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北京往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6060180
- 條形碼:9787536060180 ; 978-7-5360-6018-0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北京往事 本書特色
《北京往事》旨在為甲國的名城畫像,為讀看繡刻那些值得人回味與存留的諸羅名城記憶,繼*城市的內在精種,為城市的發展指引美好的方向。一次發掘,老北京的發現之旅。一場懷舊,老北京的記憶盛宴,一冊品味老北京的深度指南。
北京往事 目錄
北京往事 節選
《北京往事》內容簡介:作者用北京人特有的方位感,以時間為橫軸,從遠古的青銅時代到近現代的革命運動;以空間為縱軸,從中心的紫禁城到郊區的明十三陵,層層鋪開,娓娓道來。作品并不單純地沉湎于懷念過去的輝煌,而是呈現出這個城市各種交錯的畫面,來體現在歲月的沉淀和歷史的積累中所蘊藏的一種刻骨銘心的文化力量。在舊與新、過去與現在的對比碰撞中,引領讀者穿梭于歷史與現實之間,其深沉郁挫的筆調不僅浸染著北京這座卉老名城歷史的滄桑和沉重,而且滲透著作者對現實的思考和追求。
北京往事 相關資料
插圖:青銅器銹跡斑駁,精雕細刻的文字、圖案卻凸凹有致,清晰可辨,象征著一個遙遠的王朝曾經的輝煌。我仿佛親眼目睹了自己民族的青銅時代,以及青銅時代的北京。青銅時代的北京,曾經被掩埋在厚重的黃土之下,默默地生銹,悄悄地流淚和嘆息。直至一柄考古的鐵鏟將其從幽暗的地獄里解救,她才重新出現在陽光的世界。在我眼中,波光閃爍的琉璃河,流的是液態的玻璃,抑或熔化了的銅汁。琉璃河商周遺址發掘的古墓群,目前已用數字加以編排,以證明琉璃河確為燕都的所在地;同時也把青銅時代的北京,像特寫鏡頭一般,一下子拉近并放大在我輩的視野里。燕國安在?燕都安在?燕侯安在?長期折磨著考古學家的一系列問號,終于解開了。依靠的是青銅器的幫助。根據黃仁宇的觀點:殷商之人可視作“商民族”,因為他們壟斷冶制青銅的技術,采取集中生產的方式由國家監督,鑄造出的青銅器皿非兵器即祭器,因而不僅在軍事上占優勢,還保持著宗教上的向心力,使其他民族望塵莫及,只好臣服。這我相信!一貫把歡樂建立在別人痛苦基礎上的商紂王,不是還發明了炮烙之刑嗎?那殘酷的烈具(用炭火燒紅銅柱以炙烤囚犯),該算是特殊的青銅器吧?武王伐紂,屬于“逼上梁山”之舉,若反抗得稍遲點,恐怕自身亦成“炮灰”。周王朝的建立,無形中倒促成了原始的北京城(燕國的都邑)之誕生……根據發掘琉璃河燕都故址所得出的結論,北京市文物事業管理局正式宣布:公元前1045年(武王滅紂那一年)為北京建城之始。也就是說商周改朝換代之日,北京的建城史即拉開了序幕。首先登場的,是西周的權臣召公,還有他的大兒子(第一代燕侯)。他們是北京歷史上最古老的“男主角”。黃仁宇還認為:周的青銅技術不及商,“從出土實物看來,自周代商之后,青銅的制造設計大不如前”。周王朝鑄青銅器稍顯粗糙與生疏,卻出色地創造了改變中國面貌的封建制度,尤其擅長將封建與宗法關系結為一體。“每個諸侯的疆域內,必有宗廟,它成為地區上神圣之殿宇,其始祖被全疆域人眾供奉,保持著一種準親屬的關系(所以時至今日,很多中國人的姓氏,源出于當時部落國家的名號)。在領域內不僅公侯伯子男的名位世襲,即主持國政的卿及大夫也仍由指定的世系所把持,他們在周朝成立時,即各在領地內擁有地產。他們也兼有軍事領導權。在周朝的前期,世襲的武士兼統治階層,與一般人眾有別。”(引自《中國大歷史》一書)琉璃河的古燕都,一定也投映著那初始締造的封建制度的倒影。我在那一片廢墟之中,尋找著當時的宮殿、宗廟、兵營、廣場或手工業作坊的痕跡。
北京往事 作者簡介
洪燭,原名王軍,南京人,現任職于北京市中國文聯出版社,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已出版詩集《南方音樂》,散文詩集《你是一張舊照片》,散文集《我的靈魂穿著草鞋》、《浪漫的騎士》、《夢游者的地圖》、《撫摸古典的中國》、《冰上舞蹈的黃玫瑰》,長篇小說《兩棲人》等。其部分作品在日本、韓國、新加坡、中國臺灣分別有日文版、韓文版、英文版及繁體字版出版。
- >
姑媽的寶刀
- >
我與地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朝聞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