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政治價值變遷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0488316
- 條形碼:9787500488316 ; 978-7-5004-8831-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政治價值變遷研究 本書特色
本書主要研究政治哲學的基本范疇“政治價值”的內涵、本質、特性、結構和功能等,以此為理論根基,理性回顧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政治價值的變遷,對其進行全面、深入、系統的學理分析,并為當下中國核心政治價值的建構提供思想資源和理論支撐。該書詳細闡述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政治價值變遷的演進、表現、特征和成因,探討了中國政治價值建構問題,對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政治價值變遷作了全景式描述。本書的出版,將為政治學、行政學、公共管理學等專業的本科生、研究生和相關研究人員提供一本厚實的有學術營養的參考書。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政治價值變遷研究 內容簡介
呈現在讀者面前的《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政治價值變遷研究》,是在我的博士學位論文基礎上修改而成的,也是我在政治學理論專業學徒期的一篇習作。我要衷心感謝我的導師虞崇勝先生,論文凝結了先生的大量心血。在論文選題、開題、擬定提綱、寫作初稿、修改完善、定稿等各個環節,先生都給予了悉心的指導。在選題時,我曾經想寫“公共治理”研究,但虞先生根據我的專業基礎和知識結構,建議我寫“政治價值”方面的問題,這樣與我的知識背景相吻合,也有利于我順利作出論文。遵從先生的教導,我開始關注政治價值研究。在開題報告時,我的論文題目叫“政治價值研究”,先生認為這個題目大而泛,恐怕我難以駕馭。先生精心研究,反復思考,為學生選定了一個切入政治價值研究的視角,擬從“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政治價值變遷”這個角度來研究政治價值問題。論文初稿寫就后,先生逐字逐句審閱,對論文進行了字斟句酌的推敲,大到文章的結構安排、觀點提煉,小到標點符號、文字的運用,提出了中肯的建設性的修改意見。在論文的修改中,先生在我的初稿上作了20多處紅筆批注,專門為我寫下了兩頁紙的修改意見,圍繞著“問題意識,邏輯進路,創新觀點,政治學的味道”(注:這是虞先生的原文批注)幾方面,對我悉心指導。先生反饋回來的每一個修改意見,都使我獲得新的認識,驅除迷霧,撥云見月。先生對論文的批注,有的長達百字,循循善誘,不厭其煩,非把道理講清楚不可。先生的當面賜教,耳提面命,更讓我有醍醐灌頂之感。先生對學生高度負責的態度和敬業精神,使我不敢有絲毫的懈怠和馬虎。可以說,論文能按期完成,并修改完善到現在這樣,無不受教于先生、得益于先生。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政治價值變遷研究 目錄
一 政治價值的界定
二 政治價值的結構與內涵
三 政治價值的特性
四 政治價值的功能
第二章 政治價值變遷簡史
一 中國傳統政治價值的變遷
二 西方政治價值的變遷
三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政治價值理論的變遷
第三章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政治價值變遷(一):演進、表現
一 改革開放前中國政治價值情狀
二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政治價值變遷的歷史演進
第四章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政治價值變遷(二):特征、成因
一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政治價值變遷的基本特征
二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政治價值變遷的國內成因分析
三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政治價值變遷的國際環境分析
四 改革開以來中國政治價值變遷的基本評價
第五章 當下中國核心政治價值建構
緒語 新世紀中國政治價值變遷趨勢與展望
參考文獻
后記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政治價值變遷研究 作者簡介
李奎,男,1974年3月生,湖北省襄樊市襄陽區人。相繼獲武漢大學行政管理專業本科、法學碩士、法學(政治學)博士學位,現任教于南昌航空大學文法學院公共管理系,主要從事政治學與行政學、中國政府與政治研究。近年來,在《理論月刊》、《湖北社會科學》、《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等刊物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0多篇,被人大復印資料等轉載數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朝聞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推拿
- >
唐代進士錄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