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中西筆墨 徐悲鴻隨筆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175262
- 條形碼:9787301175262 ; 978-7-301-17526-2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西筆墨 徐悲鴻隨筆 目錄
中西筆墨 徐悲鴻隨筆 節選
《中西筆墨:徐悲鴻隨筆》內容簡介:徐悲鴻達到了藝術的至高境界,卻并不是一個圣人。他有他的博大的精神世界,也有我行我素的獨特個性。他的隨筆作品,流露出的正是他喜怒哀樂的性情,還有他那立體的人格魅力。
中西筆墨 徐悲鴻隨筆 相關資料
土耳其舊京伊斯坦布爾信美矣,山遜其奇;雅典有安克羅波高崗,去水太遠;特來斯屯美矣,而與山水若不相關;佛羅倫薩美矣,安爾那焉有漓水之清?至于杭州、成都、福州,雖號為名都,皆去之遠甚;若北京、南京、巴黎、倫敦、羅馬、柏林、莫斯科、東京、列寧格勒,或有古跡,或有建筑,俱為世界所稱道,但以天賦而論,真為桂林所笑也。世間有一桃源,其甲天下山水桂林之陽朔乎?聞女媧氏遣其侍婢賕奾,至天南取彩石。既運至,女媧嫌其太黑,怒而不用,命棄去,立對(燦擲于陽阿,散之滿地,勞而無功,自悲命乖。啜泣連日,淚流成河,即今陽朔一帶地。冰妯亦怒,擲其石于遠處,并石屑亦散之,而為漓水之神不返。故廣西多磽硝之山,不毛之地。桂林至陽朔,約百二十里,舟陸可通。江水盈盈,照人如鏡,縈回繚繞,平流細瀉,有同吐絲。山光蕩漾,明媚如畫,真人間仙境也。時花間發,鳴禽賡和。如是清流,又復有魚。于是漁者架木筏,御水鷹,發號施令,雜以歌聲。又有村落歷歷,依傍山水,不過五七人家,炊煙斷續,長松修竹,參列白墻。冰奾所砌假山遺跡,近水處觸目皆是。村人或以之為砧,或以之為岸,空靈透徹,人間罕見。其地產竹筍,甘嫩肥美無比;又產香菇,味絕鮮,皆長年之藥。其芋種于荔浦者,大如斗;樹結丹果,累累無數,有如落霞,北方人所謂柿,含維他命最富者也。舟次陽朔,流連不忍去,宿于江上。冰奾入夢,要我久留。奈塵緣未斷,又復出山。對此仙人,有深愧也。廣成、赤松皆南人,應老子之約,居廣西者多年。老子之居,吾曾謁之,不若其徒七星所居之大而深邃。其徒舊居甚多,皆在桂林附近,今皆舍去,誠天下洞府最多之處矣。水泥工程皆極浩大,堆砌亦極工整妙麗。自宋以來,為人發現,題詩紀年,留名刊字者,代不乏人。載詩載屁,堅固不壞。往往臨流映帶,極其清幽。若象鼻還珠等洞,最足戀戀者也。
中西筆墨 徐悲鴻隨筆 作者簡介
徐悲鴻(一八九五——一九五三)中國現代美術事業的奠基者、杰出畫家和藝術教育家。一九一七年留學日本后不久便回國,任北京大學畫法研究會導師。一九一九年在法國巴黎國立美術學校學習。一九二七年回國后,曾任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中央美術學院院長、中華全國美術工作者協會主席。他的作品熔古今中外的藝術于一爐,是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典范,在我國美術史上起到了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巨大作用,影響深遠。
- >
推拿
- >
姑媽的寶刀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二體千字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