線索,依次闡述操作系統的四大資源管理職能,即處理器管理、存儲器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