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力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175637
- 條形碼:9787301175637 ; 978-7-301-17563-7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建筑力學 本書特色
《建筑力學》特點:注重以學生為本:站在學生的角度、根據學生的知識面和理解能力來編寫,考慮學生的學習認知過程,通過不同的工程案例或者示例深入淺出進行講解,緊緊抓住學生專業學習的動力點,鍛煉和提高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注重人文知識與科技知識的結合:以人文知識講解的手法來闡述科技知識,在講解知識點的同時,設置閱讀材料板塊介紹相關的人文知識,增強教材的可讀性,同時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注重實踐教學和情景教學:書中配備大量實景圖和實物圖,并輔以示意圖進行介紹,通過模型化的教學案例介紹具體工程實踐中的相關知識技能,強化實際操作訓練,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設計有豐富的題型,在鞏固知識技能的同時啟發創新思維。注重知識技能的實用性和有效性:以學生就業所需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為著眼點,緊跟*新的技術發展和技術應用,在理論知識夠用的前提下,著重講解應用型人才培養所需的技能,突出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建筑力學 目錄
第1章 緒論1.1 基本概念1.2 基本公理1.3 物體的受力分析1.3.1 約束及約束反力1.3.2 結構計算簡圖1.3.3 物體的受力分析及受力圖1.4 桿件變形的基本形式1.5 建筑力學的研究任務小結資料閱讀思考題習題第2章 平面一般力系的簡化與平衡2.1 平面匯交力系2.1.1 幾何法——力多邊形法則2.1.2 解析法2.2 平面力偶系2.2.1 力對點之矩的概念2.2.2 平面力偶的概念2.2.3 平面力偶系的簡化與平衡2.3 平面一般力系2.3.1 力的平移定理2.3.2 平面一般力系的簡化2.3.3 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2.4 平面平行力系2.5 物體系統的平衡問題2.5.1 靜定與超靜定的概念2.5.2 平面靜定結構的平衡問題2.5.3 平面桁架2.5.4 考慮滑動摩擦時的平衡問題小結資料閱讀思考題習題第3章 拉伸與壓縮3.1 軸向拉伸(壓縮)的概念3.2 內力及內力圖3.2.1 內力——軸力3.2.2 內力圖——軸力圖3.3 拉(壓)時的應力及強度計算3.3.1 應力的概念3.3.2 拉(壓)桿橫截面上的正應力3.3.3 強度條件3.4 拉(壓)桿的變形3.4.1 絕對變形及胡克定律3.4.2 相對變形及泊松比3.5 材料拉(壓)時的力學性質3.5.1 低碳鋼拉(壓)時的力學性質3.5.2 鑄鐵拉(壓)時的力學性質3.5.3 其他材料拉(壓)時的力學性質3.5.4 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的主要區別3.5.5 許用應力及強度計算小結資料閱讀思考題習題第4章 扭轉與剪切4.1 扭轉的概念4.2 內力及內力圖4.2.1 內力——扭矩4.2.2 外力偶矩的計算4.2.3 內力圖——扭矩圖4.3 圓軸扭轉時的應力與強度計算4.3.1 薄壁圓筒扭轉時的應力4.3.2 圓軸扭轉時橫截面上的切應力4.3.3 切應力互等定理4.3.4 強度計算4.4 圓軸扭轉時的變形與剛度計算4.4.1 扭轉變形的計算4.4.2 圓軸扭轉時的剛度計算4.5 剪切變形4.5.1 剪切變形的概念4.5.2 剪切的實用計算4.5.3 擠壓的實用計算4.5.4 連接構件的強度計算小結資料閱讀思考題習題第5章 平面彎曲5.1 平面彎曲概述5.1.1 平面彎曲的概念5.1.2 梁的計算簡圖5.2 梁的內力及內力圖5.2.1 梁的內力——剪力、彎矩5.2.2 梁的內力圖——剪力圖、彎矩圖5.3 彎曲應力5.3.1 試驗分析及假設5.3.2 純彎曲梁橫截面上的正應力5.3.3 梁橫截面上的切應力5.3.4 梁的強度計算5.4 梁的變形5.4.1 梁變形的描述5.4.2 梁變形的計算5.5 梁的剛度計算5.6 梁的合理設計5.6.1 提高梁的彎曲強度5.6.2 提高梁的剛度小結資料閱讀思考題習題第6章 組合變形6.1 組合變形的概念6.2 斜彎曲6.2.1 斜彎曲的概念6.2.2 橫截面正應力計算6.2.3 *大正應力及強度計算6.3 拉(壓)與彎曲6.3.1 拉(壓)與彎曲的概念6.3.2 橫截面正應力計算6.3.3 *大正應力及強度計算6.4 偏心拉(壓)6.4.1 偏心拉(壓)的概念6.4.2 橫截面正應力計算6.4.3 *大正應力及強度計算6.4.4 截面核心的概念6.5 彎曲與扭轉6.5.1 彎曲與扭轉的概念6.5.2 危險點的應力計算6.5.3 相當應力的計算6.5.4 強度條件小結資料閱讀思考題習題第7章 壓桿穩定7.1 壓桿穩定的概念7.2 細長壓桿的臨界力7.2.1 兩端鉸支細長壓桿的臨界力7.2.2 一端固定、一端自由細長壓桿的臨界力7.2.3 細長壓桿的臨界力公式7.3 壓桿的臨界應力7.3.1 臨界應力的概念7.3.2 歐拉公式的適用范圍7.3.3 臨界應力總圖7.4 壓桿的穩定計算7.4.1 穩定安全因數法7.4.2 穩定因數法7.4.3 穩定條件的應用7.5 提高壓桿穩定性的措施小結資料閱讀思考題習題第8章 平面體系的幾何組成分析8.1 平面體系的幾何組成分析相關概念8.1.1 幾何不變體系和幾何可變體系的概念8.1.2 剛片、自由度、聯系的概念8.2 幾何不變體系的基本組成規則8.2.1 三剛片規則8.2.2 二元體規則8.2.3 二剛片規則8.3 瞬變體系8.4 幾何構造與靜定性的關系小結資料閱讀思考題習題第9章 靜定結構的位移計算9.1 結構位移基本概念9.2 結構位移計算一般公式9.2.1 變形體系的虛功原理9.2.2 單位荷載法9.3 荷載作用下的位移計算9.4 圖乘法9.5 靜定結構支座移動、溫度變化時的位移計算9.5.1 靜定結構支座移動時的位移計算9.5.2 靜定結構溫度變化時的位移計算9.6 線彈性結構的互等定理小結資料閱讀思考題習題第10章 力法10.1 超靜定結構的概念和超靜定次數的確定10.1.1 超靜定結構的概念10.1.2 超靜定次數的確定10.2 力法的基本概念10.3 力法的典型方程10.4 力法的計算步驟和示例10.5 對稱性的利用10.5.1 對稱性意義10.5.2 對稱結構力學特征10.5.3 取結構一半計算簡圖10.5.4 對稱性應用示例10.6 溫度變化和支座移動時超靜定結構的計算10.7 超靜定結構特性小結資料閱讀思考題習題第11章 位移法11.1 位移法的基本概念11.2 等截面直桿單跨超靜定梁的桿端內力11.2.1 桿端位移與桿端內力符號約定11.2.2 等截面直桿單跨超靜定梁桿端內力11.3 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和基本結構11.3.1 獨立角位移的確定11.3.2 獨立結點線位移的確定11.3.3 位移法的基本結構11.4 位移法的典型方程及運用11.4.1 位移法的典型方程11.4.2 位移法的運用小結資料閱讀思考題習題第12章 力矩分配法12.1 力矩分配法概述12.1.1 力矩分配法導人12.1.2 勁度系數和傳遞系數的概念12.1.3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12.2 用力矩分配法計算連續梁和無側移剛架小結資料閱讀思考題習題附錄A 截面的幾何性質A1 截面的形心和靜矩A2 極慣性矩、慣性矩、慣性積A3 慣性矩和慣性積的平行移軸公式及轉軸公式A3.1 慣性矩和慣性積的平行移軸公式A3.2 慣性矩和慣性積的轉軸公式A4 主慣性軸和主慣性矩A5 組合截面的形心主軸與形心主慣性矩A6 習題附錄B 簡單荷載作用下梁的撓度和轉角附錄C 型鋼規格表附錄D 習題答案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建筑力學 節選
《建筑力學》根據教育部高等學校力學教學指導委員會2008年發布的理工科非力學專業力學基礎課程教學基本要求編寫而成!督ㄖW》共分12章,內容包括:緒論、平面一般力系的簡化與平衡、拉伸與壓縮、扭轉與剪切、平面彎曲、組合變形、壓桿穩定、平面體系的幾何組成分析、靜定結構的位移計算、力法、位移法、力矩分配法!督ㄖW》注重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計算的訓練,借鑒了國內外的優秀教材,選擇了大量工程實例。為了便于讀者學習,《建筑力學》每章都有小結、資料閱讀、思考題和習題。《建筑力學》可作為高等學校工程管理、安全工程、勘查技術與工程、建筑及規劃專業建筑力學課程的教材,也可作為其他專業及相關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用書。
建筑力學 相關資料
插圖:1.基本概念可變形固體及其基本假設是建筑力學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在后續各章中的許多分析與推導都是建立在這些假設基礎上的。2.靜力學基本公理力的平行四邊形法則是力系簡化的基本原理,要重點學習。其余三個公理在平衡計算和受力分析中都經常用到,要熟練運用。3.約束和約束力約束是指限制非自由體某種運動的周圍物體,約束力是約束對物體的作用,約束力的方向恒與約束所能阻止的運動方向相反。學習時應熟練掌握光滑面接觸約束、柔體約束、光滑鉸鏈約束、鏈桿約束、軸承約束等。4.物體受力分析物體的受力圖是描述物體全部受力情況的計算簡圖,它是力學計算和結構設計的重要前提。畫受力圖應明確研究對象(即畫分離體圖),畫出全部的主動力和約束力,對于物體而言,當研究對象發生變化時,應注意外力和內力的區別,內力是不能畫在受力圖上的,對此應特別引起注意。5.桿件變形的基本形式拉(壓)、剪切、扭轉和彎曲是桿件的基本變形形式,工程中有許多變形是復雜的,或者說是由這些基本變形疊加而成的,也就是組合變形。桿件的基本變形學好了,后面的組合變形就不難學了。6.建筑力學的研究任務結構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是建筑力學研究的主要內容,根據構件的受力特征,三方面內容的研究有所側重。